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饲草业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摘要:饲草是畜牧业生存的基础,是一切畜产品安全生产的源头,是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饲草产业对于畜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现针对我国饲草草业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今后该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饲草业;畜牧业;现状问题;发展
  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737(2017)09-0003-03
  饲草又称牧草,是草业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作为家畜饲料而被种植培育。优良的饲草应具备生长旺盛草质柔嫩、单位面积产量高、再生力强等特点。饲草产业则是以饲草为基础进行生产、加工经营、保护管理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型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饲草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种植业、养殖业,而且在现代畜牧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饲草产业是畜牧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我国农业的基础性产业。饲草作为畜产品最基本的生产源头,一旦出现了问题,将会影响到整个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1饲草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国草地面积居于世界首位,但是我国的牧草行业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初级阶段,随着近几年国内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牧草行业的带动,我国草业已经从单纯的草原畜牧业,逐步发展成为涵盖资源与生态保护、草地畜牧业、草地农业城乡绿化、草业科技教育以及草产品生产经营等多领域的新兴产业。饲草产业化也因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与巨大的发展潜力已逐步被各界人士所看好。推进我国草业的发展,对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1饲草产业发展对畜牧业的重要意义
  世界上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大多数以粮食为后盾,而我国粮食产量虽然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粮食并不多,若将大量粮食留作饲料粮,就会造成畜与人争粮的紧张局面。因此如何解决饲料问题,就成为当前畜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根据国家提出的畜牧业发展的重点来看,要在稳定生猪和禽蛋生产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牛羊肉和禽肉生产,并突出发展奶业和羊毛生产,也就是要大力发展草食动物生产。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今后畜牧业的发展对饲草有着很大的依赖性,发展牧草产业在畜牧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饲草产业的发展,不仅肩负着保障畜产品安全卫生的重任,还促进了粮食的增值转化,带动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不论在农民增收、农业附加值增效还是养殖产品竞争力增强等方面都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1.2饲草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牧草是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物质基础,草地生态系统具有着丰富的生态价值,我国西部地区草原退化现象十分严重,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也是将生态环境建设放在首位。一大批以植被恢复、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以及退牧还草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工程正在相继实施。此外,牧草作物不仅可以净化空气吸收噪音、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而且对于保持生物多样性功能、改良土壤提高地力,以及在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固碳释氧等方面起到积极地作用。有研究表明苜蓿种植3~5年后可以扎根土壤2 m左右,同时苜蓿与粮食作物轮作能有效改善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通透性和后茬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在全国的环境整治中,草类植被也为城市绿化、美化环境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因此集水土保持、绿化和環保于一体的草业产品成为这些环境建设工程的物质基础,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饲草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草地牧区大多数位于经济落后、交通欠发达地区,同时长期以来我国在农业生产上重农轻牧、重粮轻饲,这使得牧草及饲料作物的育种以及畜牧业发展工作都受到很大影响18]。国家对草地建设投资也少,草地牧区的畜牧业相关设施简陋,草产品加工机械设备落后。特别是我国对草场利用仍然处于原始的粗放状态,一些草场由于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理,退化现象极其严重,草地牧区大多未能得到足够的科学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因此这种基本上靠天养畜的草地畜牧业经营方式,使得饲草生产力水平低,抵御灾害性天气的能力差,产业化经营程度低,远远不能满足畜牧发展的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草业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2.1牧草产业种质繁育及生产技术现状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牧草育种已取得很大成就,初步完成了我国牧草品种资源的考察收集、鉴定评价、入库保存的工作。据统计我国现有牧草野生种质资源有28科、184属、567种,共计3296份材料具有保护、引种和育种价值。至2002年底,全国有牧草品种近600个,其中育成品种93个,现有种质资源近10000万份。但是由于我国牧草育种工作起步较晚,广泛开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现有常用的牧草作物大多是在上世纪80年代培育的品种,优质牧草品种种子生产技术相对滞后,多数牧草品种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畜牧业的需求。
  随着草食性畜牧业的发展,牧草种植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加之目前国内的牧草良种繁育技术和栽培管理技术不够规范完善,牧草品种质量良莠混杂,致使良种繁育工作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产量和品质下降。同时由于现有的牧草良种繁育技术是在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研究而成,仅适于该地区的牧草种子生产,对其他地区不具备推广的普遍性。这种情况严重制约着我国牧草新品种的培育以及饲草产业的发展。因此研究出适用于不同生态环境下的牧草种子生产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更充分地发挥牧草品种的种子生产潜力,进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2牧草产业的配套机械现状
  目前中国草地退化问题日趋严重,在大力推广优良牧草品种建立高产草场的同时,应当着重关注牧草生产机械化的高作业精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在国外牧草机械有百年的发展历史,已经是从单纯畜力转为拖拉机动力,从单项作业机具到联合作业机具的大发展时期。然而在我国牧草种子加工机械的产业化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牧草生产机械化技术相比,我国的牧草生产机械化面临的问题仍有许多,例如机械设备型号单一配套性差,牧民使用选择性较小等。牧草种植环节对机械化技术作业要求很高,大部分牧草种子颗粒又很细小,而且破土能力较差,能够高精细操作的成熟播种机械比较少。并且部分牧草属于多年生种类,松土、中途耕作和施肥作业次数较多,目前的机械状况很难满足。此外,由于牧草刚收获时其水分含量较高,为了防止腐烂,割收后必须及时翻晒,保证收割及收割后的处理工作及时、高效地完成才能够储存运输,而就我国目前牧草收获机械化配套水平是达不到该要求的。虽然近年来国内已有一些企业在研制牧草种子加工机械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在理论技术和制造工艺等方面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此外由于整体技术水平和开发能力有限,缺乏对引进技术的充分消化和二次开发创新能力,这也严重制约着牧草产业配套机械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