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辀重的生活体育思想与实践之探讨

王金稳, 唐 倩

(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体育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2.博才咸嘉小学,湖南 长沙 410082)

罗辀重(1889—1950),湖南省湘乡县胜岩乡白鹭湾人(今湖南省娄底市西阳乡白鹭村),师从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与胡适、陶行知是同学。罗辀重是很有声望的爱国教育家。1920年留美归国后,他直奔湘中乡村,主持陶龛学校,埋首乡村教育改革三十年,提出了“群、德、体、智、美”五育并重,五育价值重估首先重估体育,体育不只是打球和体育优先等思想。他认为学校体育是身体的教育,是充分注意儿童的日常生活,使之正常发育的教育,是与“德、智、美、群”并重的教育,以及基础教育学校的体育是身体素质的教育等。他在实践中亲自举办了“土”运动会、小华中运动会、体育节及开展第七节课为体育活动课等。罗辀重十分重视体育,在体育实践中处处体现了教学内容生活化、日常生活体育化、体育比赛生活化、体育考试生活化等生活体育思想。

(一)家庭的熏陶

罗辀重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受到了父亲效法西方、励志创造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据《罗辀重传略》记载,罗辀重的爷爷罗信南跟随曾国藩办湘军,后因三弟罗信东阵亡,罗信南离开湘军回家乡创办了私塾,从事教育工作[1]。罗信南非常羡慕陶渊明,酷爱“陶诗”,每次读完陶诗必恭敬地把诗集置于自家神龛上,于是就称自己为“陶龛居士”。二十世纪初,罗辀重的父亲罗申田任江苏参谋处督办,罗辀重童年随父亲在江苏南京生活。当时,各类学堂特别是中等专业学堂,率先出现在中国的经济发达区。罗辀重的父亲在南京推行军事新教育,先后主持过江苏仕进馆、政治学堂、江南将弁学堂和四川陆军小学堂,办学卓有成效。1901年,罗辀重的父亲罗申田回家乡继承罗信南的事业,创办了陶龛义学。1906年,陶龛义学改名为两等小学堂,完成了由旧学向新学的过渡。1907年,罗辀重父亲从军巴蜀踏上了军旅生涯,罗辀重则从南京回到家乡读书学习。罗辀重的长辈们编订了《陶龛语录》和《陶龛诗抄》[2],书中爱国、为民、俭朴的教导,为罗辀重高尚品格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11年,罗辀重父亲被害,他去西藏为父亲整理遗物、找证据,为父亲洗清罪名。1912年,罗辀重正式接办校务并任校长。1915年,罗辀重留学美国,于1920年回国重主校政。经过这一系列的事件,罗辀重看到了当时整个国家的不堪,更加告诉自己要通过教育来帮助国家和人民群众脱离这水深火热的困境。

(二)实用主义体育思想的影响

1915年的冬天,罗辀重在日本留学归来的堂兄的鼓舞和支持下,踏上了留学美国之路,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攻读教育学,师从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杜威作为实用主义代表在美国得到了认可和重视,他的思想被广泛传播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他当时倡导“教育就是生活,学校就是社会,从做中学”的教育理念[3],实用主义思潮慢慢地在世界传播开来,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杜威的教育思想中,其体育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以“实用主义”为基础,以“儿童游戏观”为主线的,这些思想对罗辀重的生活体育思想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罗辀重接纳了杜威实用主义观点,其主要内容有:倡导体育在国家富强中的重要性、儿童游戏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技能学习的方法论、“经验”教学观以及“德”“体”并重的思想[4]。杜威实用体育主义的体育教育思想促进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的成才、改善了社会风气、促进国家的繁荣[5],也为罗辀重的生活体育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平民教育思想的影响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罗辀重留学归国,回到家乡。当时,中国已经陷入困境,大大小小的军阀割据一方,经常出现混战,社会黑暗,人们生活困难。苦难中的中国,内、外交都很困难,国家和民族命运是大多数想要救国之人必须积极思考和处理的问题[6]。救国救民已经成为当时的时代主题,不同的人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救国,首先就是救人民群众,在这样的背景下,平民教育蓬勃发展。罗辀重回来后,拒绝了教育厅长和国会议员的推荐,秉持全心全意办陶龛、一生一世不做官的思想,回到家乡后,再次负责了陶龛学校的办学,实施公民的教育理念,试图从乡村着手,改变农村落后、贫困的现状,改变村民的身体素质,为救国救民打下基础。

(一)体育教学内容生活化

罗辀重认为体育课要以学生为主体,课程是可自动生成的、灵活的,可以过程或活动形式存在着。他在《体育仅只打球吗?》指出“运动的目的是广泛的”,简而言之,它是为了让孩子们“发育正常”,就是“有很多种方式可以锻炼,而不仅仅是打球一种”[7]。抗日战争时期,罗辀重倡导“在生活里去学习,在学习上充实生活”(《陶龛旬报》1938年1月28日)。为了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枯燥无味的、只按照死板的要求去进行简单的排列队形等,而要从日常生活出发开展体育教学。从校友访谈得知,陶龛学校体育活动课程有:晨操、爬山、野外活动、操练、球类、田径、游戏、跳绳、跳房子、翻贝壳、丢石子、竞技等[8]69,这些活动大都与生活息息相关。体育教学不仅仅只教学生一些体育类项目,而更多的是要与生活关联,使教学内容生活化,使体育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既学习了运动技术、锻炼了身体、增加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又树立了热爱生活的理念。

(二)日常生活体育化

罗辀重独特的体育认知表明,体育是指基础教育的学校体育,它是一种素质教育,而不是一种应试教育。所谓身体的教育,就是身体素质的教育,就是充分注意儿童的日常生活,使之正常发育的教育。在罗辀重眼里,注重日常生活就是注重体育,体育集中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据校友朱纯江介绍,在陶龛学校的三十年里,罗辀重时刻关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注意学生的饮食营养和坐卧行立姿式,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和涵养德性,组织学生游戏、做操和锻炼身体等,他认为这都是在实施体育生活化。罗辀重主张体育应“伦理化”“卫生化”“经济化”“中国化”“普遍化”,凡与儿童“正常发育”有关的“诸如姿势、营养、衣服、卫生、习惯乃至便溺等等”[9],他都以身作则,带头关注,并督促老师关注。罗辀重每天早晨要带领学生到河边吐故纳新,并规定每天第七节课为文体活动时间。届时,同学们活跃在操场上大显身手,除球类、田径类活动外,还有一些自发的文体活动,如跳绳、跳房子、丢石子,翻贝壳等。罗辀重还经常组织体育比赛,评选“健康儿童”[8]72。罗辀重认为,注重体育就是要充分注意儿童的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体育化,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三)体育比赛生活化

体育生活化研究的着力点仍然是“化”字,即体育生活化是要“化”什么、如何“化”、“化”成什么样子的问题[10]。罗辀重认为体育活动和竞赛本就是儿童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应该是少数人的活动,运动员的锦标赛式体育是摧残孩子们身心健康的,是反体育的[11]。因此,罗辀重在举行体育比赛时要求学生与老师一同参加。除了一些普通的竞赛项目,罗辀重还会从生活出发,开展一些群体类的比赛项目来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鼓励学生重在参与,他表示:“一切重在做,重在实践。”(《陶龛旬报》1938年2月8日)罗辀重认为,不一定是获得了比赛名次就是体育成绩优秀。罗辀重将比赛生活化,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不再有太多畏惧心理,反之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罗辀重通过比赛项目的设置,不仅无形中让学生养成了体育运动的意识,还培养了学生对终身体育的认知与信念。

(四)体育考试生活化

罗辀重打破以往的体育考试常规,不再用简单地测试某几项运动来作为考试成绩,而是把身体正常发育的几个方面作为学生的体育成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在为陶龛学校设计的“学生成绩记录报告家庭页”的“体育”类别中,包括了一年身高体重比较(夏、冬)、疾病、零食、理发、刷牙和指甲等项目。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他从“体、德、智、群、美”五个方面设计了《陶龛学生学期最终成绩报告》,其中“体育”分为“体型、外貌、身长、体重、营养、卫生、晨练、爬山、野外活动、体操、游戏、竞技,疾病和治疗等项目”[8]69。对比两份成绩单,其中“体育”项目内容的不断完善,体现了罗辀重对“体育”认识的深化。这些“体育”考试项目既包括儿童身体“正常发展”的内容,也包括帮助儿童“正常发展”的“日常生活”的内容,从整体上构成了儿童的“身体素质”教育考核。这些设置完善的考试项目,让学生面对体育考试更有紧迫感,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更有学习动力。

(一)开设体育课及开展体育活动

陶龛学校老师会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学生可以享受边玩边学的乐趣。通过这一系列过程,学生除了学习基本的体育知识外,还能获取一些生活小技能。当时,陶龛学校不仅开设了体育活动课程,而且规定第七节课为文体活动课,组织学生参加了各种活动,与当时的大众游戏相联系。在陶龛学校,课程一般分为吃、穿、住、运动、音乐与教育六个方面。如体育方面的课程有医药常识、急救法、团体操练等,这些课程内容直接来源于农村生产和农村生活,与农村生产生活相适应,为农村生产生活服务。

罗辀重不仅积极组织师生参与各项比赛,还重视场地的建设。罗辀重带头行动,和学生一起把竹山变成空地修建篮球场,建成篮球场后还有余地,他便带领学生一起修网球场,但因余地不足,他又创新修建板球场,板球运动就是用木板做成比乒乓球拍大点的球拍来击打较小的皮球的运动。即使没有网球场地,但罗辀重仍会让自己的学生通过板球享受到网球运动的欢乐,并了解一些网球的相关规则。罗辀重带领学生一起布置场地,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场地的大致情况,还能让学生更加爱惜场地。场地的布置也更加有利于体育课及体育活动的开展,并且可以让学生对生活体育有更好的体验感。

陶龛学校开设的体育课及体育活动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让师生对体育不再有枯燥无味的感觉。

(二)注重日常生活与体育的结合,加强军事管理与训练

罗辀重在校期间,一直都强调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表示要注重日常生活、关注学生身体正常发育、重视生活体育。其表现为:(1)注重学生的饮食营养和坐卧行立姿式。罗辀重在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饮食营养,要求师生都在食堂吃,因此食堂的菜也多样化。同时,在陶龛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和训练,要求学生统一坐卧行立姿势,不允许学生养成弯腰驼背的习惯。(2)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和涵养德性。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陶龛学校,很难找到随地吐痰、抽烟的学生和老师,学校处处干净,还有考查奖惩制度,让学生实时看到卫生的打扫情况,故学生于活泼中均见整洁。校友曾述尧回忆说:“我们食堂餐厅位于学校里大门左侧的院墙厢房,干净的红漆餐桌被拼成几列,校董主任、校长、老师和学生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吃同样的食物。吃饭时需要很讲卫生,夹菜都是用的公筷,舀汤用的是羮匙。”[8]150在这里,每个人都养成了使用公筷的卫生习惯。此外,“每年冬天的晚自习后,睡觉前准备几桶热水,三四个人共一桶,暖脚入睡。学校为学生提供这种服务非常舒服,可能是独一无二的!”(《陶龛旬报》1947年12月18日)从校友的回忆中,可以感受到罗辀重对体育的重视,对学生的关爱。

生活体育思想是以教育人为宗旨,面向终身体育,强调发展学生的身体、个性和能力。对此,就要求坚持全面目标与主要目标相结合,身体教育与通过身体的教育相结合,健身教育与人格教育相结合[12]。罗辀重的生活体育理论通过实践在陶龛学校逐渐得到了实现,给我们当今学校体育改革带来很多现实启示。

(一)将体育教学生活化,从生活的角度去衍生

现在的学校虽大部分已经贴近生活体育教学的模式,但仍存在学生对体育活动主动性不强等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借鉴罗辀重的课程类型,将上课内容变得实用或是娱乐多样化。例如,上课时主动将一些游戏加入情景设置,或插入一些传统的游戏,让学生成为体育课上的主体。当然,体育活动不能仅限于体育课,还需结合课外活动,不仅要让体育项目变得多样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这些技能,发展学生的兴趣。

(二)加强以注重学生日常生活作为注重体育的观念

学生的日常生活不能被忽略,应遵循罗辀重说的体育就是身体的教育,就是让生活融入体育、让学生日常得到关注、使得其发育正常的教育,这也是发展身体素质的关键因素。所以,无论是学校的老师还是学生,都一定要对自己的生活行为及习惯有严格的要求,比如注意自己的行坐姿势、个人卫生、个人营养等。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发育问题,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的,使学生有强健的身体,如此才能更好地发展。

(三)素养教育五育贯通,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罗辀重在对“五育重估”时将体育摆在第一位,并且提倡生活体育,增强身体素质。在陶龛学校无论是活动还是生活,认为师生平等是很重要的,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的观点。罗辀重注重对“道德人”的培养,注重“教育爱”,强调师生“共生活”,这与当代教育价值理念——人文教育观和生活教育观是相通的。尤其是罗辀重关于“帮助儿童”长成“未来的可能的价值”的教育观[13],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罗辀重的生活体育思想体现了教学内容生活化、日常生活体育化、体育比赛生活化、体育考试生活化等理念。在日常生活中,罗辀重提倡师生共同生活,师生之间相互监督,培养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学方面,体育课程的多样化促使老师更加丰富自己,不断学习。罗辀重的体育态度让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在生活上都遵循规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课程和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多方面发展,既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对于社会而言,罗辀重设置多项体育活动,从生活出发,为学生强身健体打下结实基础,为社会培养人才。

猜你喜欢 生活化体育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22年2期)2022-05-05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少儿美术·书法版(2021年8期)2021-10-20思想与“剑”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思想是什么”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8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9期)2019-05-28我们的“体育梦”学苑创造·A版(2016年9期)2016-10-10体育一家人中国体育(2004年5期)2004-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