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床工业的产业增长源泉探析


  摘要:笔者以近年来我国机床产业发展为样本,对影响机床制造业的各种因素进行梳理,从市场需求、市场竞争、企业制度、技术创新、外部研发和人才支持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制约我国机床工业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创新手段促进产业持续增长的对策。
  关键词:机床制造;产业增长;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张力(1987- ),女,河南郑州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学生,主要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王燕梅(1970- ),女,北京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0)05-0022-05 收稿日期:2010-07-31
  
  一、引言
  
  机床作为最为重要的投资品之一,其需求与经济周期和固定资产投资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世界主要机床生产国的情况看,但凡制造业高增长的时期,也就是机床工业高增长和产品结构迅速变动的时期。与已经进入成熟发展期的世界机床工业相比,我国机床工业呈现出波浪式上升的增长态势。自1993年达到前一个高峰以后随即跌入低谷,1999年开始回升,此后一路高速增长,增长速度超过机械工业和工业的整体水平(陈羽,2005)。与世界机床市场相比,我国机床工业的高增长主要体现在行业规模的急剧扩大、机床产量的迅速提高和产品结构的快速变动,但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水平仍然与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存在很大差距。
  中国是一个正进入重化工业化阶段的制造业大国,作为提供机械装备产品中最重要的“工作母机”的机床工业,其高增长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可持续的进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增长应该不仅体现为财务指标的优化,更要形成产业持续发展和结构升级的内部能力,才能具有广阔的未来发展空间。本文通过探究我国机床产业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进一步考察机床工业沿现有路径增长的可持续性,为机床工业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一个政策选择的理论支持(郭克莎,2001)。
  
  二、我国机床工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导致产业增长的因素尽管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影响因素仍然是市场需求和投入要素两方面。传统的基于投人要素的增长分析关注的是要素投入数量对增长的作用,但在今天中国制造业的实际经济活动中,资本和劳动力由于供给的充裕,单纯从数量上讲已经不构成产业增长的主要约束,投入要素对产业增长的实际效果更多的是受到诸如市场竞争、技术创新以及企业内外部制度等因素的影响(高梁,2001)。此外,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虽然也属于产业外部制度环境的范畴,但它是作为相对更间接、作用也更广泛的影响因素发挥作用。并且,多重因素之间是相互交织、互为作用的。
  
  (一)需求因素的影响分析
  市场需求是拉动产业增长的最基本因素。1999年以来,我国机床工业的高增长与机床需求的高增长以及机床进口的高增长基本上是同步的。自2002年起,我国已经连续4年保持了世界第一机床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的位置,主要机床生产国家或地区对我国的机床出口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中国机床需求的持续增长已成为世界主要机床生产国机床工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如果把促进产业增长的源泉区分为国内需求增长、出口需求增长和进口替代增长三部分,那么利用国内生产和进口、出口的数据就可以对需求方面的产业增长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找到拉动产业增长的最主要的需求因素。
  需求方面增长因素分析的基本方程由下式给出(吕薇,1996;吕铁,2001):△G=(△G+△M-△X)×GI/(G1+M1)+△X×G1/(G1+M1)+[G2-G1×(G2+M2)/(G1+M1)]
  式中G代表行业产出,M代表进口额,X代表出口额,1和2分别代表期初和期末,△代表期末相对于期初的增量。等式右边第一项为因国内需求增长而引致的国内产出增长,第二项为因出口需求增长引致的国内产出增长,第二项为由进口替代引致的国内产出增长。将等式两边分别除以△G,等式右边三项即分别为国内需求、出口需求和进口替代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
  以机床工业的产出、进出口和国内需求情况为原始数据,表1测算了1998年一2007年中国机床工业的产出增长源泉。1998年~2004年机床工业产出的增长几乎全部来源于国内需求的增长,出口增长的贡献只有百分之几,进口替代的贡献率则是负值。2005年开始,进口的增长出现了拐点,因此,2004年以后,内需和进口替代需求成为机床工业产出增长的主要来源。
  
  高速增长的国内需求在拉动国内机床产业增长的同时,也拉动了更强劲的进口增长。表2为近期我国金属加工机床市场增长情况。可见,自2001年一直到2004年,国产机床的销售产值增长率都低于同期国内需求增长率,也低于进口额增长率。这意味着增长的国内机床需求中,进口产品正逐步占据更大份额,表现在市场占有率上就是国产机床份额逐步降低。从2001年的40.44%下降到2004年的37.43%。2005年开始形势发生了转变,从金属加工机床整体市场来看,国产机床的销售产值增长率一跃而高于机床市场国内需求增长率和机床进口额增长率,国产机床的市场占有率也在多年下降后出现了回升,到2007年超过了50%。
  
  高档产品市场中,需求的增长仍然大部分为进口机床所填补。以加工中心为例,2002年,我国加工中心出口198台,出口额0.038亿美元;进口3320台,进口额3.62亿美元;市场需求量为4122台,需求额4.15亿美元(参见《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年鉴2003》,239页)。2007年,我国加工中心出口744台,出口额0.52亿美元;进口13849台,进口额17.25亿美元,进口数量和金额都超过数控金切机床进口的三分之一。由于近几年缺乏权威的国内加工中心产量数据,无法计算确切的国产加工中心的市场占有率,但估计按数量计不会超过40%,以价值计会更低。
  表3分别测算了全部机床产品(金切机床+成形机床)、加工中心各自的产值(量)与国内需求值(量)的相关性。由于需求对生产的直接拉动作用,两个测算值都表现出极高的相关性。但相比而言,前者的相关系数略高于后者,t检验值表现出的显著性水平也好于后者。而且受可获得数据的限制,加工中心采用了产量和需求量作为计算基础,由于国产加工中心的平均售价与进口加工中心的平均售价差距较大,以价值衡量的生产与需求的偏离会更大,如果同样使用产值和需求值计算,相关系数会有所下降。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从总量上看,我国机床工业1999以来的高增长几乎完全是由国内需求拉动的。对于现实的国内需求增长,国内企业可以分一杯羹,尤其是在中低端市场,2005年开始显现出国内产品占据更多市场份额的势头。目前,经济型数控机床基本实现自给;普及型数控机床国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