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阅读实践的编辑能力提升路径探析

范宁

[摘要]编辑是一种具有双重身份的职业,编辑作为读者获得图书上的知识,又通过专业编辑的视角转化,将所学知识融入工作实践,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文章将概述阅读对编辑的重要性,探讨如何以专业编辑的视角指导阅读,获取和判断图书资讯以及拓展新的阅读领域,以期通过阅读实践来提高编辑的工作能力。

[关键词]阅读实践;编辑视角;多元化阅读

编辑既是图书的生产者,也是阅读者[1]。阅读既是图书生产的起点,也是终点,这种莫比乌斯环式的关系使得“阅读”成为编辑职业生涯重要的关键词。

在日常的编辑工作中,笔者通过观察和交流,发现广大编辑对阅读的看法大概分为三种。第一,有些编辑认为编书就是读书,每天处理大量的文字,相当于被动阅读。第二,有些编辑认为处理书稿和阅读不能等同,二者目的不同、节奏相异,不能混为一谈,且案牍工作劳神费眼,长久以后容易精力不济,产生职业倦怠,工作完成以后一个字也不想多看[2]。第三,有些编辑具有固定的阅读习惯,其在完成本职工作后仍会腾出部分时间进行阅读。

这三种看法都有其存在的背景。以书稿为阅读对象,这就需要编辑将书稿的门类和质量视为心之所属,使自身既获得编校愉悦,又有阅读快感。但目前大部分编辑处于第二种状态,既要承担图书策划任务,又有较大的文字审读编校工作量,有的书稿内容枯燥,甚至是刻板重复,由于编校工作是需要编辑将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高强度工作,因此编辑很难再有多余时间去考虑额外阅读。而第三种编辑有一种自觉的终身学习的态度,这对其长远发展,不管是自身发展还是职业发展都是有利的。因此,编辑有必要在书稿和阅读之间取得平衡,也可以说要坚守阅读和编稿的平衡。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编辑,阅读必须专、精、博、广[3]—编书须下读书功夫。

一、为何读—阅读对编辑的重要性

首先,阅读是一种方便、限制较少的认知途径。为什么要读书?我们认识周围世界,可以通过其他人,也可以通过亲身经历,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识万种人。而人的人际交往、行动距离都有客观的限制,读万卷书却可以相对任意选择,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对无限,唯一的不足是书为媒介,既是媒介而非本体,其让读者的在场感和切身感有所缺失,但这并不会限制知识传播的功效。

其次,通过阅读编辑可以提高文本处理能力和选题眼光。文本处理能力是编辑从事图书策划和编校工作的基本功。编辑阅读大量的优秀作品,不仅可以养成良好的语感,而且可以养成优秀的文本品位和作品选择眼光。編辑拥有前者可以做好自身文字编校工作,拥有后者则有助于自身有效地策划图书选题。

再次,通过阅读编辑可以拓展人际边界。在出版行业,很多新入行的编辑因渠道有限,缺少高质量的作者和稿件资源,也没有太多外联的机会。而阅读和写作是编辑的基本功,是编辑为数不多的不依赖外力就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切实提高的硬实力,这也是集聚其他资源的起点。因此,一些编辑在阅读和图书中找到作者的联系线索,读优则写,以文会友,从纸页的交集延伸到现实的交际。

最后,阅读刺激编辑能力持续提高。进入出版行业较久的老编辑容易出现能力停滞的现象。比如,长期编辑某类图书如教辅图书,编辑对文字的理解有可能偏于教条;长期从事质检工作的编辑,咬文嚼字、锱铢必较,其语言尺度单一、缺乏弹性。而这些情况都可以通过阅读来调节,阅读不同体裁、不同出版单位和不同时期的作品,编辑可以增见识、长新知、调状态,使得其工作处于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不断流动进步的状态。

二、读好书—从读者到编辑视角的转换

初入出版行业的编辑一般具有基本的文字功底和读写能力,了解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这保证了其在编辑校对学科相关领域的图书时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但这是远远不够的,编辑要完成从读者到编辑身份的职业转变,需要转换自身阅读视角和思维模式,建立高质量的编校标准。

从编辑视角来看,一本好书的要点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标准(即好选题),二是编校标准(即好编校)。每一本好书对编辑来说都是一个高质量的选题和组稿项目。我们应当从编辑角度来研究选题的关键和切入点、稿件的结构和行文展开手段。这其中,有的图书编校工作复杂性低,是因为恰好遇到优秀的作者写出了优秀的作品,而有的图书可能是编辑的想法和建议起到很大作用,给予作者较大的帮助。对一本好书背后的故事,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作者信息或阅读编辑手记获得。但需要注意的是,编辑手记总体属于个体经验总结,有一定的语境,我们应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理解。例如,在《单读25·争夺记忆》的别册《明亮的对话》中,编辑罗丹妮的编辑思路是以对话的形式呈现的。她在看到项飙的《把自己作为方法》书稿的初期,就通过编辑视角来衡量这部作品的现实意义,同时思考以对话内容为主体的图书应如何编辑(如参考文献的处理与对图书受众的想象)和推广(对话体图书并不叫座)。这篇访谈式的编辑手记内容超越了其他人对《把自己作为方法》的讨论,还涉及对当下出版行业状况的思考、图书出版与编辑个体生命的联结和共振等。

一篇好的编辑手记带来的不仅是出版工作经验的分享,还有同行职业生涯成长的共情,而一本好书不仅滋养读者,也促进编辑不断进步。编辑可以在阅读优秀作品的同时,学习其选题和组稿的思路。进而言之,如果编辑跳出图书文本,能够更全面深刻地了解社会的整体发展状况、国家政策、文艺科技前沿情况、出版细分领域的发展情况、图书对社会的影响力,就会有更多收获。当然,这种理解是事后逻辑,并不等于真实本身,且好书的出现并不一定遵循线性逻辑,如畅销书的出现就有一定的偶然性,对此编辑应当有一定警醒,避免阅读路径依赖。

普通读者基本不会像编辑一样去浏览图书的版权页,查看封面、环衬、页码、书眉、参考文献等是如何安排的,也很少在阅读过程中通过编校符号来标记文字存疑之处。而这是编辑阅读有别于读者阅读的最基本的区别。编辑拿到一本编校质量上乘的好书,可将其置入自己的编校流程进行演算,想象图书初稿的模样以及一本书稿的成长史,将成书倒推演算。第一,编辑要思考书稿的学科门类、内容特点、行文风格,应用什么尺度和标准来处理作者的文字,需要哪些工具书、数据库辅助编校以及重点编校书稿中的什么内容,等等。第二,编辑要思考应通过什么装帧手法来提升书稿的外在表现,使其既能让读者舒适阅读,又能体现与内容相得益彰的审美风格。现今,外在“颜值”是吸引读者拿起一本书的重要因素。装帧设计是一种艺术创作,编辑要通过阅读大量的图书来积累审美经验,在实际的编校过程中,编辑往往会以名社名书作为图书装帧和文字处理的参考和依据。AE58C2A1-EBF2-4D9A-82F2-C8E1272FD7BA

三、读新书—了解和判断新书资讯

阅读经典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因为经过历史淘洗留下的经典,思想和文字都是隽永的,给予我们润物无声的精神滋养,也给我们的编校工作奠定基础。但图书出版行业服务于当下,我们身在时代现场,回望历史发展能前浪淘沙,而后浪则具有新鲜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更契合当下的语境,他们创作的内容同样不可错过。但在信息繁杂的当下,要找出真正的好书需要通过两个关卡,一个是信息获取关,一个是去伪存真关。这两个关卡本质上是信息过滤,第一个关卡是借助外界力量的信息过滤,第二个关卡是主动的信息过滤。

在20世纪,大众主要依靠传统媒介获得新书资讯,如报纸、杂志等。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新书资讯的发布渠道更加多元,如专业网站、社交媒体、网络购物平台、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各类新书资讯泥沙俱下,质量参差不齐,让人难以判别其信息真伪。因此,对编辑来说,建立可靠的新书资讯信息源非常重要。读者口味各异,关注的图书领域不同,新书资讯的信息源就各不相同。以笔者为例,图书阅读涉及社科、科学、文学、艺术领域。在获取新书资讯的渠道方面,第一,笔者关注国内行业较出名、实力较强的出版社和出版品牌,这些机构会在豆瓣、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官方账号上实时发布新书资讯,如外国文学领域可关注上海译文出版社、新经典文化,人文领域可关注“单读”“理想国”“读库”“文景”等。第二,笔者阅读学科领域的学者和质量较高的荐书人的推荐图书信息,荐书人的名单要动态更新,如果其推荐的图书质量不佳,可自行更新阅读书目。第三,笔者浏览豆瓣等图书网站的新书推荐页面,主要看题材、目录和封面装帧,以提升自身审美和拓展阅读领域。第四,一些图书榜单和获奖作品也值得关注,比如国家图书馆每年都会发布文津图书奖书目。第五,笔者还关注其他相关媒体的节目推荐,如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访谈节目《十三邀》、微信公众号《人物》等就推荐了一些非常优秀的作者和作品。

主动的信息过滤主要是对宣传文案的反向清洗和判定。在产生购买和阅读行为之前,我们一定要对文案宣传内容去伪存真。这些内容被出版社称为“营销”,如果货物对版,确实有利于优质图书的传播,如果货不对版,就是虚假、夸大的“伪装”,易对图书销售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们要剥掉图书“营销”的外壳,了解图书真正的水平。对此,编辑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对各类营销模式的特点有一定了解,要清楚图书宣传文案和宣传重点是客观的,还是偏于功利和夸大。比如,图書网络销售页面的广告语和内容简介、图书的腰封、豆瓣页面的介绍等的文字都不长,其叙述往往是正面的。而任何文字表面之下都有意义走向,编辑需要揣摩图书宣传内容的文笔品格,是游刃有余,还是虚张用力。编辑辨别图书宣传内容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试读,包括图书销售页面的试读、豆瓣条目的试读和读者所做的原文笔记,用于比对宣传文案与图书内容是否对版。编辑也可以到书店或图书馆试读整本书,这样判断的准确率会更高。对篇幅较为短小的图书,如图画书,编辑往往在书店试读的过程中就完成了整个阅读过程,省钱又省心。二是研究差评。以豆瓣为例,图书的好评或打高分的长评背后可能是营销手段,但差评往往是相对真实的,若不是心有所感,大部分读者不会耗费精力写差评,因此,编辑尤其需要注意篇幅较长、逻辑完整的差评,往往能看到读者对整本书的详细评价,进而了解图书的真实质量。

四、多读书—开拓新的阅读领域

“编辑就是杂家”在业内广为流传。编辑的“杂家”属性体现在认知上,也体现在编辑工作中。图书的策划工作是一项创造性工作,需要编辑对文、史、哲、人具有广泛而深刻的认知,图书编校体裁多元、内容庞杂,文本不断扩展,需要编辑拥有广博的知识。比如,目前很多出版社重视图书编校质量,专设质检岗位,质检全社图书。质检方向的编辑面对的图书题材比一般编辑更广,其如何在短时间内了解某个学科的脉络和关键点,了解编辑和质检的重点工作内容是现实工作的需要。此外,质检方向的编辑也需要“无用之阅读”,即非功利性阅读,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偶遇的好书,这是真正的个体好奇心引领的阅读,可转换编辑思考的模式,把编辑工作、阅读习惯和个体生命体验相联结,使编辑成为精神更丰足、生活节奏更有序的人。

那么如何拓展阅读领域[4]?首先,编辑要做的是了解工作方向领域内的基本发展情况。其可以通过阅读高质量的领域内图书来了解基本概念、学科历史、发展脉络、主要作者和文献情况。其次,在基本了解的基础上,编辑可重点阅读最基本、最关键的书目,形成阅读核心,并不断向外围拓展,关注领域最新的发展前沿,反向审视和评价已学的内容。再次,编辑将新拓展的知识整合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在实际编校工作中应用新知识,保证书稿基本史实、基本术语、基本知识的正确性,同时选择该领域优秀的图书作为编校样本,遵循该领域的行文逻辑、编校规范,体现专业性。最后,妙手偶得之,这里主要针对“无用之阅读”。以笔者的经验来说,如果阅读视角足够多元,“偶得”的概率就会大大提升。如在社交媒体,笔者对应媒体关注栏中的博主数量较多,来自各行各业,就有可能会偶遇博主推荐的各种题材的图书,另外,在图书相关的网站如豆瓣,每一本图书的页面都有相关图书链接,个人关注的图书越多元,相关图书也就越多元。前述两个例子是数据上的多元,而图书馆、书店、书展则是空间排布上的多元,图书网店的主页内容有限,不具有空间上的延展性,大量的付费图书推荐堆积在主页上,既不美观也不丰富。而图书馆、书店、书展一眼尽收,编辑可以用脚步和眼睛去真正触摸、感受和判断图书。

五、结语

编辑是图书的生产者,也是读者,双重身份给编辑带来对阅读更深厚的亲近感,也带来独特的阅读体验。读好书、读新书、多读书,是阅读领域里较为基础的三个行动取向,也是编辑职业发展、生命体验拓展的基本需要。

[参考文献]

[1]郝振省.全民阅读与编辑阅读[J].出版发行研究,2020(04):1.

[2]刘江华.关于编辑阅读悖论的另一种思考[J].出版发行研究,2021(09):90-93.

[3]肖玲玲.编辑阅读能力修炼“三要”[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0-06-19.

[4]李带舅.培养编辑阅读素养,提升选题策划能力[J].出版参考,2007(07):44-45.

[5]万东升.编辑的读书观[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137-140.AE58C2A1-EBF2-4D9A-82F2-C8E1272FD7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