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3+3”工作范式的思考与实践

谭小雄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5)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 的根本问题,是一个“立德树人” “铸魂育人”的系统工程。如何结合院系实际情况,“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现实课题。我们探索的“3+3”(突出3个引领,坚持3个导向,着力3个强抓)思政教育工作范式,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借鉴的样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2]这无疑是高校基层党组织以党建为引领,推动院部中心工作及其他工作发展的行动指南。这也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党总支、支部)必须履行政治责任,既要加强全面领导建设,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又要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和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3];
在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的基础上做好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凝神聚气,推动工作发展。基于此,我们自觉摒弃过去那种“为党建而党建”“只务实、不务虚”“重业务、轻党建”等错误思想与做法,突出党建引领,坚持党总支(支委)的领导,自觉维护党组织在院部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地位,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坚持问题导向,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抓党建带动院系工作向前快速发展。

(一)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与使命,强抓“教书育人”之师德师风。探索教研室师德师风建设支委联系制度,每个教工支部委员负责联系1—2个教研室的师德师风建设及其督察督办工作;
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考核机制,每学期由党总支牵头,通过深入课堂、问卷调查、访问学生、投诉举报等方式,考察考核每位教师的师德师风情况,其结果直接与教师的岗位目标绩效、职称晋升、内部晋级、评优评先等评定或推荐相挂钩且实行“一票否决”;
尝试探索“课堂思政”考核评价工作机制,由党总支委员、教工支委、教师和辅导员代表组成考核评价工作小组,通过不定期地随机抽查、调查学生等,对专任教师的“课堂思政”教学及其教案备课等情况进行考察,其结果作为当事人“教书育人”效果的重要依据之一,运用于年度考核。通过将师德师风建设与“课堂思政”纳入党建引领工作范畴,以解决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师德不优、师风不正、行为不端”等问题。

(二)牢牢坚持群众路线这一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强抓调查研究之“务实”作风。党总支、支部委员每学期需依托“大调研、大走访”“书记、院长面对面谈”、问卷调查、谈心谈话等方式,广泛征集师生有关院部改革、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意见与建议,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作为院部制度建设、政策制定、工作创新的重要参考依据,且纳入年度各支部党建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之一。通过这样的广开言路“疏”的方式和“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及工作路线,以解决思想僵化、创新疲软、举措不力等问题。

(三)坚持示范、教育推动个人成长,强抓奋斗拼搏之“进取”作风。通过系列推介功勋教师、教学名师、教学新秀、创业之星、榜样人物等个人成长先进事迹,不定期以“现场观摩—学习反思—交流心得”方式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警示教育等形式,激发师生的奋斗意识,进取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等精神,解决师生职业发展中精神懈怠、拈轻怕重等问题。

(四)切实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强抓正风肃纪之“鞭策”作风。采取“对照条规自我检视,发现问题逐一整改”的方式,认真查摆,列出问题清单,各自认领。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我们通过既教育批评又关怀问暖,既严肃纪律又民主活波,既调研问诊又各自整改等方式,解决师生作风不良等系列问题。

通过突出党建引领,坚持问题导向,强抓作风,增强了师生的“四个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激发了他(她)们奋斗的精气神,从而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这赋予了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就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大学生行为规范、校级校规、法律法规等先进思想理论与制度规章武装当代青年大学生头脑,帮助他(她)们洗涤思想污垢,抵御错误思潮,克服意识薄弱、政治信仰迷茫、价值观趋于功利化和现实化等问题[4],引导他(她)们牢树“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5],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为此,我们以强抓学风为突破口,坚持务实导向,自觉摒弃“为学习而学习”“为理论而理论”等伪学风,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开展思想引领工作。

(一)强抓政治理论学习,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抄学原文与闭卷考试相结合,交流心得与查摆问题相结合等多种“学—考—思—谈”的方式,推动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从思想根源上解决“精神缺钙”、奋斗姿态疲软、“本领恐慌”等问题,实现了“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二)针对学生存在的学习态度颓废、学习目的盲目、学习动力消退、痴迷手机等学风问题,实施“221”工程。

1. 打造好“分党(团)校”和“理论学习小组”两个平台。第一,抓好分党(团)校平台,以参加集中培训授课、“青马培训班”“青年大学习”和自学为载体,涵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员干部的党史、国史、党规党纪等理论知识;
以写心得、谈体会、考试为“试金石”,检测其学习效果;
以社会实践、习惯养成为“观察窗”,长期考验其党性修养。第二,抓好“理论学习小组”平台,以学生分会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为骨干,分成若干个8—10人的理论学习小组,按照“支部领导,辅导员指导督查,学生干部组织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参与”的运作方式和“理论学习+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定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促进参训人员党性修养和能力提升。

2. 推行“宣誓践诺”和“表彰推介、通报警示”两种机制。即指分不同学生群体类型,采取集体承诺宣誓与个人承诺签字相结合的方式,分批召开诸如年级学生的诚信考试践诺会、奖助学金获得者及企业(个人)爱心受助学生的感恩践诺会、学业预警学生的“受帮整改”践诺会等等。坚持奖优罚懒,采取“树先进典型和严惩不良恶行”相结合的方式,表彰推介优秀先进典型学生,批评教育、通报等惩治不良行为学生,以此倡导诚信、感恩、敬业、好学、进取等价值取向,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态思想环境。

3. 实行一项“课内学风建设责任制”。明确专任教师是课内学风建设的直接责任人,实行课堂内“谁授课、谁负责”的学风建设责任制,严管课堂纪律掌握学生学习状况。同时,以“课堂思政”为抓手,强调课堂不仅是专任教师传授专业知识的“责任田”,更是他(她)们结合所授专业知识点和岗位技能特点,深挖思想价值要素,适时开展思想引领教育的“育人地”。

高校作为传授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和塑造价值观的熔炉,大学生将在这里初步建立起稳定的价值观系统,完成向社会人的转变[6]。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导”,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六个方面下功夫,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教育的有机结合[7]。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认为,要实现上述目标,关键在于“功在平时”的常规养成教育。为此,我们以强抓学生常规管理为抓手,遵循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其思想政治状况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致力于将中华传统优秀美德、红色文化精神、工匠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形成全面发展的幸福人格。

首先,抓好“入学教育”的“三观”引领,着力解决大学生思想精神的“总开关”问题。这主要围绕“什么是大学”“你向往什么样的大学生活”“你追求什么”“为什么人”“为谁学习”等话题,邀请历届优秀校友、优秀创业毕业生、企业成功人士等先进典型榜样人物畅谈他们有血有肉的成功人生,学习创新创业、创优争先等先进事迹或经验;
开展师生、朋辈交流讨论会等活动,破除他们“价值迷失”“价值迷茫”[8]等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大学观、学习观、人生价值观,以找准人生坐标,坚定理想信念,明晰追求向往,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其次,抓好“养成教育”的“良习”引领,着力解决大学生日常“不良行为习惯”问题。譬如针对大学生纪律观念淡薄而迟到、旷课等不良习性,我们除了以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地开展个别批评教育外,还开展“守住底线(政治底线、学业底线、纪律底线、道德底线、安全底线)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自由与纪律的关系,敬畏国法校纪和规章制度,明白“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又如针对少数学生干部懒惰、表率效应弱化的现象,我们有意识地开展“正人先正己”“率先士卒”“言传不如身教” “打铁还需自身硬”等传统“从政”思想教育,结合他们的实际表现,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以身作则、做表率”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再如每逢节假日,我们均以温馨提醒的方式,提醒学生要遵守交通法规、礼让谦逊、主动让座,“不霸座”等,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真、善、美。

再次,抓好“铸魂”教育的“文化”引领,着力解决学生思想滑坡、精神“缺钙”问题。针对目前大学生身上所表现出的思想懒惰、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陋习以及缺乏艰苦奋斗精神、眼高手低、“佛系”心态等弊病,我们借助主题班会、晚自习、红色基因文化苑等载体,实施“每周必看”活动,紧紧围绕“铸魂育人”目标任务,分“工匠精神”“红色精神”“新思想新理念”“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家风家教”五个模块内容,利用网络资源,选取相关文章作品、影视、纪录片、动漫等,在固定的时间地点以视频播放、朗诵、谈体会等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引领”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最后,抓好“质量诊断”的“目标”引领,着力解决学生成长成才规划的“纠偏”问题。根据学生“入学教育”时所制定的《三年成长成才规划书》,每年检视自己当年在学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技能竞赛等诸多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对表对标,找差距、查根源,明确目标,实事求是地整改,以规划目标引领自己成熟成长成才。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是一项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永无成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改革永远在路上。

猜你喜欢 育人思想工作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思想与“剑”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华人时刊(2019年17期)2020-01-06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思想是什么”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不工作,爽飞了?桃之夭夭B(2017年8期)2017-10-25选工作学苑创造·A版(2014年7期)201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