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出行链的城市交通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摘 要:通过分析基于乘客出行链的交通出行行为,为体现城市交通系统性及“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可用性、便捷性、经济性、安全性以及舒适性五个角度出发,建立了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关键词:出行链;交通出行行为;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评价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8.208
  0 引言
  国内外专家学者针对城市交通服务质量评估问题相关研究已有一定基础。Alan从网络覆盖水平及可接近程度对城市公交网络进行了界定[1]。David基于服务特性构建了城市公交服务质量评价模型[2]。王炜认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评价分为面向使用者的交通网络技术评价,面向管理者的经济效益评价及面向政府的社会环境效益评价[3]。李春清等提出涵盖换乘高效性指标的城市公交服务水平评价体系[4]。
  以上研究主要是从政府管理、企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角度评估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缺较少涉及交通系统的主要服务对象——乘客角度。同时在评价过程中,一般是将各类交通方式单独进行评价,未曾考虑到各类公共交通方式间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分析乘客出行链的基本特征,尝试构建能够体现乘客服务质量的城市道路交通拥堵评价体系,旨在为道路运输管理部门提供一定参考。
  1 出行链概念
  出行链是指具有一项或者多项出行目的的人,在某个时间段内根据出行目的排列出的往返行程,该行程中含有大量的空间、时间、活动类型及出行方式等信息。不同于传统的交通需求预测,出行链将出行行为个体作为为研究对象,以个人活动链为基础研究单元,从而能够准确描述出行者全天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活动产生顺序,最终达到更精确预测出行行为的效果。
  由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快速发展与出行需求的不断增加,出行个体的活动空间范围也逐渐扩大与复杂。其中一个较为直观的体现是,某个出行个体从减少出行成本的角度出发,往往会根据个人或家庭的单位时间内所有的出行需求以出行链为单位进行综合考虑。这样会使得出行个体在达到出行目的的条件下,大大减少出行次数,从而降低出行成本。因此,将多个出行活动进行合理的综合集成,是减少出行成本的有效手段,这种基于出行链的出行方法与出行个体的具体行为更加接近。
  2 评价体系构建
  基于出行链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从可用性、便捷性、经济型、安全性、舒适性五个方面入手,同时充分考虑不同公共交通方式间的换乘,以满足旅客的多样化出行需求。下文将分别对这五个方面详细分析。
  (1)可用性。对于出行者而言,公共交通系统停靠站点是否靠近其出发目的地、公共交通是否符合出行时间需求以及公共交通运力是否满足运量需求等方面,体现了公共交通的能够成为出行的可选择方式,也是乘客是否最终选择公交出行的决定因素。可用性主要体现在公共交通线网密度、公共交通站点覆盖率、公共交通出行信息服务覆盖率以及公共交通万人客位数等指标。
  (2)便捷性。便捷性是指公共交通为乘车提供的乘车方便性,对于乘客而言,能够较少进出站走行时间及候车时间,较少乘车手续及换乘行为等,均会对乘客出行链提供方便性。便捷性主要体现在乘客出行平均时耗、乘客平均换乘系数、公交平均运行速度、公交卡使用率以及公交首末站准点率等指标。
  (3)经济性。经济性是指乘客对于公共交通票价的接受程度,乘客在进行出行活动链过程中,首要考虑的还是出行方式的经济性。同时,由于政府对于公共交通企业存在有补贴机制,这也是公共交通票价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经济性主要体现在公交票价满意程度和公交财政补贴机制两个指标。
  (4)安全性。安全性是指公共交通是否能將乘客平安的有出发地运送至目的地,这也是公共交通的最基本要求。安全性主要体现在安全行驶间隔里程和事故死伤比率两个指标。
  (5)舒适性。舒适性是指公共交通提供给乘客的乘车环境,良好乘车环境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乘车过程中的疲劳。舒适性主要体现在高峰小时满载率和运营服务满意度两个指标。
  遵循系统综合评价的层次性原则、实用性原则以及可操作性原则,构建基于乘客出行链角度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
  3 结束语
  在分析乘客出行链行为特性的基础上,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可用性、便捷性、经济性、安全性以及舒适性等五个方面出发,并充分考虑考虑不同类别公共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建立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以及新的评价指标,旨在为城市交通状况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Alan T,Murray R,Davis R.J.etal.Public transportation acces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1998,3(05):319-328.
  [2]David A,Hensher,Peter Stopher etal.Philip Bullock Service Quality: Developing a service quality index in the provision of commercial bus contract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2003(06):499-517.
  [3]王炜,杨新苗,陈学武.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方法与管理技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4]李春清,宋瑞,韩洋.城市公交服务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8(09):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