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成都春糖趋势面面观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ptji/ptji201805/ptji20180507-6-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ptji/ptji201805/ptji20180507-5-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ptji/ptji201805/ptji20180507-4-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ptji/ptji201805/ptji20180507-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ptji/ptji201805/ptji20180507-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ptji/ptji201805/ptji20180507-1-l.JPG
  都说成都糖酒会是全国酒类行业的“风向标”和食品行业的“晴雨表”,那么除了2018年成都春糖展館新颜和打假高潮之外,各个让人跑断腿的论坛,研讨会,发布会还有活动都有怎样的共同碰撞或新看点?这当中又导引出怎样的风向?葡萄酒咨询顾问Marcus Ford说:“Wineswithout a Narrative that copy without substance will disappear(没有故事,凭空捏造的葡萄酒终会被淘汰)。”这究竟预示着什么?
  下面,我们就来一次现场小直击,和大家一起关注和剖析今年的“风向标”到底要指向哪里?
  从澳大利亚产业论坛看行业风向和策略
  3月19日,香格里拉酒店展开幕第二天,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组织了一场“共赢共创新思路”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论坛,请来了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酒类进出口商分会秘书长王旭伟、南澳大利亚大学商学院Ehrenberg-Bass营销学院高级营销学家Dr Justin Cohen、专营澳大利亚精品酒的葡睿酒业总经理洪波涌、葡萄酒咨询顾问Marcus Ford,以及目前正炙手可热的全球首位华人侍酒师吕杨MS,还有澳大利亚权威酒评家James Halliday 6位行业各个不同领域的大咖,从数据到消费者研究,从实际操盘到营销推广,从广告案例到高端餐饮实操建议……干货满满,为大家解析澳大利亚葡萄酒2017年的井喷形势及发展趋势,并给了大家满口袋的实操案例和建议。其中透过如下几位大咖的观察和研究为你总结和划出了如下重点,带你透过这些去感受一下T行业的风向和策略:
  王旭伟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酒类进出口商分会秘书长
  从数据深度解析澳大利亚葡萄酒2017年的井喷形势及发展趋势
  澳大利亚葡萄酒2017年度的进口表现我们上一期杂志有过深度报道,但当期解读时各大市场的细分数据更多来源于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公布的出口数据,此番王旭伟秘书长从进口方的数据,通过10年来的数据变化清晰地勾勒了这个目前在华增长潜力最大的葡萄酒产国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图景。
  澳大利亚葡萄酒进口贸易情况:从王旭伟秘书长给出的数据来看:2017年,中国进口澳大利亚瓶装酒金额达到6 8亿美元,同比增长25.8%,该数据与澳方的出口数据有差异,主要是因为有部分酒仍在保税区。2008-2017年,澳大利亚葡萄酒进口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2.3%,随着大众市场的普及,高中低端产品结构更加平衡。从中长期来看,随着市场愈加成熟,增幅或将收窄,但仍旧是全球唯一一个有相当大增长潜力的主产国。
  在华市场特点:近10年来,进口澳大利亚瓶装葡萄酒的企业持续在增多,从2008年仅有497家企业进口,到2017年已增长到1815家企业。其中,2017年的数据显示:年进口额超过50万美元的进口商有195家,市场占比高达78.9%;年进口额超过500万美元的也有17家,市场占比41.6%,超大型进口商年进口额超过1000万也有6家,市场份额占30.1%。
  在华市场发展趋势:对比过去10年的发展,行业集中度在明显提速,市场分化,行业整合都已经开始。
  笔者综合以TWE为首的Penfolds奔富、洛神山庄、以及卡塞拉家族的黄尾袋鼠等澳大利亚大单品种种在华策略来看,大品牌战略,线上线下融合的赋能已经展开,未来这种跨界资源的整合和战略合作,甚至全球化趋势的图景都越将清晰。
  Dr Justin Cohen
  南澳大利亚大学商学院Ehrenberg-Bass营销学院高级营销学家
  通过消费者洞察促进澳大利亚葡萄酒品牌在中国的发展
  进口葡萄酒女性消费力量:Justin Cohen博士通过对中国消费者如何购买和消费葡萄酒的研究发现:酒精饮料在中国的细分及竞争力比较中,进口葡萄酒以29%的市场渗透率排在第四位,在中国啤酒和葡萄酒之后,与排在第三位的进口啤酒基本相当。有意思的是,对于一般的酒精饮料而言,男性的饮用比例远高于女性,但唯独在进口葡萄酒这个分类,女性的比例以2%的优势高于男性。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进取心极强的国际大型酒业集团开始将关注点放在女性力量上。
  是时候扭转误区了:Justin Cohen博士还提到目前大家非常重视千禧一代的消费力,但实际调查发现并没有年纪稍大的实际消费力高。反而是低频次消费者(每年仅购买1-2次葡萄酒)实际占整体葡萄酒消费者60%-75%,每年的销售额中有40%-50%来自他们的购买。我们目前的销售重点往往依赖于高频次消费者,但这些高频消费者其实会有更多选择,他们不但购买进口葡萄酒,也会饮用多种酒精饮料,进口葡萄酒只是他们选择的其中一个类型。
  专注低频次消费者:他通过行为模式消费得出结论,并向大家展示了低频次消费者的重要性,更提出怎样让低频次的消费者完成从0到1,从1到2的购买。他认为中国市场战略核心在于建立品牌心理关联与购买便利,如何让消费者更好地想起来,并创造更好的购买条件,这些更加重要。同时他还指出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详情请看4月刊30页《澳大利亚:中国市场迅猛增长的台前幕后》),说明讲述品牌故事、提高品牌知名度,让酒款进入高渗透度的零售渠道也必不可少。
  没有故事,凭空捏造的葡萄酒终会被淘汰
  关于葡萄酒销售与推广这个市场参与者最关注的实战操作,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请来了专注澳大利亚精品酒的葡睿酒业总经理Baron洪波涌和葡萄酒咨询顾问Marcus Ford分享了两个主题《澳大利亚精品葡萄酒的销售与推广策略》和(《把故事和真正的澳大利亚葡萄酒推向中国消费者》。虽然是针对澳大利亚葡萄酒的推广策略,其实这些策略完全可以供做精品酒和大众消费品牌两个阵营好好学习和研究。
  关于精品酒的品牌推广,Baron提到了KOL的重要作用,认为可以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并分享了他们跟侍酒师和培训机构的合作心得:“侍酒师是我们很重视的群体,尤其是跟酒店谈合作的时候,如果有侍酒师的酒店就好办多了,他们对这些酒有认知,会找真正能代表产区和风格的酒,而不是找大路货。还有培训机构,老师和机构教授出来的学生,他们能影响身边一票不懂酒的人。”此外他也提到了展会大师班以及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的力量,表示这些经过策划和构思的文章比他们市场部做出来的文章和提炼的卖点要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