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在信息网络时代的传播


  摘要:笔者针对信息网络时代广告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传播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广告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在信息网络时代传播的基本原则,希望有助于其在信息网络时代的传播。
  关键词:广告视觉传达设计 信息网络时代 传播原则
  一、信息网络时代对广告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传播的影响
  (一)信息网络时代飞快的传播速度有利于广告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及时更新
  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使手机和电脑得到普及,信息传播和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网络媒体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形式来呈现和传递信息,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广泛的传播。由此可见,网络时代信息飞快的传播速度有利于广告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的及时更新。
  (二)直通化的信息传播有利于广告视觉传达设计艺术适应市场的需求
  信息网络时代实现了商家与客户之间的直通化,商家可以与客户直接进行沟通以得到客户的反馈信息。还有一部分商家利用网络的电子商务功能销售产品,商家的市场控制力得到明显的提高。在这样的形势下,广告是商家开拓市场、树立品牌形象、促销产品的重要方式,在商家和消费者之间有着媒介的重要作用,商家可以通过广告将商品向消费者进行直接宣传,这就对广告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网络时代,直通化的信息传播有利于广告视觉传达设计艺术适应市场的需求。[1]
  二、广告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在信息网络时代传播的基本原则
  (一)美观性原则
  从消费者的审美角度来看,广告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在信息网络时代传播应该坚持美观的基本原则。视觉传达艺术是一种“瞬间的艺术”。一条设计良好的广告一定是让人们看过一次之后便可以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要求广告设计者从消费者的审美角度来进行设计。在广告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中,广告设计者应全面了解广告内部文字涵义,运用透射、夸张等形式,将较为抽象的文字以图画的形式进行呈现,并且应该优化广告的构图设计,充分展现广告的无声之美,运用色彩的渲染呈现出广告的动感之美。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广告的美观性,同时还有有利于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宣传欲望。
  (二)人性化原则
  广告在信息网络时代传播的目的就是促使消费者能够愉悦地接受广告,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则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在信息网络时代,视觉传达设计艺术是目前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之一,并且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广告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在信息网络时代的传播应该坚持人性化的基本原则,广告设计者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对不同的消费人群进行了解,根据不同消费人群的审美需求进行设计。广告设计者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消费者的各方面需求放在广告设计的首要位置,全方位、多角度地关注消费者的意见与建议,以此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廣告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另外,广告设计者应该深入分析和探究广告的创意以及形象展现,在设计的过程中将人性化因素巧妙地融入其中,以此有效地引起人们心灵与情感上的回味,加深人们的印象,将广告设计成具有生命力和人情味的视觉传达艺术。
  (三)创新性原则
  广告视觉传达设计艺术是一种需要不断创新的艺术,因此,广告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在信息网络时代的传播应该坚持创新性的基本原则。创新是广告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的灵魂所在,因此,广告设计者要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创新也是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在广告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中,广告设计者应积极运用创新思维勇于超越,积极更新传统的广告设计模式,大胆进行突破,将自己的独特思想融入到广告视觉传达艺术的设计中,赋予广告个性化的风格,充分展现广告的独特魅力。在这一过程中,广告设计者在选择色彩时,必须选择贴近广告主题,能够增强广告感染力、表现力的色彩。同时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广告视觉传达设计艺术进行有机的结合,以此更好地传播广告视觉传达设计艺术。
  (四)综合性原则
  广告视觉传达设计艺术是一项综合性的艺术。广告设计者要充分发散思维,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去实现广告设计的最终目的。[3]信息网络时代,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将传统单一的、相分离的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信息传播方式进行综合性处理,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然后呈现出来。由此可见,广告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在信息网络时代的传播应该坚持综合性基本原则,以此提升广告设计的水平以及广告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不仅给广告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其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广告设计者应该不断地进行创新,以此促进广告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姣玥.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网络时代广告策略的制定[J].中国传媒科技,2014(12).
  [2]张晓婷.网络时代的影视广告传播与设计制作新理念[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
  (作者简介:宋天元,男,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