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解析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立足基本国情所开创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以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的发展道路。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是一条借鉴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是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面对全球化浪潮而开辟的一条和平发展之道路。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解析

[作者简介]朱宗友,阜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安徽阜阳236041;胡鹤玖,阜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教授,阜阳师范学院纪委书记,安徽 阜阳 236041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09)12-0009-05

实现国家现代化,一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愿望在旧中国没能实现。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航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找到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呢?对此,十七大报告给予了一个经典的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根据十七大的这个界定,借鉴理论界已有研究成果,我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立足基本国情所开创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尽管当今世界各国的发展道路各种各样,但就根本性质来看,只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中国属于前者。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规定。离开了这一规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性质就会发生质变。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保证。她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者,也是这条道路向前发展的领导者。党的领导既能够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又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这已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所证实并将继续得到证实。因此,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在党的领导下,经过不懈地奋斗,逐步探索出来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的正确抉择。马克思曾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众所周知,我国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我们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这种条件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尽管在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二十几年间,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比较落后的状况。总的来说,就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断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这一进程中逐步探索出来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立足基本国情所开创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种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既不是资本主义,又区别于传统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彰显了中国特色。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的发展道路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要体现其优越于资本主义,归根结底还是表现在它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因此,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要“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在我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的首要的任务。毛泽东曾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的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得到满足。”他还多次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强调,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大力发展生产力,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的发展道路。正如邓小平所说的那样:“我们搞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手段,目的是为了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在他看来,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不过,邓小平的这一正确认识来之不易,来自于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如何让人民群众从“一穷二白”的现状中解脱出来,过上共同富裕的生活,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思考的主要问题之一。然而,由于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将共同富裕理解为同时富裕、同等程度的富裕,以至于当时在分配领域出现“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现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这样做只能导致共同贫穷。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全新思想和主张。在他看来,共同

富裕不可能是同时富裕、同等程度的富裕。为此,他提出了“先富一后富一共富”的非均衡发展思想,就是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波浪式前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后来又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构想。邓小平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并提出了沿海地区全力帮助内地解决发展差距的时间表:“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邓小平设计的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使共同富裕由抽象的理想层面进入到具体的可操作层面,使共同富裕在“左”的共同贫穷的局面中找到了突破口,它为我们找到了一条“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20世纪末,我国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小康”。党中央及时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这一旨在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以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因为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条件。江泽民指出:“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从现在起,这要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和总要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就进一步丰富了共同富裕的内涵,明确了共同富裕的目标方向。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重大战略思想的贯彻和实施,旨在推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是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的的发展道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借鉴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

长期以来,我们在对待资本主义问题上,往往只看到或更多看到的是社会主义同它对立和斗争的一面,而很少看到社会主义同它还有学习、借鉴、合作和利用的一面。只看到前一面,而看不到后一面,就陷入了认识上的片面性。这种片面性认识产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

大家知道,马克思、恩格斯是在深刻揭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基本矛盾的基础上,提出资本主义必将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科学论断的。然而,现实社会主义并不是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之上的,而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发展不足甚至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的基础之上的。所以,现实社会主义和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相比,都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在这种背景下,尤其是在资本主义制度还将长期存在,社会主义制度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背景下,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学习借鉴资本主义以发展自己就成了一个非常明智的抉择。正如有学者所强调的:“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落后国家不利用资本主义是错误的,那是一条死路,会扼杀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印证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较早认识到这一点的是列宁。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失败的情况下,列宁领导党很快转到实施新经济政策,在这一过程中列宁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利用资本主义。他说:“没有建筑在最新科学上的大资本主义技术,没有一个使千百万人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中最严格遵守统一标准的有计划的国家组织,社会主义就无从设想。”

毛泽东也曾认识到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意义,强调要“广泛发展资本主义”。在他看来,如果没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但是,毛泽东关于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思想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而没能很好地贯彻下去。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并进行贯彻的是邓小平。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可见,邓小平所说的吸收借鉴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指物质文明,还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继续坚持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战略思想。江泽民指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只有在继承和利用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创造出来的全部社会生产力和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新的实际进行新的创造,才能顺利建设成功。”总体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资本主义不断认识并吸收了其合理因素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我们学习借鉴资本主义一个非常重大的成果,就是把市场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资源配置的一种基本方式和手段。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显著标志。然而,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人们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是决不能相容的。普遍认为,市场经济同私有制紧密相连,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否则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说,不论是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还是改革开放前的中国,都是固守这一观念的。“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发现市场经济能够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具有比计划经济更高的经济效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逐步破除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相容的信条。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正是在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中共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是,在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有人却只讲市场经济,不讲社会主义,有意将二者割裂开来,企图将中国市场经济纳入西方国家市场经济轨道。针对这种情况,江泽民指出:“我们搞的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如果离开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会走向资本主义。”胡锦涛也指出: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强调我们在深刻而广泛的变革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时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可见,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结果。它是为了改变我国比较落后的经济面貌,在以追求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逐渐探索出来的,它并没有采用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的标准处方。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也必将使社会主义建立在更加现实的基础之上。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