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制约瓶颈承接产业转移


  摘 要:本文在调查研究基础上,从共性、个性的视角剖析了宣城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制约瓶颈;从解放思想、成本要素、人才积聚、优化环境、抢抓机遇、基础设施、创新模式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破解制约宣城承接产业转移体制机制瓶颈。
  关键词:承接产业转移 示范区 瓶颈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国家及时出台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宣城作为《规划》中一翼,国家赋予先行先试权,且与苏浙沪6个县直接接壤,具有独得的区位优势、丰富的矿产、璀璨的旅游、廉价的劳动力、荒坡土地等不可多得的资源,这为宣城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如何破解体制机制瓶颈、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协调利益分配格局等深层次矛盾?是事关宣城示范区能否成为先起飞的一翼。
  一、制约宣城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瓶颈
  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宣城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具有一些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然而其发展速度、规模、质量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受体制机制的制约,以及内外因素的影响,宣城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
  从共性看:
  1、不合理的政绩考核体制激励政府成为影响产业转移的特殊因素。政绩的高低决定着地方政府官员的升迁,而在目前的政绩考核体系中,经济增长速度是最重要的考核指标。地方政府在掌握了土地、矿产等关键资源的情况下,必然会倾向于支持更多资本投入、更多使用土地、矿产等资源,并能在短期内迅速提高GDP的增长。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各地所出现的大量重复建设及由此产生的资源浪费也就成了必然现象。由此可知,不合理的政绩考核体制不仅激励政府成为影响产业转移的特殊因素,而且也是导致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各地长期存在的原因之一。
  2、区域性竞争更加激烈。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为保增长,东部地区各级政府积极采取降低收费、对企业进行补贴等措施,要求企业暂缓实施产业转移,或吸引企业重新回流,以稳定本地经济。中西部地区为保增长,更加迫切需要外来投资,不断出台新措施,吸引投资,产业转移的竞争更加激烈。
  3、行政区划下的制度壁垒矛盾难以打破。由于我国经济区域和行政区域的非一致性,以及行政隶属关系复杂,缺乏全局性的政策规划,地方政府利用行政权力筑起名目繁多的制度障碍,在市场准入、质量技术标准、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不同程度存在地方保护的倾向。宣城利用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积极打造“泛长三角”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但在运作过程中双方市场开拓与市场准入之间的矛盾极大地限制了发展,优势产业难以“融入”。
  4、地方利益协调机制的矛盾难以完善。财税分灶吃饭造就了极力维护地方利益的行政区经济独立王国,经济合作中始终带有强烈的地方利益色彩,缺乏全局观念和协调利益行为的机制。主体功能区定位始终处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水区”,触及各自利益的协调难度增大。利益冲突和利益补偿机制缺失,导致各县市区工业园区和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合作“貌合神离”,产业空间布局难以统筹协调,各县市区之间的竞争加剧了产业同构;破坏了正常合理的区域分工,导致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不断降低和全社会整体经济效益下降。
  从个性看:
  1、承接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宣城自2000撤地建市以来,各县市区急需发展经济,大力招商引资,不管什么性质的企业“拈到篮子就是菜”。引进项目中小化工、小建材项目较多。目前广德、郎溪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纷纷采取措施关停并转。外来投资主要集中在见效快、风险低的工业领域,农业投资偏低。服务业投资又主要集中在暴利行业的房地产。城市公用事业、教育卫生、金融、社会中介、物流等服务行业尤其是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明显不足。
  2、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一是土地刚性制约明显。自2005年以来,宣城每年用地3万亩左右,而省下达指标每年3000亩左右,远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二是中小企业融资难仍很突出。宣城市金融机构少,体系不健全,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不足。中小企业为主是宣城的基本市情,由于中小企业可抵押物不足,加之银行风险防范和责任追究力度大,全社会贷款总额增长掩盖了工业投放不足,大项目大企业贷款增长掩盖了中小企业贷款难。三是结构性用工难困扰企业。宣城市每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口1.6万人,新增农村就业人口1.5万人,但多为简单的粗杂工,缺乏熟练技术工人。现有的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职业培训有待加强。
  3、产业整体实力仍然较弱。一是企业规模小。尤其是缺乏带动力强的“巨人”企业。二是产业结构层次低。资源加工企业多,装备制造业少,抗风险能力弱,特别是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方面,缺乏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三是产业链短。初级产品多,终端产品少,配套企业不全,集聚力不够,附加值较低。四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市本级经济实力不强。部分地区后继重大工业项目建设跟进不足,导致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不多,发展缺乏后劲。
  4、才短缺与人才难以引进矛盾突破。宣城是一个欠发达地区,人才短缺一直困扰宣城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全市8个开发区现有工作人员(含聘用人员)387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110人,平均每个开发区本科学历人才不到14人,博士生几乎没有。各开发区普遍存在熟练产业工人短缺现象,有的企业不得不到阜阳等外地招工。虽然目前宣城拥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30所,在校学生5000多人,宣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6000多人,但专业设置与招商引资企业所需熟练工人相脱节,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虽然企事业单位积极招聘人才,但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即使已经招聘的人才也难以留住。一些人才因无法解决编制、生活待遇、子女入学、医疗社保等深层次问题。不得不跳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经济发展。
  二、破解瓶颈制约承接产业转移
  宣城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关系宣城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然而,由于体制机制、历史与现实等深层次矛盾严重制约宣城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进一步破解影响宣城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深层次矛盾,笔者通过大量调查和走访,结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提出如下不成熟的建议:
  (一)开展人才培养与人才交流
  1、要大力发展教育,再造人力资源优势。整合培训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创办职业技术学校,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实施“党政领导干部培养工程”、“企业家培养工程”、“优秀中青年专家培养工程”、“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培养工程”等,不断优化提升人才结构。重点建成8—10所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其中4—5所国家重点职高,1—2所标志性国家重点职高,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形成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高等职业教育为龙头,职教中心(重点职高)为支撑的现代职教体系,满足承接产业转移对技能型、实用性人才的需求。改变职业教育培训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建立弹性学习制度,促进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加大高技能紧缺人才的培养力度,发展特殊专业和技能培训,根据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为促进宣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储备实用技能型人才。增加职业教育投入,重点支持面向农村学生的中等职业学校,加快发展农村的职业技术和农村成人教育,扩大职业教育面向农村的招生规模。支持设立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帮扶组织,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教,完善贫困家庭学生助学体系。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制定实施农村实用型人才培养计划,逐步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能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构建现代终身技能教育培训体系,加速劳动者科学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普及与提高,培育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技工人才,为宣城市工业经济发展赢得真实而长远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