知名品牌兴衰及其对山西转型发展的启示


  〔摘要〕 20世纪80年代的山西曾拥有众多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但许多知名品牌在之后的短短十几年时间里相继消失或衰落,给山西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它们的兴衰既有深刻的历史原因,也有主客观因素的存在,其经验教训对于当前的山西经济转型具有重要启示:要将转型发展的长远规划放在突出位置;要使产业结构调整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的有效路径;要让创新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要把打造知名品牌作为经济转型的有力支撑。
   〔关键词〕 山西;知名品牌;转型发展;产业结构;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9)02-0065-05
  市场经济条件下,知名品牌不仅是一个地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水平的体现,也是一个地区留给外界的印象和形象的标志性符号。山西自古以来就是名牌荟萃之地,如在山西历史上有大同铜火锅、平遥漆器、高平丝绸、并州剪刀、闻喜煮饼、沁州黄小米等。至今仍享有盛名的杏花村汾酒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成为宫廷御酒;清徐老陈醋历史悠久、工艺精湛、风格独特,为我国“四大名醋”之首;平遥牛肉采用独特的制作工藝,色泽红润,绵软鲜嫩,水分少耐储藏,清代时就已誉满三晋。直到20世纪80年代,山西仍然拥有一大批全国知名的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然而,进入90年代后,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这些知名品牌中除极少数外,大部分从市场中消失或衰落,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一、20世纪80年代山西知名品牌回顾
  20世纪8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当时的山西诞生了诸多知名品牌。在电子家电、五金机械领域,在全国范围内“老三大件”——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流行的时代,山西曾有令人瞩目的太行牌缝纫机、环球牌自行车等;在“新三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流行的时代,山西的海棠牌洗衣机和春笋牌电视机是家喻户晓的知名产品。其中,海棠洗衣机的市场曾覆盖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特别是在山西、河北、河南的市场份额一度高达80%以上。当时海尔、格力、美的、长虹等家电品牌有的还未诞生,有的才刚刚起步,对于海尔等品牌来说,海棠是家电行业只可仰视的龙头老大。华杰电子公司生产的华杰牌电子表,由于技术先进、价格低廉、样式新颖,曾风靡全国,远销英、美、法、加拿大以及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并获得美国洛杉矶“商品优质奖”,欧共体展评“品质优异奖”。美联社、路透社等知名媒体纷纷聚焦“华杰”现象,英国《金融时报》更是评价“华杰是中国大陆改革的典范”。清徐赵家堡暖气片厂生产的赵字牌暖气片,曾获建设部优秀产品称号。清徐县赵家堡国际工贸集团,在上世纪80年代末成为全国最大的暖气片生产基地,被业内尊称为“中国暖气片大王”,1993年在全国1 000多万家乡镇企业500强评比中,赵家堡国际工贸集团脱颖而出,排名第九。在烟酒食品领域,山西知名品牌有杏花村汾酒、竹叶青、大光牌香烟、红卫牌奶粉、古城牌奶粉、冠云牌牛肉、同风牌火腿等。在日用化工领域,山西知名品牌有太原洗涤剂厂生产的孔雀牌洗衣粉、太原华光鞋油厂生产的蝴蝶牌鞋油、长治回民化学厂生产的玫玉牌香皂、大同洗涤剂厂生产的云岗牌洗衣膏、榆次日用化工厂生产的佳音牌牙膏等。在中成药方面,山西知名品牌有被称为“补王”的龟龄集、妇科圣药定坤丹以及补肾特效良药“男宝”等。其中龟龄集、定坤丹有着400多年的历史,在解放前,直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直行销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尼、丹麦、比利时、瑞典、瑞士、德国、美国、英国等国家和我国台湾、港澳地区。上世纪80年代的山西,无论重工业还是轻工业,都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当时的一些知名品牌,曾经那么辉煌、那么耀眼,如果这些品牌没有消失或衰落,今天的山西将会取得更加令人瞩目的成就。
  二、山西知名品牌当时崛起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在短缺经济时代品牌更容易崛起
  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尽管个体私营经济、三资企业有所发展,但我国还没有完全走出商品短缺的时代,尤其是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领域,仍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的阶段。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生活水平、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对产品的购买力不断增强。在强烈的市场需求和商品供应相对不足的社会背景下,有品质保证的品牌产品更容易脱颖而出,这是山西众多品牌崛起的原因之一。但这一客观条件对于全国各地各个生产厂家都是基本相同的,山西众多品牌之所以能够崛起仍有其自身原因。
  (二)良好的重工业基础为山西众多轻工业品牌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山西是煤炭资源大省,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把山西确立为重工业省份,山西开展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从1950年到1952年的3年间,山西在工业建设方面的投资即达到1.61亿元。“一五”时期,全省用于工业建设的资金达14.5亿元,这一投资相当于山西省从1892年创建近代工业起到1949年57年间所积累的全部工业固定资产的9倍。在大规模投资驱动下,山西逐步发展成为一个重工业较为发达的老工业基地,煤炭、冶金、电力、化工、机械、建材等工业迅速成长起来。较为发达的工业基础和较为齐全的产业门类为各类轻工业品牌的产生创造了有利的基础性条件。
  (三)“文革”中后期山西组织实施的“轻工业大会战”是众多轻工业品牌产生的直接原因
  当时的山西省委、省革委根据山西轻工业产品较为短缺的现实,在全省组织实施了重点发展轻工业的大会战。1970年10月10日《山西日报》一篇报道描写了当时山西轻工业发展的景象:一是工厂增加。许多企业利用闲置设备、多余人员和下脚料,采取“母鸡下蛋”的方法兴办工厂。大厂办小厂,老厂带新厂,一厂变多厂,一大批轻工业企业应运而生。仅1970年1月至8月,全省就新办轻工业企业520多家。二是品种增多。仅1970年1月至8月,全省恢复和新增轻工业产品就达457种,大大提高了轻工业产品的自给自足能力,并填补了不少轻工业空白。三是产量增加。1970年全省主要轻工业产品的产量全部超过1966年,有的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客观地讲,这次轻工业大会战是山西产业结构调整比较成功的一次。山西的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电风扇、自行车等工业大多是从这一时期开始起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