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中美术审美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王 静

(江苏省新沂市高级中学,江苏 新沂 221400)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式各样的媒体终端出现,网络、智能手机、便携电脑、3D影院、数码相机等新的传播终端,以及门户网站、微博、朋友圈等新兴的传播手段,不同程度地渗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沟通外界、传讯信息、个人表达,掀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提高了我们信息获取的效率,另一方面丰富了视觉体验。

处在这个新时期的中学生,面对着前代人从未经历过的信息大爆炸,获取咨询渠道的广泛,远不限于课本的单一途径。处于信息时代的高中学生,他们在个体和集体的交互影响中树立起一种全新的感官体验。这种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已经逐渐形成有别于历史上其他时代的视觉审美体系:不只是单纯地认识一个已然存在的世界,他们比上一代人更亲近“虚拟现实”的创世法则。

我们目前使用的美术教材,较多地侧重于艺术史论,对于审美的核心——“视觉体验”仅限于书本的插图或教师自配的幻灯片,相较于各类新奇的新媒体视觉冲击,不免会让许多沉浸在流行文化中的中学生缺乏刺激反应。没有了审美中最重要的“体验”,只以文学性的语言描述视觉的作品如何之美,无异于管中窥豹,学生失去兴趣在所难免。对于多数中学生来说,书本上的插画《荷拉斯兄弟之誓》没有IMAX《阿凡达》的视觉体验有吸引力。

教师与其感叹学生们“夏虫不可以语冰”,不如站在中学生的立场来比较教材中的经典作品和现代视觉文化,存异求同,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找出适合获取内在经验的方法,让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创造不同形式的作品,通过自我实践提升审美水准。

如果我们借助更多形式的媒体与手段,是否可以激起学生对于艺术审美的感情,并且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和互动,互相感受彼此作品的创造力和意念,在相互评鉴中得到更多的提高,最终达到锻炼艺术感受力,陶冶艺术精神的目的呢?

这是我们在教学中的一次实践:通过现代媒体激发学生的审美主动性,而且让他们在提升审美的同时,得到一些艺术创造力。在有限的课程中,没有经过专业美术训练的中学生,要理解经典,并且创造出自己的作品来,需要相当大的创意投入,他们对美的认知、感性的遐思、表达技法应用的提高,将是一次很大的进步。

美国艺术教育大师贝蒂·爱德华教授将艺术创作分为五大阶段,其一为初步灵感,其二为调研,其三为孵化,其四为启发,其五为验证。审美的过程,也是观赏者参与艺术概念传达的过程。我们对此的理解是:发现现象、深入思考、探索方法、具体实践、总结效果。落实到审美教学方面,就是挖掘学生的艺术灵感,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力,提升他们参与艺术创作的主观能动性,找到一些自我表达的艺术手法。

在新媒体时代,高中美术审美教学不同于以前,要大胆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探讨如何进行高中美术审美教学。

(一)教学设计

1.教学过程中用到的工具:课本、幻灯片、新媒体数码产品(手机、电脑、相机等)。

2.教学对象:高中审美课程的学生共29人。

3.教学时间:四周。

4.教学方式:第一周准备,第二、三周实践,第四周讲评。

5.教学计划名称:经典艺术的再现。

6.本次教学计划的重点为:(1)调研在现代媒体的文化传达现象中,学生们的应激性和回馈。(2)分析学生在教学施行后,对作业的兴趣和完成程度。(3)根据学生以新媒体工具创作的作品,结合教材进行指导,唤起学生们审美力,激起艺术的火花。

(二)教学过程

1.班组讨论

在教学的初期阶段,教师希望通过分析来找出学生对视觉艺术的偏好,推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审美素养的对话。方法为:提供多件艺术形式和风格迥异的作品,进行问卷调查,让学生根据个人喜好排列顺序。艺术作品选择的前三顺序重合度较高的学生,可认为是审美爱好较为接近的,将他们分为一组。分组结果为6组,每组4~6人。

学生在班组进行讨论:选择最多的作品当中吸引自己的是哪些元素?把这些元素综合起来,是否可以举出其他相近的例子?比如同样是节奏明快、色彩搭配鲜艳、对比度强烈的,或者是相似的精神气质、相近的情感表达,又或者是作品的表现技法相似,使用同样类型的构图、相近的布光设计等。讨论完成后,由本组的代表进行发言,上讲台诠释本组组员对其挑选作品的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讲解一些基础的美术知识和一些较为浅显的表现手法,举例一幅好的作品有哪些要素:如立意高远、主题鲜明、主体突出、画面繁简得宜、光线优雅完美、构图布局的种类等。

2.模仿和再现

讨论结束后,布置第二阶段的任务:对作品进行模仿和再现。每组选择一件经典艺术作品作为范本,根据自己所理解的作者创作的意图,以校园为背景,以手机(相机)拍摄、数码涂鸦、电脑处理等,再现被模仿作品的符号元素。

要求:尽量选择多个场景、多种角度来模仿自己所选作品。每个小组的组员都要参与此次创作,同时要有一个明确的分工,比如编导、创作者、模特等。每一件作品都要和所选作品有所重合——可以是构图、色彩搭配、题材、表达思想等。创作的作品要有说明,并把小组每个组员参与的情况记录下来。每组的作品最少两件,需要由不同的组员提供主要创意和编排。

目的:在这个以造型或意境对经典进行模仿的过程中,分析和理解原作,创作的意图和技法向原作靠拢,表达意图如“表现崇高”“渲染神秘”等,技法的相似点如“同是三角构图”“同样的色彩搭配”等,参与者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得到了同组成员的互动。

3.作品讲评

在通过以新媒体工具模仿、再现经典作品之后,每个组员对这个作品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即便没有从较深层面的诠释,也会对原作者的表现手法进行了分析。这时候就要求他们找到合适自己的符号,同时,在个人创作和集体创作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每组成员对本组组员创作的作品进行点评,同时对其他小组的组员作品也进行点评,互相之间进行对话和投票。艺术理念的自我展示(营销),推广自己,也学习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之中,练习发掘美的眼睛,锻炼艺术评论的口才。

在投票之前,小组代表进行总结,介绍本组的创意与值得欣赏之处,邀请观众给予建议和回馈。观众的评判并不着重于判断作品技法的优劣,而是关注于模仿者对于原作的理解深度,以及作品最终的表现力。

评讲中,教师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们延伸思考:(1)在选择的经典作品中,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创作灵感?(2)你的作品和原作有哪些区别?怎样才能称得上是一件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呢?(3)如果将你的想法元素融入原作当中,要突出表达的是哪些方面?

最好的作品达到与原作殊途同归的意境,而又不限于原作的模仿,圆满地达到了本次教学的目的。通过简便的新媒体工具,让普通中学生实现了无所不在的艺术创作。

(三)教学效果

1.审美意识增强

在此次教学活动当中,多数学生(大约占70%)都偏向于具象的图像艺术作品。所有学生都可以分析出吸引自己作品的优点,有部分学生认为可以深刻感受到作品的意境。这表明每个人均明确了自己的审美取向,对于艺术感染力有一定的感受。

2.积极性增加

在创作的过程当中,所有的学生均积极参与——都有表达自我的艺术创作欲望。因为考虑到他们的表现手段应当较为有限,教师没有刻意地强调个性发挥,但在结果中发现,学生的作品当中,都强调了个人生活感受。通过思考和编辑,不仅达到了作业的要求,而且显示出了再创作的意图。很多富有创意的作品,已有相当杰出的表达观点方式。

3.互动性明显

中学生现在大多数都有自己的网络联系方式,很多学生在创作后都把自己的构思、参与过程、创作的作品发布在个人空间或者朋友圈里,表达了对自我创作的认同,体现了他们的对艺术和审美的热情。

4.创作特点分明

在最终成绩和完成积极性方面,选择偏向现代、充满爆发力的作品的学生们,表现出的个性情感,要明显有优势。或许这和心理因素有关系:积极的创造性,还有赖于展现自我的个性,可能会是美术教师最容易忽视也是最容易提高自己的工具。

5.对艺术兴趣的提高

在本次教学之后,很多学生都表达了自己加入艺术生的意愿。在这些学生当中,有部分已经敢于尝试独立分析名家经典,相信假以时日,他们的理论水平可以超过只进行机械绘画训练的美术高考生。在本次教学活动开始时,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参与此次教学的中学生,都没有主动的阅读过艺术史论类的书籍,也没有参与过如画展、艺术竞赛等活动,同时也不关心网络上的艺术类网站资讯。他们最多的“艺术创作”,自我展示手段,多数为自拍。与学生们进一步互动发现,他们非常愿意在网络平台展示自己的艺术素养。

6.艺术作品的收获。

在这次教学活动结束后,所有学生的作业,都显示出他们认真地研读了自己喜好的经典作品,虽然可选内容是取自教材上的印刷品,但从完成的情况来看,已经达到了进行深入分析的程度。有很多学生的观点,借鉴了书籍、网络传达的其他艺术作品,论点论据更加完善。可见艺术的吸引力,并不是在专业环境当中才可感受,只需要唤醒发现美的眼睛。人生第一件包含完整的立意、构思、表达的过程的艺术作品,对学生们意义重大。

学生们在同这个世界一起成长,他们还很年轻,虽然欠缺深厚的沉淀,但是通过了为期四周的学习和实践,使用日常所见的手机、电脑等工具,已经初步具有了对审美和艺术创造的认识,对生活的影响也有积极的方面。

现代的中学生已经不再与世隔绝,他们通过每天都在更新的信息渠道、愈加错综复杂的文化脉络、更有震撼力的视觉表述手法,几乎在瞬时接收资讯、娱乐与互动、知识启迪或改变价值观,影响难以估量。新媒体时代的艺术已超越了以再现现实为目的,它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规则和视野。

高中学生对于媒体的信息传输,还不能加以分辨地消化。在获得艺术资讯极其便捷的情况下,却淹没在各类信息的狂轰滥炸中。如果教师加以指导,引导学生们善加利用各种新的新媒体终端,会很容易地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综上所述,利用新媒体工具辅助审美课程教学,有以下好处:

(一)便捷的操作性

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新媒体数字工具的运用,已经成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主要途径。获取资源已经成为最简单不过的事情:各种流派风格、经典作品和艺术评论俯拾即是。这种简便的又多元化的信息传递特征,让学生们很容易打破传统教学的视野桎梏,眼界大大的提高了。

(二)增加了学习的机会

区别于以往同质化教学的限制,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专门的了解,在分析和研究过程当中,自然地接受艺术熏陶,而且引发了个性思考。在网络上的互动,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交流,不仅方便推广自己的艺术意念,同时观摩其他人的作品,在互动中进步。

(三)学习的兴趣提高

高中学生群体对于新生的数码产品有着高度的敏感性,在数码工具的协助下,他们表现得更为投入,更加有耐心。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他们可以得到现实生活中没有的艺术体会,并且很容易针对其他作品进行比较和纠正。在自媒体上,他们希望获得更多的认同,在这个平台鼓舞学生进行前所未有的艺术思考和尝试,会很快累积学生的信心和经验。

(四)为未来打下基础

信息化的发展改变了数千年来的文化形态,改变了人们交往的形式,也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理念。每个在社会活动中的成员都要具备基础的使用新媒体进行学习的能力。如何获得信息资源并加以善用,这是现代社会判断人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掌握数码工具对素材进行采集和处理,是未来艺术创作的必备能力,也是加入社会竞争、自我推广的重要助力。

在新媒体时代,高中美术教学面临着重大变革。如何提高高中美术审美教学的有效性,美术教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也坚信,只要美术教师能够坚持《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核心理念,与时俱进,找出适合获取内在经验的方法,就能够指导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创造不同形式的作品,通过自我实践提升美术审美水准。

猜你喜欢美术创作艺术创意美术意林(儿童绘本)(2019年12期)2020-01-04创意美术意林(儿童绘本)(2019年4期)2019-05-14创意美术意林(儿童绘本)(2019年3期)2019-04-04《一墙之隔》创作谈读友·少年文学(清雅版)(2018年3期)2018-09-10纸的艺术读者·校园版(2018年13期)2018-06-19因艺术而生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艺术之手读者(2016年7期)2016-03-11创作随笔文艺论坛(2016年23期)2016-02-28爆笑街头艺术爆笑show(2014年10期)2014-12-18创作心得小说月刊(2014年1期)201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