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医学院校卓越医生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摘要:在分析当前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潍坊医学院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的建设与改革,提出了基于卓越医生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思路,由此提出了融素质、知识、能力为一体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临床医学;卓越医生;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209-02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卫生部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加快推进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重大举措。潍坊医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的五年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获批成为全国第一批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我校也成为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试点高校。我校是山东省属医学类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具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是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结合我校学生在全国第二、三届临床技能大赛中获奖情况和学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的建设,探索出适合卓越医生培养的课程体系。

一、临床医学专业现有课程体系分析

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之间分工与配合,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包含课程设置、课程计划、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方法等因素。课程体系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人才质量,经查阅全国近50所地方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目前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多采用原苏联模式,支撑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主要沿用苏联的“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课程结构,必修课总学分都比较高,明显高于其他专业,选修课学分所占比例较低;实验实践学分较少,与理论课的比例大都达不到1:1;由于地方医学院校学科结构相对单一,公共选修课特别是以人文学科为主导的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教育课程较少,缺乏医学生医德素养培养课程。在我校2007年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分为通修课、专业主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和实践的教学五部分,通修课63.5学分,专业主修课80.5学分,专业选修课38学分,公共选修课共37门,要求学生修完15学分,实践教学70学分。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为1:0.4,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为1∶0.9。现有课程体系在执行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包括侧重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行为,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侧重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课程的讲授,弱化了医学生医德素养、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课程;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学科壁垒深厚,缺乏课程内容的有效整合;后期临床实践教学环节医教分离严重等。

二、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加强基础医学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合理设置必修课,开设更多的选修课,改革必修课程教学内容及授课重点,逐步从课程教学大纲向课程标准转变,从侧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到侧重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培养转变。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原有学科间的壁垒,加强课程间的交叉融合,减少课程间的重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变课程实验为实验课程,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三、基于卓越医生教育的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

根据2001年6月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发布的《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和2008年9月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发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我校卓越医生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卫生服务需求,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终生学习能力和进一步深造的潜能,并能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的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根据培养目标,针对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我校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体系改革。

1.课程结构。课程结构由原来的“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结构改为“平台+模块”结构。国际上世界卫生组织WHO和WFME联合声明建立全球医学院校注册制度,没有经过认证的学校不能注册,该校的毕业生不被国际社会承认。国内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发文要求各高等医学院校在2023年前必须接受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此,我们打破原有三段式课程结构,构建了通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两大平台,在两大课程平台的基础上新设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自然科学课程、行为科学与伦理学课程、生物医学课程、公共卫生课程、临床医学课程6个模块。模块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和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要求,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卓越医生奠定基础。

2.课程计划。课程计划必须体现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注重素质和发展个性的原则,根据教育部规定的临床医学专业核心课程,合理减少必修课学分,增加选修课学分。减少医用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医用化学等课程内容与其他课程的重复,适量减少其必修课程的学分,大学英语课程减少理论授课学分,增加实验课程学分。经过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学分比提高到1:0.5。坚持医德人文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为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首次将课外素质教育学分以选修课的形式纳入到课程体系中,科学制定《潍坊医学院课外学分管理办法》,要求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至少修满4学分的素质教育学分。积极建设通修课平台和公共选修课平台,努力破解地方医学院校学科相对单一,无法开设高水平素质教育课程的难题,投入96万元,新增30门由全国名校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诺贝尔奖获得者、学界泰斗等全程课堂实录的通识教育网络选修课程,涵盖自然科学与技术、社会与文化、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自我与人生、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等5大模块。新增通识教育网络课程拓展了学生的选课范围,促进了学生知识结构的改善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鼓励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对学生进行不间断的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并与临床见习和实习衔接。每学期假期鼓励学生到医疗机构参加社会实践,使技能训练更容易找到实践中的结合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课程教学内容。在全学程中贯彻落实《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关注学生沟通与协作意识的养成。在整个教学期间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实施科学方法及循证医学原理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科学思维和终身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根据现代医学发展需要和培养目标,结合专业认证要求,要求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核心课程制定出相应课程标准,整合精练教学内容。逐步带动全部课程制定相应课程标准。

4.课程教学方法与评价标准。改革教学方法,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交互式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如PBL、CPC、床旁教学、小组讨论等,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在奠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大力推进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整合相关学科实验内容,变课程实验为实验课程,增设形态学实验、机能学实验、临床技能学等实验课程,以启迪学生创新思维与培养能力为原则,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建立开放创新实验室,让学生从基础学习阶段即开始接受科研训练,鼓励学生自己选择科研课题,在教师指导下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带有创新性的科研实验。课程评价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考核方式。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测验、实验报告、观察记录、查阅实习手册等形式,终结性评价以理论课程笔试考核为主,实验、实践内容采取操作、口试等多种形式辅助课程考核。加大形成性评价的力度,形成性评价占考试比例的10%~15%,并逐渐增加至30%~50%,加强课堂提问、PBL表现、课外作业、读书报告或小测验等在评价中的作用,形成多元化的教学全过程评价方式;建立计算机自测评价系统,从以教师评价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求每个章节授课或自学后,学生必须达到各课程自测系统设置的要求,符合要求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学习;自测评价将作为形成性评价的重要考核指标。减少每门课程结束考试所占的比例,同时在命题中引入典型案例,加大对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综合考试:为全面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价其对知识融会贯通的程度,设立综合考试。由学校统一组织命题、考试。基础学习阶段结束时,进行基础医学理论与技能综合考试;临床实习前进行临床理论和技能综合考试;临床实习结束后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和毕业综合考试。临床技能考核以OSCE(Objective Structure Clinical Examination)形式进行,全面评价学生临床技能、临床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与人文关爱等方面的表现。

基于卓越医生培养计划的五年制临床医学课程体系改革后对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学生走出学校后适应社会的需求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