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常熟市滨江职业技术学校 刘思家

国家相关文件明确指出当前及未来的教育事业中,要将职业教育摆在关键位置,并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发展与产业发展规划中,在这些政策引导下,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越发重视职业教育,增加了在职业教育中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投入。在我国长期的职业教育发展中,校企合作一直是广受欢迎且最为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当前在“三全育人”背景下,许多职业院校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暴露了诸多问题,为保持正确的人才培养方向,未来需进一步调整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以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2017年2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了“三全育人”的规定,对职业院校中的“三全育人”做出了全面部署,在此规定引导下职业院校都遵循这一文件规定开始调整各自的人才培养路径与方向。在现阶段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中,“三全育人”为总体战略方针,学科教学应统一思想,全面整合学校、企业、行业与社会的资源,发挥合力作用。“三全育人”的时代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核心性:围绕育人,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三全育人”的核心内容为“育人”,职业院校应肩负起人才培养的责任,结合社会的人才需求为各行各业培养优质的职业人才,每个职业院校都需敢为人先,认识到自身的职责,保持学科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不仅需提高学校、专业的师资力量,更需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由教师带领学生探索专业新方向,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能力。

(二)整体性:强调整体,充分整合各方资源

在原先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学校虽有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但在这些模式中,各方之间的协调性不够,导致学校、社会与企业的育人资源未完全共享,也未真正实现协同化。而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需要调动学校中各个岗位人员的育人积极性与主动性,与家庭、企业、社会等各个主体之间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三)贯穿性:突出贯穿,全面覆盖每个教育阶段

“三全育人”职业教育为全过程育人模式,要求职业院校在育人过程中应在新思想、新观念引导下开展全面育人,学校需思考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通过提升思想认知找准育人定位的出发点与着眼点。

(一)校企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

职业院校为实现“三全育人”中的校企协同育人,须始终保持学校与企业育人目标的一致性,在双方一致性目标引导下整合育人责任并制定最佳的育人方案。但显然,当前职业院校在“三全育人”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存在着校企人才培养目标的不一致问题,对企业而言,更为关注自身的生产效益,学校更为关注学生的就业率,二者在育人目标方面的差异导致“三全育人”下无法协调各方资源,学校与企业之间难以形成合力培养出高素质的职业人才。

(二)校企人才培养内容不融合

校企协同为整合资源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必须确保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内容上的融合性。但实际上,二者培养内容的融合度不够。例如,企业在运营和发展的过程中希望员工认同本企业的文化并遵守相应的规范,力求培养合格的技能操作人员,未同步对员工实施管理、创新等方面的职业技能培训,在企业的这种人才要求下,职业院校的很多学生对工学结合企业的实践积极性不高,对职业定位不在技术岗位的部分学生而言,认为进入企业实习并不会对自我提升带来更大的意义,不利于进一步推进产学融合。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有自我展示课外技能的机会,但显然一些职业院校的校企协同模式更重视培养人才的人文素质、职业素养等技能,长期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就业岗位上的认同度不高、适应性较差,协同育人效果不佳。

(一)优化育人队伍互依互存机制

1.物力资源互补

职业院校在推行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时,应从根本上寻找校企合作共识,在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下,保持相互之间的物力资源共享与互补。学校内部应建立实习基地,在该基地内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并保持校企之间共享教学设备;
企业可选择在学校内建立研发基地,由学校的专业教师或者学生参与企业的研发;
学校与企业之间相互协调,合作开发核心实践课程体系,保持协同育人下课程体系与岗位标准、课程内容与生产流程等的高度衔接。

2.人力资源互通

协同育人模式下学校与企业之间应保持人力资源方面的共享与互通,企业选聘优秀教师进入其内部挂职,用教师的专业优势为企业生产献言献策,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企业的各项生产与实践,及时发现问题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利用专业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企业专业技能人才要进入学校给教师、学生提供实践操作指导,让教师与学生不再局限于基本的理论学习上,掌握企业所需的知识要求或者生产标准等。企业技能人才与学校教师应立足各自的专业优势,共同制订最合适的人才培养计划,合理安排课时、教学内容。

(二)建好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平台

1.建立职业素养培养的专业团队

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时应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模式,将实践、实习、签约的固化机制转变为实习、反思与改进的模式,由企业给学生提供专业匹配的岗位,避免为学生安排单一生产流水线实践,使每个学生在专业学习中都能发现自己在专业学习方面的不足,保持在学习中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帮助学生寻找自己的职业方向。学校与企业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目标,逐步组建一支专业化团队,深化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校内导师校外专家教学体系,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让每个学生都能形成社会适应能力和操作技能。

2.建成创新就业一站式服务平台

为学生提供专业化实践平台,需要有关部门统一协调行业企业与重点产业集群的对接,构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形成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体系与机制。政府与企业需要与学校协商,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方向,开发模块化、系统化的创新实训课程体系,鼓励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培训评价体系,保持产学融合,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应打造头部企业工作室,确保在人才培养中人才、产品、服务等的高度衔接。企业、学校与政府应整合资源,打造创新就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平台应以培养学生就业为总方向,在资源共享下开辟校企联动就业服务通道,强化相互之间的深度合作,为学生就业提供渠道资源并给予就业指导。

职业教育是当下国家关注的重点内容,为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学校须响应“三全育人”号召,立足于自身的职业教育情况,与企业保持密切合作与交流,打造更为完善且科学的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

猜你喜欢职业院校校企协同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1期)2022-12-02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科学大众(2020年23期)2021-01-18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四化”协同才有出路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