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实践”教育理论的渊源、意蕴及价值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院 李 新

20世纪前期,陶行知先生创立的生活教育学说,与传统教育相比,在教育的性质、目的、方法等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为我国现代国民教育增添了一抹亮色,对教育理论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教育学人在对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生活·实践”教育便是其中之一。“生活·实践”教育是对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是把生活教育和新时代的实践教育结合起来的教育,是立足中国国情、适应现代社会、回归育人本真的一种教育。

“生活·实践”教育的理论源自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学说。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在国内外教育界享有盛誉。毛泽东认为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称其为“万世师表”,日本知名教育史学家斋藤秋男认为“陶行知留下的遗产不仅是中国而且是全世界人民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教师节前夕,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发表重要讲话,就引用了诸多陶行知有关教育的名言,如“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爱满天下”等;
在2018年的第34个教师节和2021年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引用了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名言。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国内外学者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高度肯定。

陶行知先生结合自身大量实践办学经验,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以及相关的教育理念。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学说的核心内容。陶行知说:“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用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他认为,生活本身就是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实施场域,过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样的教育;
教育要围绕学生的生活进行,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而存在;
生活与教育相互推进、密不可分。

“社会即学校”即“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
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社会就是一个最大的学校,每个人都可以做别人的老师,每个人也可以做别人的学生。在社会这所“大学校”中互相学习、互相成长;
学校本身和社会密不可分,学校教育目标的设定要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为社会发展服务;
社会和学校互相影响,密不可分。

“教学做合一”有两层含义:一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二是“教、学、做”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教与学,教师与学生其实并没有严格的区分,教与学是以做为核心,教、学、做三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教、学、做合一有助于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培养手脑并用、和谐发展的人。

华中师范大学周洪宇教授潜心研究陶行知教育学说多年,发表了诸多相关论文及专著,在学界影响深远。周洪宇教授及其团队首倡的“生活·实践”教育,经历了萌芽期、初创期和实验发展期三个阶段,继承了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的“三大原理”,并创新性发展为“六大原理”:“生活即学习”“生命即成长”“生存即共进”“世界即课堂”“实践即教学”“创新即未来”;
继承陶行知的“三力说”和“常能论”,并创新性发展为“六力论”:生活力、实践力、学习力、自主力、合作力、创造力;
继承了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的八大特质并创新发展为新的八大特质:生活性、实践性、人民性、科学性、发展性、创造性、民族性、世界性。

“生活·实践”教育以马克思实践哲学、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践育人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以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为理论渊源,继承与发展了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开创了“生活·实践”教育视域下的育人方式变革,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教育理论。“生活·实践”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实践为方式的教育,是以生活为内容、实践为路径的教育,是源于生活与实践、为了生活与实践、通过生活与实践来实施的教育。“生活·实践”教育以培养具有全球观、中国心、现代化的时代新人,让教育通过生活与实践创造美好人生为重要宗旨,顺应时代育人方式变革,符合我国国情实际,契合“双减”政策要求,必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赋能。

“生活·实践”教育是对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新形势下对中国育人方式变革的积极探索,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1.打破“三大脱离”的桎梏

目前,伴随人类历史上几次教育革命而来的“三大脱离”——教育与生活脱离、学校与社会脱离、教学与实践脱离的现象仍然根深蒂固。过于注重与考试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学,一切以分数和考试为中心,导致教育与学生生活严重背离,学校与社会割裂,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愈演愈烈。

“生活·实践”教育立足生活与实践,回归学生整体生活,协同家校社三方共育,通过生活与实践,关注生命整体,追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积极探索育人方式变革,努力推动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升,让教育通过生活与实践创造美好人生,对于打破“三大脱离”的桎梏具有重要意义。

2.重构“生命在场”的课堂生态

生命有自然的生命,也有社会的生命、精神的生命。人作为社会的生命体、精神的生命体,不是自然而然、自发自动完成的,是要依靠文化、智慧、道德和人格等生活内容,通过各种社会生活实践,才能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精神人。这个活动和过程,就是教育,就是“化人成人”,即化(育)自然人成社会人、精神人,此即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内涵。

“生活·实践”教育以生命为逻辑起点,以生活为中心,以实践为方式,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致力于培养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相融合,重塑师生的生命状态,重构“生命在场”的课堂生态,重返教育的生态绿洲。

3.构建中国特色教育理论体系

“生活·实践”教育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西合璧,古今贯通,融入新的理念,适应新的时代,通过实践、实证与实验发展而来。周洪宇教授及其团队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与反思,在全国范围内积累了大量“生活·实践”教育优秀案例,逐渐明晰了“生活·实践”教育的理论体系、实施路径与评价体系。“生活·实践”教育,极大丰富了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与学术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本土教育学的重要探索。

4.助推“双减”政策有效落实

当前,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一些新问题、新挑战也随之而来:学校课后服务水平亟待提升,作业设计亟待优化,课堂教学亟待变革,家校共育亟待协同……“生活·实践”教育坚持“六大原理”,认为社会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课堂本身也含有生活的意味,生活与课堂密切关联、相互影响。“生活·实践”教育主张建立“生活·实践”教育馆,设立“生活·实践”教育基地,主张打通学校和社会,融合生活与实践,拓展学生活动空间,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助推“双减”政策有效落实。

5.促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目前,“生活·实践”教育研究与实验日益走向深入,取得阶段性丰硕成果,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验就是其中代表。郑州经开区是全省“生活·实践”教育首轮实验区之一,公开遴选全区24所中小学幼儿园加入实验项目,以首轮实验学校为示范,辐射带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营建浸润“生活·实践”教育的校园文化,打造践行“生活·实践”教育理念的教师团队,研发融合“生活·实践”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展体现“生活·实践”教育的体验活动,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形成“文化浸润、名师孵化、课程融合、课堂变革、场馆创生、协同共育”的教育新理念,优化了课后服务体系,丰富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路径,打造了“生活·实践”教育驱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教育新样态。

猜你喜欢 学说陶行知生命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汉语复句学说的源流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2期)2021-07-21陶行知教育名录新世纪智能(教师)(2020年2期)2020-05-22陶行知夜归高中生·青春励志(2019年5期)2019-07-15阴阳学说在杨式太极拳中的表现浅探武术研究(2019年12期)2019-04-20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爆笑show(2016年2期)2016-04-11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儿童故事画报·发现号趣味百科(2015年3期)2015-12-04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文史博览·文史(2015年8期)2015-08-18旷云学说普通话小说月刊(2014年12期)2014-04-19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中国火炬(2009年11期)2009-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