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与学习服务环境构建

郭红霞,魏含玉

(周口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应用,“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渗透不断深入,带来了教育生态系统的深刻变革,也驱动教育信息化由1.0时代跃升至2.0时代。“教育信息化2.0的核心目标是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构建信息时代的教育新生态”[1]。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目标的实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特别是实现由“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由“知识为本”向“素养为本”转变,都离不开基于“互联网+”的学习方式变革和稳定的信息化环境支撑。基于“互联网+”教育影响之思和新时代发展大学生核心素养之需,研究以实证调研的方式展开对大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旨在分析新生代大学生群体学习方式的基本状态,对“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学习服务环境的构建提出可行性参考建议。

“互联网+”的核心要义是融合创新,而学习方式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知识和技能时所用的途径、形式和手段”[2]。“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是真正的“数字土著”,他们在数字科技的熏陶下生活,在网络媒介的浸润下成长,在智能设备的环绕中发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交融,“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在丰富技术环境下能够以更加多元、开放、个性的方式学习,大学生学习方式将表现出更强的主动性、独特性、体验性,构建由传统课堂学习、在线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等多方式构成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学习体系成为大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与发展的新取向,“互联网+”是推动大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根本性力量。研究主要从三个维度阐释和把握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基本内涵:一是学习媒介,即大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知识载体和工具,获取学习资源的基本方式,学习资源的呈现形态、学习支持的沟通机制及环境等;
二是学习组织,即大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角色定位、实施途径、学习协同,学习成果的反馈、认证、评价等保障措施;
三是学习行为,即大学生的学习的心理行为,学习采用的方法、手段和行为习惯等。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基本内涵。

2.1 研究设计

本研究选取河南省周口市、安阳市和洛阳市部分高校为调研区域,以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调查采用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包括纸质问卷发放和在线问卷发放,总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9份,回收率为94.8%;
其中有效问卷370份,有效回收率为92.5%。本次调研样本性别、年级、专业比例结构基本符合地方师范院校学生实际情况。问卷内容主要从学习方式的选择、学习方式运用、新学习方式诉求三个方面展开调查。

2.2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1.学习方式选择差异较大,学习形式认知不足。当下,高等教育传统学习媒介与现代学习媒介,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方式共存,在调查大学生更倾向的学习方式时,有74名学生选择了“教师主导”,84名学生选择了“自主学习”,78名学生选择了“合作学习”,另有134名学生选择了能充分交互的“混合式学习”。在对书籍阅读方式进行选择时,有272名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电子书”,剩下98名学生倾向于选择“纸质书”。调查结果表明,移动设备的便捷性使得电子书籍成为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首选。在对课外学习选择调查时,有216名学生选择了“在线课程”,135名学生选择了“报班辅导”,另有19名学生选择了“其它”,表明了优质在线课程学习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选择之一,但是还有36.5%的学生更加注重与教师的面对面交流,习惯以面对面形式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辅导。分析可知,学生对从教师处接受知识的被动学习还比较普遍,对信息技术支持的多样化学习方式的认知还不够充分,他们在选择学习方式时由于不同的知识背景、学习经验、能力倾向、学习风格、学习需求,必然存在较大差异,其学习行为、效果和学习成绩也相应有所差异。

2.学生方式偏好网络化,学习质量难以保证。在对大学生学习方式运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时,大学生都拥有个人智能手机或电脑,可以随时随地随需进行网络化学习,但他们对购物、聊天、娱乐比较在行,对于学习工具软件的使用较为欠缺,有的学生并不能较好获取网络上有价值的知识信息,甚至一些学生还不会主动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习,部分学生没有足够的自控力,很难坚持开展高质量的学习活动。相关研究表明,学生在进行网络化学习过程中,“无论学习时间长短和内容多少,学习通常比较盲目和随意”[3]。在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大学生每天都会进行网络化学习,有68.3%的学生一周内用于网络学习的时长为超过10小时,大学生网络化学习有55.6%的时间是在宿舍,40.5%的学生还有“手机依赖”。移动互联网平台为学生获取所需资源提供了便利,便利之一就是时空开放、资源共享,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学习,而不必受到过多的限制。学生可以不同程度地了解各个领域的知识和信息,从而使得学习的广度得到拓展。然而,由于大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内容过于零散,加上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致使学习效率不高,学生很难构建一个持续有效的知识体系。便利之二是智能技术能够根据学习者搜索的关键词及相关的学习内容进行分类和推送服务,然而这种便利可能成为大学生学习的阻碍。“无论是在思维还是能力上,学习者往往停留在学习的表面,尤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表面的学习可能将固化为一种学习习惯”[4]。不可否认当前高校的教与学方法发生了巨大改变,这一改变有利于学生适应与时俱进的学习方式,大部分学生网络化学习态度和体验较为端正。同时也要看到事物的两面性,大学生网络化学习也是间断的有限的,同样也会给学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如过度依赖网络容易迷航,网络依赖往往也会减弱学生的价值思维和学习能力,所以,大量实践证明,理应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合理运用网络化学习。

3.学习方式诉求多样,深度学习难以实现。学习是从表层学习到深层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的动态螺旋式发展过程,深度学习已成为新时代大学生学习的核心诉求和重要表征,也是大学生重要而紧迫的学习能力和方式。在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中,教师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素,教师、同学相互交流、互相陪伴才能使大学生在“碰撞”中取得进步,线下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是主流,教师系统化的讲授是主导,教师可以通过眼神以及肢体语言等向学生传达特定的信息,还可以通过学生的面部表情、回答语气等方面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和引导学生的深度思考。因此,在传统教育中,学校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场所,更为师生交流提供了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环境,课堂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然而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学习空间、工具、手段和资源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网络化学习在师生沟通、学习监管和互动体验等方面也面临不少困惑,有时,学习资源的获取甚至没有教师的存在,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师生之间无法及时地展开交流沟通,不仅会使问题难以解决,长此以往甚至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对于大学生而言,其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回归实践才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道路中得心应手,然而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学习,更多的是停留在表面的理论性内容,缺乏传统课堂中教师对于知识点的实践性讲解和实际操作。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具有多元化学习需求,如何高效利用新技术工具获取和管理知识,如何利用新技术工具支持教与学,实现教与学深度互济共进,是高校师生面临的现实挑战。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具有内在的优势互补特点,二者整合融合能够更加符合大学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从被动接受式的记忆为主的学习转向主动参与式的深度建构的线上线下融合式学习是“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必然选择,对于混合式学习实践课程资源、教学方式、流程设计和服务环境提出了新需求、新期待。

传统的学习方式中,互联网主要作为学习工具辅助教学[5]。“互联网+”时代价值的外在促动、新生代大学生的内在驱动、互联网新思维方式的全面引动共同促成新的学习方式系统转变[6]。“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呈现如下特点。

3.1 主客体界限模糊

互联网的发展加之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使得课程知识学习已不再局限固有的课堂模式。通过各种移动电子设备,大学生可以接触到很多专业领域的知识。传统的课堂学习需要满足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要求,需要固定的时间用于课堂教学。“互联网+教育”新形态让大学生群体可以随时随地随需展开学习。理应看到,信息技术尤其是智能新技术与教育的进一步融合越来越在教育中发挥着主体性的作用,甚至产生异化的现象。学生过于依赖网络资源,往往在其中失去自身的主动性,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学习主体逐渐与学习客体形成一种对立状态,即学习方式的异化现象,必须重视其依赖性所带来的主客体界限越来越模糊的现状。

3.2 学习时空开放性

大学学习主要以专业的正式学习为主,但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任务、学习特点、信息化环境决定了非正式学习的普遍性,非正式学习可以在他们的学习、生活、社交中随时随地发生[3]。“互联网+”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学习从课堂拓展到课下、校内拓展到校外、线下扩展到线上,大学生课堂之外的空暇时间、日常的零碎时间只要其愿意就可以进行微学习,新技术的支持使得学习空间的链接越来越多,且物理空间和网络信息空间得以贯通。在新技术支持下大学生学习的发生、学习的需求和学习资源无处不在,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加持下,大学生的学习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学生主动使用移动设备学习拓展了学习空间。

3.3 学习内容多样性

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优质学习资源和丰富的学习机会。学习者利用网络技术工具能够很便捷地获取海量的、优质的、动态的个性化的资源,在线交流为学习者提供了参与各类实践和共享信息的新平台,打破了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主的传统知识获取模式,大学生学习资源越来越多样。一方面,在移动互联网的联通背景下,大学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获取和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例如,各大高校的在线开放课程共享,无论是国内高校还是国外高校,学生都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相关知识,同时也可以按需获取社会资源服务,利用众多教育类APP开展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另一方面,“互联网+”学习资源的质量显著提升,大学生不仅可以快捷高效获取所需信息,而且可以对信息进行分类存储,不仅能学习已有的知识,也能积极参与和创造知识,通过互联网大平台将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想及时传递分享,利用智能新技术和移动应用还能有效整合学习,更加自由地建立自己的知识空间,使得个人知识管理更加便利。

3.4 学习氛围休闲化

在以往的传统认知中,学习即意味着严肃的课堂纪律、紧张的课堂氛围以及程序化的学习内容,但在“互联网+”时代,大家会倾向于更加自由、休闲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环境,“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给予了学生极大的自主性。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学习内容进度由学校和教师决定,学生更多处于被动状态,而移动互联网打破了单向信息传播模式,信息的流转可以多向互动,学生可以按需学习,学习也可做到动态适需。在传统课堂中,学生学习过程受到教师的监督,但“互联网+”时代学生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意志进行自控和调节,尤其是非正式学习、泛在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更加需要学生具备自觉意识和自控能力。“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带来极大自由空间和休闲体验感的同时,也是对学生自主性和自控力的考验。

“互联网+”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智能终端和系统引入教育,构成了功能各异的互动平台,智慧学习系统为学习方式转变提供了更加多样的信息化工具与资源,大学生学习需求和途径多样化,也进一步拓展了教育学习空间和内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互联网+”时代的核心教育理论,主张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强调通过搭建利于协作、交流和自主的意义建构的理想学习环境获得知识。加拿大学者乔治西蒙斯也在分析传统学习理论局限后提出了关联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是一种将不同专业节点或信息源连接的过程,流通是所有关联主义学习活动的目的”[7]。“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要求从传统的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要变“学生学会”为“学生会学”,要从知识与技能的获得积蓄转变为共享表达知识与技能,要谋求个性化知识与创造性知识的自我构建与生成。“互联网+”时代的学习不是简单的多种学习方式的组合,而是课堂学习、移动学习、在线学习与线下学习多种学习方式的充分融合,这些理论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服务环境模型的构建提供了针对性的理论指导。

基于“为学习服务、以学为中心、智慧学习”的理念牵引和大学生学习多样、个性、持续的新需求,通过成功应用案例设计分析,“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学习服务的核心是“交互式支持服务”“非学术性支持服务”,据此构建了“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学习服务模型,图1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学习服务模型图。

图1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服务环境模型图

“交互式支持服务”是“互联网+”时代为大学生学习平台提供学术性支持的主要形式。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的知识学习理解、应用及实践中的问题,需要和专家、教师或学伴交流互动来获得答案,在这种交互式的学习中,学生可以持续获得学习的认同感、成就感和获得感。“非学术性支持服务”是学习环境中重要的资源服务,是一种系统性的工作支持,它涵盖了知识学习之外的多任务帮助,需要有专业的人员配合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设置,学生通过“非学术性支持服务”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根据学习需要进行个人学习过程的组织与管理。社交维系是“交互式支持服务”和“非学术性支持服务”的耦合连接纽带,属于学习平台的扩展服务,实现传统教学中各类人员之间教学交往的网络化。通过社交维系服务,形成了基于虚拟平台的积极的双向情感交流和教学互动,教与学的成果被充分肯定和尊重,这种积极响应和有效循环,有利于师生关系的持续改善,有利于发挥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教与学的质量效果。

5.1 把握环境特点,动态升级服务

“互联网+”时代,学生有学习主动性、能动性以及自我调节的诉求。但是,“互联网+”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学习服务平台构建有其自身的特点,如图2所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在教育领域将会呈现出开放性、虚拟性等特点。大学生服务环境是过程性内容的集合,服务环境与学生的学习进程是共存的,随着学习方式的转变进程开始,环境中的情况和条件也不断变化,服务环境和动态的学习进程是紧密联系的。从根本上来看,大学生服务环境中包括了两项内容,物质条件有学习场所、硬件设施等,非物质条件包括了教学模式、学习氛围等。因此,移动互联网大学生服务环境的构建需要高校加强信息化智能化设施建设,依托智慧教师营造友好学习条件,利用具体的大数据技术、VR虚拟技术、智能化教学工具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教师更关注学生的学,更注重氛围营造和经验指导,教师教学方法可以与时俱进,也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信息平台进行知识的发现和建构,实现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

图2 大学生服务环境构建内容及特点

5.2 创新学习方式,搭建互动桥梁

在传统的教育学习中教师是主体,学生的学习进度基本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掌控,以教师布置的任务为基础,进而横向或是纵向的展开学习研究。这种教育模式带有极强的目的性,当网络化学习时代来临时,在缺乏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下,有的学生由于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很可能在学习中举步维艰。因此,在移动互联网学习环境下,要实现线上线下教育结合,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效学习,可以使得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打破传统僵化学习模式的桎梏,同时也不会因为失去目标的引导而变得消极懈怠。为此,在构建大学生学习服务环境工具和资源时,要着力实现线上线下学习的融合互补,使互联网真正成为联接教师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桥梁,结合技术促进的优势,不断丰富互联网学习环境下大学生的自主、互动、协作、体验、生成性的学习方式。

5.3 了解学生需求,强化角色定位

一方面,构建“互联网+”时代学习服务环境的关键在于挖掘大学生的基本需求。仅仅调动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不能够从学习方式层面促使其开展真正的学习,而是要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具有选择性。选择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在有选择的时候,学生才能全神贯注,专心致志。为使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中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信息科技公司研发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基本学习需求,在学习平台建设中,应根据学习者的个性化因素进行综合考量,研发适合学生群体特点的不同的网络教育产品,以增加网络平台的真实性和粘合性,促进空间中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另一方面,也应将教师这一重要角色纳入其中。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教师设计和引导,以促进虚拟空间中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个人智慧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新的技术环境在不断升级,尽管许多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使得网络教育资源日渐优化,但总体而言仍是呈现出素养水平参差不齐的状态。因此,移动互联网在对学习服务环境进行优化时,可以通过建立一个不局限于师生面对面交流的网络渠道,设计学习情境和学习指导的流程,让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友好体验和虚拟的空间中展开与他人的学习交流,多维度对问题进行探讨,以多样化的方式创造和分享问题与成果。

5.4 优化学习内容,构建绿色环境

在互联网技术与应用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各种新的技术工具可以对大学生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但这种积极影响的产生必须以优质的学习资源为载体。当前时期互联网中充斥的学习资源,数量虽然可观,但质量却堪忧。在智能设备伸手可及、网络平台无处不在的时代,学生要提升自身辨认知识资源可取度的能力,为自己选择和构建最适合自身的学习路径。网络运营商在维持网络平台正常运行时,要把好信息筛选工作,尽可能地减少广告植入,过滤不实不良信息。学校媒体要依托“互联网+”大平台推广“智慧校园”系统应用,通过技术服务和数据分析,及时解决学生学习问题。在学生自控力方面,学校、教师、家长要在日常多教育引导学生提高注意力,学生自身要自觉自律提高鉴别力和自制力,远离和抵制各种网络陷阱和诱惑。政府应在项目支持、安全监管等方面尽可能地加强,在良好框架标准内为大学生群体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绿色的互联网学习环境。

猜你喜欢 互联网+时代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中老年保健(2021年12期)2021-08-24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1期)2021-06-09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中国生殖健康(2020年6期)2020-02-01环境中国生殖健康(2019年11期)2019-01-07e时代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e时代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e时代足球周刊(2016年10期)2016-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