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港口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摘要】本文对泸州港口工程发展规划以及建成后的后期效果进行分析,结合中国港口建设和其他国家同等类似建设的现状,指出泸州港口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希望对中国港口建设有所启示。
  【关键词】港口;建设;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内陆物资交换远远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根据中国近几年的港口建设变化,中国港口建设对中国的交通走向世界,是无比重要的。
  一、泸州港口的现状
  (一)泸州港口分布及基础设施。我国泸州港口截至2005年年底,全港总共拥有生产性的泊位数约达160个。在此之中,千吨级以上的泊位数约达33个,占用土地面积约为803053平方米,占用的岸线长度约14205米。年综合的通过能力约近673万吨,在此之中集装箱的年通过能力约达2.5万TEU。泸州港口现拥有建成古蔺、纳溪、合江、中心四个港区。此为我国泸州港口的分布以及基础设施的现状。
  (二)泸州港口吞吐量。随着我国泸州港口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的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泸州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增长比迅速。到2011年1—12月,我国泸州港口总共完成的货物吞吐量约达为2146.08万吨。在此之中,我国泸州港口的集装箱的吞吐量约为100544TEU(标箱),矿建材料吞吐量2013年1—12月为1094.1万吨。原油吞吐量2013年1—12约为65万吨,煤炭的吞吐量于2011年1—12月约为753.51万吨。
  二、泸州港口所存在的问题
  (一)港岸线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港口岸线开发不尽合理。因为泸州港口原来规划的局限性,使得泸州港口建设有较大的随意性。其岸线的使用比较的混乱,港口的码头布局比较分散,相对独立和集中的成片码头规模区域不大,限制其货物吞吐的能力。这也是泸州港口一、二期工程扩建的原因所在。
  (二)航道的等级偏低,运输船舶很难夜航。在我国的长江干线上泸州—重庆段的航道,目前仅是按四级航道(1.8×40×400m)进行的航道维护。其中千吨级及以上的船舶不能常年通航,而且部分优良河段还没有设置协助航行的标志,进而船舶不能充分夜航。这航道等级偏低的问题,不能适应发展大型化船舶的需求。现阶段泸州港口的扩建工程基本上能缓解这一矛盾。
  (三)集、疏运输通道不畅,严重制约了泸州港口的发展。我国泸州港口,目前的集、疏运主要是通过公路和水路来完成的。“隆昌—泸州”铁路虽然已经开通,但是铁路并没有与港区实现对接,并没有得到铁路的有效支持。在公路方面,途径泸州的国道321却为国家的二级公路,等级偏低,其通过能力不足,且路面破损。赤水河的航道等级又偏低,仅能通航100吨级以下的小船。其港口的集、疏运输通道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影响泸州港口辐射能力发挥和港口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物。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尤为重要和迫切。
  三、泸州港口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开发利用不合理,资源供需矛盾的解决方案。1.合理利用和开发泸州区位的港口沿岸线,集体规划港口岸线土地资源,兴建大型基础设施,合理开挖江道(采用挖泥船进行必要的江道疏通)以及开挖江岸并做好护岸措施,以此来增加港口泊位及吨位数。使得更多更大的船舶能在其停泊下货。2.与腹地进行经济货源的交通连接,以此使得泸州港口货源充足,资源供需得以合理化。譬如,据2008年成都和泸州正式签署两市港口物流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使泸州积极与成都铁路中心站实现无缝对接,与成德棉经济圈对接。而成都方面也正重点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两年内基本建成现代物流业发展框架体系,初步形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和全国物流体系中的重要节点。泸州市委书记朱以庄表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标志着成都作为铁路枢纽、泸州作为水运枢纽成功实现陆水对接,泸州港定能在港口岸线开发利用布局合理,港岸线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上得以很大程度的缓解。
  (二)等级偏低而不能夜航的解决方案。1.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在长江干线航道上分别以区位为划分依据,分别与干线临港之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设“航标”,必要时可增设“灯塔”等增加港口等级。使得干线上的船舶能夜间通航,使得港口的负荷能力与通航能力相吻合。2.全面加强泸州港区内干线低水位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确保长江干线航运安全、畅通。确保“绿色通道”畅通,确保装运电煤、生活物资及抗旱物资船舶优先安排、优先抢运。及时掌握通航环境变化情况,必要时在重点弯、浅、窄航段安排海巡艇现场驻守,有效疏导船舶通航。
  (三)集、疏运输通道不畅的解决方案。1.增加港口基础用地,用以兴建仓库和运输通道等。使得港口有地可集货,有地可散货。自身港口的建设将直接影响着港口的集、疏问題。所以增加基础用地,增设基础设施是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港口可持续长期发展的远见之举。2.针对港口集、疏交通运输方面,这直接关系到港口的货源问题。水路运输方面上面已经提到整体整治长江干线航道的问题。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是陆地货源进入航道,以及使得航道货源进入陆地。必然要求实施“水—陆并举”。这就要求在加强港口临近腹地陆上交通运输建设的同时,更应加强更远的腹地、货源地的合作与联系。兴建省、国道交通运输线与临近的省、国道运输系统进行合拢。以此使得港口货源有地可集,有地可疏。犹如大循环,持续发展,欣欣日上。
  四、对我国港口建设的几点建议
  针对我国港口建设出现的种种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港口间应协同竞争;想办法提高港口的经济效益;针对港口在市场变化中出现的矛盾,港口自身应提高应对航运市场变化的能力。相信,如若做到这些,我国港口业的建设与发展定能长期有序地发展,并在世界航运界有一席之地。以此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