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学习心得收获2022年(全文完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央一号文件学习心得收获2022年(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中央一号文件学习心得收获2022年(全文完整)

 

 中央一号文件学习心得收获

 小康,对于中国人而言,是盼了很多代,奔了很多年的愿景。202X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两不愁三保障成为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指标,这其中最基础的当属不愁吃。

 不愁吃起源于小康梦的追求。最早在《诗经》民亦劳止,汽可小康中,就有无数百姓久困于穷,冀以小康,仁人志士四海为忧,思欲小康。古往今来,人们对吃都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像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吃饭一直是第一位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填饱人民的肚子是国家面临的难题。从202X年到202X年连续十七年发布中央一号文件,不断强调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在追求小康的路上,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老百姓都已迈入不愁吃的行列,在迈向车厘子自由的路上了。

 不愁吃得益于好政策的扶持。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这些不愁吃的关键因素,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而且好的政策才能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国取消了实行千年的农业税,在党的十九大上决定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些好制度都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今

 年4月,国际组织发布的《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很可能导致全球遭受严重饥饿人口数量在今年底超过2。5亿人。反观我国,国家预计今年我们的米面油、肉蛋奶、果菜鱼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和质量将进一步提升,农业农村部也明确表示中国不会发生粮食危机。新冠肺炎疫情不失为对中国农业的一次大考和检验,事实证明我们扛得住! 不愁吃得益于高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让我们逐渐从吃不饱到不愁吃再到随便吃。202X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 58.3%,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8%,农民告别了面朝黄 土背朝天历史。在面对国外质疑中国人口爆炸式的增长,未来谁养活中国人的问题上,袁隆平通过投身水稻研究给出了惊艳答案,我国水 稻的世界单产记录已经提高到每亩1149.02公斤。除了粮食,我国蔬菜产量也在飞速增长,从11000年人均蔬菜占有量的170公斤, 涨到202X年的400公斤中国已成为世界蔬菜种植和消费第一大国。此外,各种农业黑科技让我们竖起大拇指,互联网+农业的新兴产业模式也让我们足不出户享受着科技进步带来的生活红利。

 不愁吃得益于供应链的完善。随着交通运输的不断完善,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典故早已成为过去,人们一走进菜市场和超市就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吃得越来越丰盛。而且,政府健全的保障体系也确保了农产品稳定供给,国家对副产品尤其是鲜活农产品开通了专用的绿色通道,免收过

 路费。疫情期间各地也纷纷支援湖北农副产品,不仅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越性,更体现了我国粮草先行的强大供应实力。这一次,我们确实重新认识了中国人民丰富的菜篮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202X年我们保持着连续7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的战绩而在202X年,我国的绝对贫困将被全面消除。一方方不断丰盛的餐桌,不仅上演着我们的生活百味,更折射出从解决温饱到奔向小康的幸福历程!

  中央一号文件学习心得收获 ——挑起金扁担轻松过麦收 麦收时节,回乡探亲,院落空空,我讶异道没有收回麦子么?

 我还准备好力气帮忙晒麦子。母亲备好饭菜,笑呵呵迎接我,说道,今年麦收格外轻松,前面收割机割麦子,后面跟着播种机种玉米,收割好的麦子直接拉走卖给面粉厂,价钱也不低,省的拉回家。我心中惊喜,这不就是总书记的陕北老乡说的,挑着金扁担干农活么? 以前麦收时节是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时候,忙得都要带饭去地里吃。现在,仅用一天时间便收完麦子、播种好玉米。几十年来,农业现代化不断发展,金扁担持续发力,深刻地影响着农家人的麦收。

 六十年前,我们还不种小麦。我家在河北农村,六十年前,母 亲还是孩子,她说,那时候村里很穷,农民根本吃不饱饭,整天饿得肚子咕咕叫。那时候还是农村生产合作社制度,村中劳力要集中到公社再分配到田间劳动、挣工分。当时因为小麦受病虫害影响较重以及农用井、化肥等农用设施不完善,小麦基本没有产量,所以集体地里不种小麦,种的大部分是红薯,因为红薯产量高。当时的谚语是,红薯面、红薯馍,离开红薯不能活,农民平时根本吃不上白

 面,过年过节吃饺子,基本上是奢侈中的奢侈。当时温饱都成问题,金扁担更无从谈起。

 四十年前,我们用镰刀收割小麦。四十年前,改革开放,农村 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并且农业生产在探索中不断进步,小麦也开始在家乡大面积种植,只是当时农业机械化发展还比较落后,麦收时节,农民必须拿起镰刀去收割。我没有用镰刀割过小麦,据我母亲回忆,那是种痛苦的记忆,那滋味无法形容。天热无风、汗流浃背,麦芒的刺时刻挑衅你,扎得浑身疼痒,割上一会儿背疼腰酸,一天下来嘴里鼻孔都是黑黑的,全是土。更重要的是还要抢收,白天顶着烈日收, 晚上也要收,饭都是带到地里去吃。母亲说,有一年,赶上雨水多, 实在抢收不回,麦子在地里都发霉长芽了。麦子收割回来还要用机器打麦子、晒麦子,之后还要去公社排队交公粮,一步步下来,麦收时节真的是最累人的时候,农民承受的是繁重的劳作,肩上扛的是沉重的扁担。

 新世纪后,惠农政策不断影响麦收。新世纪后,国家三农政策实现重大转变,实行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方略。202X年开始,中央连续印发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逐步建立健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初见成效。最 振奋和鼓舞人心的是,202X年开始,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农民不 用

 交公粮,曾经扬鞭催马送粮忙的场景不复存在。麦收时节,农民怀着愉快的心情收割、打麦、晾晒,金灿灿的小麦全部入了自家粮库,肩上的扁担轻松起来。

 现在,麦收时节轻松应对。随着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农业机械化越来越明显,麦收时节收割机成了主要角色,隆隆的机器昼夜不停,麦收效率大大提高,一个村庄,一两天就可以收割完毕。让人更加振奋的是,农业机械在向一体化、系统化发展,收割机、拉麦机、播种机团队作业,有的地方播种后灌溉、打药也是无人机参与,这样的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农民的迫切需要。麦收时节的忙碌、劳累都成了过去式。母亲不断重复着现在麦收多么轻松,她对这样的发展也是兴奋不已。我说,你这是挑着金扁担过麦收,能不轻松么? 几十年来,我国农业不断发展,农民从饿肚子到吃饱饭,从吃细粮到常有肉,金扁担发挥着重要作用,让农民生活更上一个台阶。从产业兴到农村兴,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金扁担还有更远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