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朋辈心理咨询模式探新


  摘 要:文章从国内近几年朋辈心理咨询的研究文献出发,以浙江大学朋辈会心团体项目为例,试图推进大学生朋辈心理咨询工作的模式创新。在人本主义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指引下,发挥高校自身优势资源,发展以构建心理互助团体为主要方式的朋辈心理咨询运行模式,能够促进参与者自我成长,提高自身优势资源,并且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朋辈;心理咨询;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1-0088-02
  一、朋辈心理咨询的内涵
  苏珊(Sussan,1973)认为,朋辈心理咨询(peer counseling)是指受训和督导过的学生向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尽量少或者不给建议,提供倾听、支持及其他帮助的过程[1]。格雷和霆多尔(Gray & Tindall,1978)定义“朋辈咨询”为“非专业工作者作为帮助所采取的人际间的帮助行为”[2]。马歇尔夫(Mamarc-
  hev,1981)对其定义是“非专业心理工作者经过选拔、培训和督导向寻求帮助的年龄相当的受助者,提供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人际帮助的过程”[3]。
  我国学者普遍将其定义为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其目的是使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有效调控行为,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增进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发挥潜能。
  二、朋辈心理咨询工作模式的新趋向
  近几年,对朋辈心理咨询工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深化工作理念
  李萍等从社会学领域的“差异性交往”理论视角,来解析朋辈心理咨询的合理性[4]。钟向阳等就大学生对朋辈心理咨询的认识进行了调查[5],结果发现大学生普遍认为朋辈心理咨询具有自身的优势,能够收到积极辅导效果。朋辈咨询要采取主动为主的咨询方式,需要发展面谈为主的多元化辅导形式。
  (二)强化培训模式
  宁盛卫等针对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建立的具体实施程序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探索[6],主要以团体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钟向阳等探索建立朋辈心理咨询员的人本主义培训模式[7]。吴素梅等运用测验及访谈方法[8],进行为期8周的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刘燕则对朋辈咨询员的选拔、培训、督导及自我成长等培训环节[9],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三)细化培养方案
  徐仁成等强调朋辈心理咨询员培训的过程不仅是学员理论与技术的专业成长过程[10],也是其个人成长的过程。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指导下设计了详尽的培养方案。
  由此可以看出,朋辈心理咨询主要基于人本主义与积极心理学理念,当前我国各高校正在发挥自身优势资源,探索校本化的朋辈心理咨询发展模式。朋辈心理咨询工作的内涵正在从传统的危机预防等,向着共同成长、提升积极品质的方向转变。鉴于以上经验,笔者拟以浙江大学朋辈会心团体为例,探索朋辈心理咨询的新模式。
  三、会心团体对朋辈心理咨询工作的启示
  会心团体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为中心”理念在团体咨询中应用的体现。“以人为中心”理论强调:1.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个体的发展动机可以驱动其通过自我意识和自我引导引起态度和行为的改变。2.人拥有
  “有机体评价过程”,即“机体智慧”,个体在与现实情景互动的过程中,根据有机体产生的满足感来评价是否趋近或回避,而非外部标准,这个评价与实现倾向是一致的,即有利于有机体发展的才会被真正接受。3.人是可以信任的。人是理性、自立和自我负责的,有积极的自我发展趋向。人有能力发展自己的心理问题,并寻求改变,保持心理健康。
  在朋辈心理咨询工作中,以人为中心理念给我们的启示有:1.大学生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发展是其自我实现的必然趋向和基本需要;2.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是趋向于理性、自立和自我负责的,而利他的心理共性也会促使大学生在自我发展的同时,有关怀他人的意愿;3.在与同龄人的互动过程中,外部的评价标准作用会降低,有机体会寻求更利于自我实现的互动方式,朋辈关系成为大学生重要的支持系统;4.在朋辈互动关系中,大学生会积极寻求解决自身困扰的表达方式,也容易获得共鸣和理解,形成一体感,具有极强的行动力和创造性;5.信任学生,相信并鼓励其自我探索和发展可以更促进其自我独立和实现。
  四、朋辈会心团体的特点与运作模式
  朋辈会心团体符合以上需要,它的特点有:1.充分的自主交流,团体带领者和成员互为朋辈,带领者为接受培训和督导的大学生;2.私密和安全,小组开展活动都集中于每周基本固定的时间段、完全隐蔽的空间内,不受外界干扰,环境本身有助于信任感的建立;3.带领者负责创设体验式的环节,并组织成员参与分享;4.团体后期,成员可以在每次活动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创意,形成共同推动团体价值最大化的行动。
  朋辈会心团体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直接管理的朋辈互助团体,由学生心理社团承办。友谊性和发展性是它的本质。在团体内部,成员可以发挥自己所长来设计符合团体需要的团体活动形式。团体之外,成员之间也保持彼此的关注。
  (一)团体带领者选拔
  最初的团体带领者是以会心团体的形式成长起来的。选拔过程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进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和MMPI,以便排除有严重精神疾病或者不适合通过团体方式助人自助的学生;其次,视频和面谈,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其人际敏感度和共情能力,通过面谈了解其沟通能力以及是否有助人经历等;最后,在筛选出心理化程度较高的学生之后,进行入组面谈环节,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澄清意愿,更加深入地了解团体的性质和团体中可能遇到的状况。
  (二)团体带领者培训和考核
  团体带领者通过带领朋辈团体,营造成长性的团体氛围,建立支持性的人际关系,来进行朋辈心理咨询工作。属于朋辈心理咨询中多对多的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