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巴利综合征并发肺栓塞2例护理及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0)11-0065-02

我院2007-2009年共收治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18例,其中有2例并发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及时予以抢救,精心护理,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及预防对策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8例患者中,4例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其中有2例并发肺栓塞,均在较长时间卧床,呼吸机脱机后第1次下床活动或排尿排便时发生头痛、头昏、视物模糊、胸痛、胸闷、呼吸困难、面色发绀。

2、护 理

2.1 常规护理:立即将患者平卧,避免深呼吸、咳嗽、剧烈翻动。将患者安置在监护室。持续氧气吸入,氧流量一般为3-5 L/min,氧浓度一般为30%左右,以改善患者由于缺氧造成的通气过度现象。持续24 h心电监护,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心电图、动脉血气、血氧饱和度。迅速用留置针建立2条静脉通道,其中1条静脉通道用于反复抽血急查凝血酶时间,另1条静脉通道保证抗凝药物按时输入及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同时观察患者胸闷、憋气、发绀、胸痛症状改善情况,有无咳嗽及尿量改变。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予以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操作轻柔,做好保暖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2 溶栓、抗凝治疗的护理:在溶栓治疗过程中,要准确调节输液速度。尿激酶用药剂量要准确,不得用酸性液体稀释,以免药效下降,且溶解后容易失活,应现用现配。每天监测血常规,定期复查血气分析、测定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大便潜血试验和尿常规。护士及陪护仔细观察患者.口腔粘膜、齿龈有无出血,有无黑便、血便、血尿等现象,注射部位有无血肿。静脉穿刺时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拔针后按压时间要适当延长。尽量避免深部血管穿刺及其他创伤性操作,做好抗凝期间的自我护理指导。注意倾听患者的不适主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由于我们治疗、护理措施得当,2例PE患者无出血并发症,成功溶栓。

3、讨 论

PE指体循环静脉或右心房栓子脱落随血液漂流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而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GBS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肢体瘫痪,血液滞缓,加上患者病程长,频繁静脉穿刺及输注刺激性药物造成静脉血管内膜损伤,易形成静脉血栓。在早期,未机化血栓与静脉壁仅有轻度粘连,当肢体活动时,下肢深静脉血栓易脱落发生肺栓塞,少数阻塞肺动脉主干可导致急性右心衰、猝死。

作为医护人员首先应从思想上重视DVT的预防,尽量避免引起静脉血栓的诱发因素。加强对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保持肢体功能位放置,定时改变患者体位,2h翻身1次,同时避免过度屈髋影响静脉回流。每4h对患肢进行1次被动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防止肌肉挛缩。对有一定肌力的患肢促使患者进行主动运动。我们还对患肢应用分级压力袜,通过提供不同程度的外部压力(踝部可达100%,小腿中部70%,大腿中部40%),来增加血液流速和促进血液回流。静脉输液时,有计划的轮换使用静脉通路,避免在同一静脉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并严格消毒皮肤,选择合适的针头,提高穿刺成功率;每日热敷穿刺处2次,预防浅静脉炎的发生;对GBS患者应用浅静脉留置针,大大减少了穿刺次数,用肝素液封管避免血栓形成。我们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对静脉内膜的损伤。对GBS患者适当增加饮水量,静脉补充血容量以免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同时给予高蛋白、低脂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增加营养和保持大便通畅,增强抵抗力和减少因大便困难引起的腹内压升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加强对瘫痪肢体的观察,及时发现静脉血栓。若患者出现下肢沉重、胀痛不适或观察下肢皮肤色泽有改变,肿胀、浅静脉曲张、肌肉有深压痛,应及时做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判断下肢有无静脉血栓形成。检查时避免探头过度挤压患处,以免发生栓子脱落。疑诊PE患者查凝血系统及D-2聚体。GBS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10-14d,患肢宜高出心脏平面20-30cm。床上活动时应避免动作过大,严禁挤压和按摩患肢,以防血栓脱落。观察患肢体温、脉搏和皮肤温度的变化。每日测量并记录患肢不同平面的周径,以判断治疗效果。进低脂、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因大便困难引起的腹内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患肢水肿严重时,可应用25%硫酸镁湿热敷以减轻肿胀,促进静脉回流,但温度不宜过高。恢复期,患肢水肿明显减轻后,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应适当下床活动,增加肌肉收缩,加强静脉血液回流,防止新的血栓形成。

GBS患者由于卧床时间长,肢体瘫痪,加之病程长,频繁静脉穿刺及输注刺激性药物造成内膜损伤,易形成静脉血栓,发生栓子脱落可导致肺栓塞。严密的观察,有效的护理对GBS并发PE的预防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