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机能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

[摘要]为更好地满足《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对医学毕业生培养的基本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研究在我校原有机能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应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构建了新型机能学实验教学体系,包括优化教学内容,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完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即采用能较为充分地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更新传统教学模式,增加了虚拟实验项目,实现了虚拟和动物实体实验相结合;修订完善教学大纲,编写相应实验教材等,并推进研究项目实施。新型机能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机能学实验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自主学习;构建;实施

[中图分类号] R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9(c)-0169-04

机能学实验教学是医学院校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多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和技能培训课。机能学实验教学是在基础医学领域内将原来分属于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课程中的实验内容进行优化、科学整合并重组后,建立的一个独立的、全新的机能学科教学体系。这种教学体系打破了传统医学实验教学单一分割的教学模式,更多地强调知识的融合与综合应用,其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研究的实施是在我校原有机能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从优化教学内容、修订完善新版教学大纲、编写相应实验教材、更新传统教学模式、完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与探索,以期通过研究,构建新型机能学实验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使我校机能学实验教学质量达到国内同类医学院校的先进水平,同时更好地满足《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对医学毕业生培养的基本要求[1]。

1机能学实验现状分析

1.1国内现状

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目前在我国的高等医学院校中,大多数的院校均以基础医学中的机能实验教学为突破口进行了较大幅度改革,组建医学机能实验室,构建机能学实验课程体系。从目前各院校开展的机能实验教学改革情况来看,尚无统一模式。多数院校是基于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实验教学的共性和特点,将三门学科的实验教学合并,也有个别院校将生物化学、心理学的实验教学并入其中。在教材方面,有的院校使用全国统编教材,有的使用自编教材或讲义。在开设的实验项目上,各院校虽然差别较大,但基本上大多包含如下内容:①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②基础实验;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纵观各院校机能实验教学成果可见,各院校改革进程不同,有的较为成熟,有的还在探索,有的刚刚起步。尽管还存在着一些不完善之处,但多数院校对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持肯定态度,认为其主流是正确的,符合当今医学人才培养要求[2-4]。

1.2我校现状

我校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起步较早。1997年,大连大学医学院将原来分属于教研室管理的基础医学实验室,按照形态学、机能学学科分别组建了基础医学形态实验室、基础医学机能实验室。自1998年即开始进行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将原有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实验课程进行科学、有机的整合,并于2000年派出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教研室相关教师到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进行机能学实验教学的学习与培训。经过多年的实践,目前已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机能学实验课程体系,独立设课,独立考核,在强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多年的课程实施和运行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了我校机能学实验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如在教学理念上,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还不到位;在教学内容上,单纯的基础性、验证性实验占比偏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比偏少;在教材建设上,原有的实验教材存在实验项目涵盖不全、部分内容陈旧的问题,还缺少一本符合我校实际情况、适应机能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先进完整教材;在教学模式上,尽管采用了一些先进仪器设备和手段,减少了在单一动物实验模式中因动物不足带来的遗憾,但仍存在着因资源、时间等条件限制,所开展的实验项目满足不了从多方面、多角度达到实验目的的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有必要对我校现行的机能学实验课程体系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改革,使其更加科学、完善,以更好地满足《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对医学毕业生培养的基本要求,提高所培养人才的质量、素质和能力。同时近期学校投入近150万元购置包括虚拟实验室系统、生物机能实验同步演示系统等,这也为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设备保障[5]。

2改革内容与实施

2.1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结合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的宣传、落实及实施,在教师层面,强化教师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转变,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独立分析、实践、质疑、创新等能力。在学生层面,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学习过程中找准自我定位,进行自我监督,敢于自我评价,反思自我行为,不断提高自我。

2.2组建研究团队

组建由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教研室教师和基础医学机能实验室技术人员参加的研究团队,由本研究负责人负责整个研究内容的规划、实施。

2.3优化教学内容

依据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在保留有代表性的经典、验证性实验项目的基础上,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丰富实验内容,更新实验项目。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6-10]。

为此组织了教师对中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等院校的机能学实验开设情况进行充分调研、分析、研讨,并根据我校机能实验室仪器设备情况,筛选出符合我校实际情况、成熟先进的实验项目。同时组织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对拟增设的项目进行预试验,在保证实验成功率的基础上,最终确定增设的实验项目,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比例提高到70%,增设了设计性实验项目。

2.4完善考核评价方式

组织教师对拟制定的考核评价方式中包含的各项内容,即实验预习评价、验证性和综合性实验评价、设计性实验评价、虚拟实验评价、病例讨论评价、实验基本理论考核评价、实验技能操作考核评价等方面的评价标准进行研讨,更多地采用形成性评价的评价方式,如在实验报告中增加学生、教师签字栏,将问题及时向学生反馈,在病例讨论中采用学生、教师评分量表等,完善了能较为充分地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11-12]。

2.5修订教学大纲

结合我校2014版教学大纲修订工作,在更新实验项目、完善考核评价方式的基础上,修订、完善新版教学大纲。

2.6编写实验教材

组织教师在对所开设实验项目进行预试及实施的基础上,先期编写各实验项目的实验指导并汇集成册,初步完成了《机能学实验指导》。在逐步完善、成熟后,计划出版符合我校自身情况、适应机能学实验课程改革需求、先进的新教材[13-14]。

2.7更新教学模式

结合我校进行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在应用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实施传统动物实验教学模式的同时,组织教师充分利用新增仪器设备,如虚拟实验室系统的虚拟实验技术,更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条件,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虚拟实验项目,实现虚拟和动物实体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更新,提升教学效果;组织学生充分利用这一系统,对“实验内容”进行预习、复习、自测,实施虚拟动物实验操作。

这种教学模式上的更新,突破了传统单一动物实验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实现实验环境的时间和空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全天候开放。同时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也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15-16]。

2.8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实施

本研究的改革内容中之一是优化教学内容,即新增设了设计性实验、虚拟实验及部分综合性实验,这些实验项目的实施,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科研思维能力等,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3改革效果

3.1构建创新实验教学体系

通过对上述各项内容的改革与探索,构建了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习及训练为基础,综合性实验为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设计性实验为创新的新型机能学实验教学体系。编写完成“机能学实验教学大纲”、《机能学实验指导》、实验基本理论考核题卡、验证性和综合性实验报告、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等,在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实施。通过实践,本研究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使我校机能学实验教学质量得到大幅提升[17-18]。

3.2构建新型实验教学模式

利用虚拟实验室系统,将虚拟实验融入课堂实验教学和课外网络学习中,实现虚拟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我校目前采用的新型教学模式,达到国内同类医学院校先进水平的目标。

4结语

依据国家教育部、原卫生部联合颁发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教高[2008]9号文件)的要求,在技能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培养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就是衡量医学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医学毕业生能够为人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并在医学不断进步的环境中,保持其业务水平持续更新的内在需求和重要保证。

本研究通过应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对我校原有机能学实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教学理念上,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内容上,提高了综合性实验比例,促进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发展;增设了设计性实验项目,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在教学模式上,增设了虚拟实验项目,改变了传统单一动物实验模式在资源、时间、内容等方面的限制。在考核评价方式上,强化反馈,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等。通过以上改革与探索,在项目研究的推进实施中,确实体会到这一新型的机能学实验教学体系,在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今后还将进一步对改革的各项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并不断完善、提高。

[参考文献]

[1]彭英福,李春燕,袁带秀,等.专业认证背景下机能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3):218-220.

[2]张明昊,李玉洁,孙曙光,等.关于新型医学机能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113-116,124.

[3]刁海鹏,郜亮,解军,等.卓越医师培养中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145-147.

[4]王宏宝,刘慧萍,黄珊珊,等.中医药院校医学机能实验独立授课模式的实践[J].中医教育,2016,35(1):16-18.

[5]王宏宝,刘慧萍,张国民,等.实验室建设促进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1):28-29,35.

[6]齐瑞芳,吕军,徐继辉,等.基于内容的模块化实验教学在机能学实验中的应用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 35(12):1820-1821.

[7]张玉侠,倪芳,张瑾.机能实验学系统综合实验的实施与效果[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4,31(2):176-177.

[8]谷彬,刘思妤.综合性实验教学在机能学教学中的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5,(18):253-254.

[9]袁带秀,李春艳,袁志忠.依托科研开设医学机能学设计性实验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9):788-789.

[10]杨丽娟,刘艳波.医学院校机能实验学设计性实验的开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5,36(1):68-69.

[11]陈晓青,叶少剑,汤凌燕,等.医学机能学实验考核的构建与评价[J].九江学院学报,2013,28(3):24-26.

[12]白萨日娜,王学恩,塔娜,等.浅谈机能学实验课考试体系的建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52-53.

[13]孙艺平,邹原.医学机能实验学[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5.

[14]高兴亚,戚晓红,董榕,等.机能实验学[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3.

[15]单芳,刘雨娟,李宏民.虚拟实验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3):357-358.

[16]刘爱东,王箐,田琳,等.虚拟实验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1):88-90.

[17]胡晓松,潘克俭,张晓,等.依托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促进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1):6-8.

[18]李柯,韩莉,何立,等.改进机能实验教学主要环节促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1):108-110.

(收稿日期:2016-07-01 本文编辑:王红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