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研究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jhx/jjhx201811/jjhx20181109-8-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jhx/jjhx201811/jjhx20181109-7-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jhx/jjhx201811/jjhx20181109-6-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jhx/jjhx201811/jjhx20181109-5-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jhx/jjhx201811/jjhx20181109-4-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jhx/jjhx201811/jjhx20181109-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jhx/jjhx201811/jjhx20181109-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jjhx/jjhx201811/jjhx20181109-1-l.jpg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但是,当前社会上对于中小企业领域涌现的新动能特点还缺乏清晰的认识,对于如何实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还没有形成清晰的思路。
  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
  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已达3000多万家,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科技创新、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增进城乡市场繁荣的重要力量。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对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的传统发展模式以低劳工成本、高环境污染、低技术水平为特征,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受到挑战。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人口红利不断减少,高技术引进壁垒的提高,中小企业原有的低要素成本等优势已不复存在,傳统发展模式已走到尽头。近年来新技术新平台新业态的出现,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倒逼我国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模式,加快技术创新,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从国际看,复杂多变的环境促使我国中小企业加速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在国际合作中,我国中小企业长期处于产业链终端的制造、加工环节,发达国家掌控着设计、销售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环节。受中美贸易摩擦、欧洲政局动荡等不利因素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形势严峻。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中小企业需要从风险低、收益低的“与发展中国家竞争、与发达国家合作”的模式,逐渐转向产品和服务的上游,转变为风险高、收益高的“与发达国家竞争”模式,这就需要我国中小企业加速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需要培育发展新动能。
  新动能和旧动能是相对而言的,指的是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形成引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具体到工业领域,工业新动能是能够引领和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提质增效的新动力,既有来自新兴产业创造的新动能,也有来自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释放的新动能。以第二产业为例,新旧动能的区别显著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详见表1)。
  新动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一方面,新动能与新科技革命密不可分,每一次科技和产业革命都会产生新技术,形成新产业,带来新的发展动能;另一方面,各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阶段不同,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因地而异。
  此外,新动能与旧动能是动态发展的,新动能随着时代发展、技术革新也会衰落成旧动能;旧动能经过转型升级同样可以变成新动能。这就要以发展的眼光审视新旧动能转换,在改造升级传统动能时发掘其蕴藏的新生命力,在培育发展新动能时及时根据技术发展前沿调整方向。
  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样本及评价指标
  本文基于中小企业上市公司数据,对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中涌现的新动能进行评价。从增长速度和创新能力两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新动能的主要特征,并对如何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展开探讨。
  本研究样本来源于在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上市的中小微企业(由于新三板企业的创新数据数据库没有披露,故创新能力指标样本为创业板和中小板企业),时间跨度为2012-2017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印发的《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2017)》,我们首先对上市企业的规模进行了划型,剔除了三个板块中的大型企业。随后,又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和《东西中部和东北地区划分方法》,对上市中小企业所处的行业和区域进行了划分。本研究所用的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和国泰安(CSMAR)数据库,赛迪智库首先收集原始数据,然后进行整理计算。
  本文参照新动能的内涵特征,遵循代表性、可比性和可获得性原则进行了指标设计,设置了增长速度和创新能力两个一级指标,以及营业收入增长率、研发投入强度等六个二级指标。
  其中,增长速度用于反映中小企业增长能力变化情况。营业收入增长率反映企业的成长状况和发展能力,营收增长率越高,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利润增长率反映企业营业利润的增减变动情况,利润增长率越高,增长速度越快,企业盈利能力增长也越好。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反映企业所在行业的收入变化,主营业务占比越高,增长速度越快,所在行业前景越好。
  创新能力用于反映企业自身作为创新主体所发挥作用的指标。研发投入强度反映企业在研发财力投入程度,投入强度越高,创新财力投入越高。技术人员比例反映企业在研发人力投入程度,投入比例越大,创新人力投入越多。授权专利数反映企业创新产出水平,授权专利数越多,创新成果越多。
  我们从增长速度和创新能力两方面,并区别不同行业、区域、板块的中小企业进行数据对比,多维度分析我国上市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产业层面:新兴服务业迅速崛起成为引领高质量增长的新引擎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活力和实力不断增强。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经济正成为推动我国中小企业产业转型的新动能、新引擎。
  增长速度
  从营收占比看,新兴服务业上市中小企业的营收占比近年来不断提升,房地产等传统领域不断萎缩。2013-2017年间,信息传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仓储物流业的中小企业营收占比分别由11.37%、4.13%、0.73%、0.77%和0.14%上升至13.97%、5.10%、4.66%、1.26%和1.24%。与之相对,房地产行业中小企业的应收占比则由2013年的1.8%下降至2017年的1.06%。
  从营收增速看,一方面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服务业新经济高速成长,对经济增长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2017年,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密切相关的仓储物流业、互联网服务业、电信服务业的上市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4.29%、42%、27.51%,远高于上市中小企业的平均营收增速。仓储物流业的中小企业营业收入保持三年连续增长,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另一方面,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和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工业中小企业从前两年断崖式的下跌逐步回暖。新兴制造业方面,2015-2017年间,装备制造业八大行业的中小企业营业收入整体年均增长19.22%,仪器仪表制造、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业的中小企业在2017年的营收增速分别达到20.68%、17.80%、14.14%,比2016年分别提高12.02、13.36、5.04个百分点。传统制造业方面,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的中小企业营业收入连续三年稳步增长。2017年,三个行业的营收增速同比提高31.67%、14.99%、14.04%,比2016年提高16.63、7.28、6.99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