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谷”复活“上青天”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zka/szka201223/szka20122320-1-l.jpg
  纺织可以称得上是青岛工业的开篇之作。她像连绵起伏的山脉,高低错落地延伸着;她像生生不息的河流,波澜而顺势地流淌着;她像女人们精心编织的锦卷,用斑斓的丝线演绎出五彩的传奇。
  走进纺织的帷幔,在时空交错间,我们总能触摸到这座城市律动的脉搏,在时代的沿革中,青岛纺织曾经的“上青天”美誉,已永载中国工业发展的史册。
  而今,“纺织谷”在四方区的强势崛起,勾勒出青岛纺织工业发展的新蓝图。
  四方的纺织情愫
  青岛的纺织工业从四方起步。
  四方的纺织就像一部历史,它很厚,也很重。
  从1916年在四方成立的第一家纺织厂起,四方区就如同青岛纺织业的摇篮,坐落于辖区内的国棉一厂、二厂、三厂、四厂、五厂等纺织企业,书写了一代代纺织工人徘徊劳作在织机间,留下了数不清的脚印、汗水和写也写不完的故事。
  她,诞生在黑暗动荡的年代,残留帝国殖民主义在中国扩张的印迹,书写着纺织工人为争取民主自由的美好生活用血泪赢得胜利曙光的篇章,领略着纺织姐妹们从旧社会的“棉花虫”一跃成为新中国“花仙子”的扬眉吐气,歌颂着用金梭银梭舞出的开放年代,镌刻着纺织工业一步步走向辉煌的足迹。
  四方的纺织就像相册中的老照片,虽然在岁月的冲刷下它早已褪去了表面的光鲜色彩,但那份早已融入骨子里的情感,不仅因为纺织与四方的地缘关系,更深的是四方人对纺织的那份无法割舍的联系。
  那些从小就生活在纺织厂区的老四方人总少不了这样的描述:“从上个世纪初第一代纺织工人走进轰鸣作响的纺织车间,我们的祖祖辈辈、一家老小就注定与纺织结下了不解之缘。很多时候,只要我们聊起‘纺织’,大家似乎就重新找到了共同的话题,可能说的就是你的父母,或者你的祖辈,要么就是亲友。”这也许就是四方人对纺织的情愫。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周围竞相快速发展的态势,作为传统工业大区——四方区步入转型升级的发展轨道。当我们愈发清晰地感觉到这方区域在为新一轮的矩阵勾勒描绘时,我们在试图梳理、总结和提问:“未来引领四方经济的市场主体是什么样的;他们具备何种特点和竞争力;他们将面对什么样的竞争环境;如何完成更进一步的飞跃?”
  立足区位资源优势,发展高端产业集聚区,四方区逐步有了这样的转型思路。事实也证明,这样的思路行得通。例如我们之前曾报道过的“橡胶谷”模式,在不过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已经成功引入了软控股份、德国朗盛、中化国际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金融担保机构以及中介服务机构100余家企业入驻。这未尝不是为青岛实现“蓝色跨越”,为四方区域转型最具实验价值和实践精神的一次积极探索。
  “纺织谷”实为再度乘势而上,顺势而生,其意义不言而喻。“四方区不仅可以在‘谷’内规划区域,为老厂房重燃生机,也能对青岛纺织行业历史文献资料、纺织产品、机器设备等宝贵遗产进行收集整合,建设青岛市纺织博物馆,从而为实现纺织文化的历史传承,发展文化产业基地做好准备。更为重要的是,打造‘纺织谷’有利于推动纺织产业集聚发展,为吸引企业总部、研发机构、高端人才入驻,从而完善高端产业链,为四方区转型升级再添动力。”四方区委书记纪敏如此表示。
  “纺织谷”模式
  其实“纺织谷”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园,尽管它诞生于原国棉五厂的旧厂区,但却已经拥有了青纺联——全国纺织行业推介的50家中国纺织服装强企之一的鼎力入驻。其独特的核心技术能力和系列化的产品能力,是国内纺织行业唯一的“国家多组份差别化纱线坯布开发基地”和“中国多组份纱布精品基地”。
  而随着青纺联与奥地利兰精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为兰精公司提供在中国供应量最大、纤维品种最全的客户。为青纺联“做中国功能性纺织品专家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从而为企业从纤维素纤维到终端产品整条产业链的发展奠定了行业领军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青纺联以纤维科技为核心的商业模式,也是青岛纺织深化改革的最大成果。“我们依靠百年积淀的工艺技术优势和近年调整形成的创新能力,从产业链的最前端人手,开展高端纤维的研发攻关、生产制造,然后通过以工厂为基础、研发和品牌并重的‘哑铃型’、一体化发展,带动纱线、面料、家纺、服装等整个价值链的提升。”青纺联集团董事长闫勇这样阐释。
  与此同时,四方区打造“纺织谷”的科研优势也很明显。据统计,目前青岛市拥有纺织行业科研院所22家,其中,青岛纤维新材料与现代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为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喜盈门集团公司技术中心为国家级技术工程中心,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纺织、服装学科独具特色。
  种种要素的集合,为“纺织谷”的高端起步和发展扣下了坚实的基础。
  按照“纺织谷”的初步构想,首先就是依托青纺联在行业内技术、人才、市场等优势,整合政府、大学、科研所以及知名纺织企业等多方资源,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建设纺织研发创新基地、精品生产基地、企业总部基地、工业文化旅游基地、现代服务业聚集中心、纺织产品(全球)交易中心,全力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纺织产业资金、研发、生产、交易、服务平台。
  “纺织谷”的最终目标将实现“两个聚集、两个提升”。简单而言,就是聚集全球纺织行业产品、技术、信息、市场和人才,聚集纺织业研发、生产、贸易及品牌传播等产业;提升青岛纺织业国际地位和山东乃至全国纺织产业发展水平。
  如果要为“纺织谷”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一个可借鉴的样本,曼哈顿BID地区是最佳参考。
  众所周知,纽约是世界五大时尚之都,而曼哈顿城区时尚产业集群中企业数量及就业人数占全纽约时尚产业的79%,远高于其他区域的总和。这个占地3.29平方公里的时尚商务发展区,涵盖了服装产业链的所有环节和要素,同时该地区也是纽约的服装产业制造中心,承担美国本土生产女装18%的制造。在该重点保护区内2324家企业中,91%从事服装制造及制造配套活动。
  BID地区围绕服装制造特区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集群,保证了服装产业从设计、采购、制版、裁剪、定标、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高效运转,正是这种高质量的生产制造功能成为吸引设计师和企业聚集在该地区创业以及办公的首要因素。这里还拥有全美最好的服装学校,也是最大的服装商贸交易地,所有要素构建的这一平台,让互为上下游环节的企业在其间无缝链接,极大提高了沟通和交易的效率,同时也大大增强了整个行业的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