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形态学实验在“卓越医师”培养中的实施与思考

摘要:综合性形态学实验在“卓越医师”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如何将与疾病相关的各形态学科知识相融合,培养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目前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本文针对综合性形态学实验的开展进行了思考与探讨。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基本目标是: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探索建立五年医学院校本科教育加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大批高水平医师;适应国家医学创新和国际竞争对高水平医学人才的要求,深化长学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培养一批高层次、国际化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等。

关键词:综合性实验;形态学;卓越医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1-0248-02

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遵循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国家适时提出了卓越医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这是促进国内医学教育与国际接轨,全面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基本目标是[2]: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探索建立五年医学院校本科教育加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大批高水平医师;适应国家医学创新和国际竞争对高水平医学人才的要求,深化长学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培养一批高层次、国际化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等。潍坊医学院为第一批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单位之一。2013年9月我院在五年制本科生中成立了卓越班,正式启动了”卓越医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改革试点工作。卓越班的成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也对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提出了挑战。充分利用卓越教育的契机,在基础医学教学中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更多地开展综合性形态学实验,加强多学科之间的融合,从基础学科开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主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从而切实实现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的基本目标,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卓越医师的培养重点强调对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撮而就,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是最终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有力前提和基本保障。在基础医学中的形态学实验课给同学们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具有重要的地位;但传统的形态学实验各学科分离,不利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而综合性形态学实验在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具有更多优势。下面着重从教学现状及综合性形态学实验实施的必要性和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传统基础医学形态学实验课的现状

传统基础医学形态学实验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实验、组织胚胎学实验、免疫学实验、病原微生物学实验、病理学实验、寄生虫实验及遗传学实验等等。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学科多、学科之间知识点交叉和融合性较强,而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各学科却各自独立,学科之间内容缺乏必要的联系,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仅以本学科内容为中心,缺乏正常与异常、病因与病变、病变与临床症状之间的纵向联系,与临床实际疾病的分析和治疗相差较远,很难做到对医学基础知识的融合贯通,更谈不上以“疾病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从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更不适应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的实施。

二、卓越医师培养计划下形态学实验改革的必要性

培养高水平的临床医师是卓越医师培养计划的根本目标。面对患者,做出正确诊断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是一名高水平医师所具备的基本素质。而无论是正确的诊断还是最佳的治疗方案,都要求临床医师必须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透过现象发现问题本质的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医学教育的始终。而现行的医学教育模式在某些方面限制了这些能力的提高,其问题主要表现在:①各个学科的独立存在,限制了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开发;②实践机会相对较少,削弱了医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非常有必要设置综合性形态学实验,通过实验过程中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贯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弥补传统基础教学的弱点,为实现卓越医师培养计划打下基础。

三、综合性形态学实验的特点

所谓综合性实验,是以临床疾病为实验的主轴,围绕疾病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阐述,以求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同学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为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譬如:对于大叶性肺炎,传统的讲解主要是对其病理变化的讲解,而在综合性实验中,将结合肺脏的解剖学特点、组织学特点、生理功能、致病微生物特点、病理变化的特点以及由此引发的临床表现等,进行综合讲述,从而对该疾病的临床症状及表现有更加深入、全面、系统的理解。以疾病为主线,系统学习疾病的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联系,学生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验证和记忆,而是从分析疾病的发展及转归出发,为进入医生的临床疾病的治疗打下了基础。

四、综合性形态学实验的实施

1.综合性实验设计的原则:以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目标,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以临床常见疾病为主轴,从正常到异常,从微观到宏观,从表像到本质,从病因到病变,从病变到临床表现等多层次、多角度对疾病进行全面阐释。在备课过程中多个学科的教师共同参与,分别从各个学科的角度提出问题,提供实验素材,然后由汇总、整合实验素材,形成完整全面的实验教程。

2.综合性形态学实验的时间选择:开设时间选在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大学一年级主要学习公共课程和基础课程,开展综合性实验难度很大,而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是与临床课程相衔接的一个重要阶段,多数基础课程已经结束或正在学习中,经过了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医学知识已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综合性实验的开设为学生大学三年级开始的临床课程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正确的时间点的选取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3.学生的选择:综合性实验的授课对象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及较强的思维能力,率先在卓越班实施综合性实验,能够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并积累经验。卓越班的成立集合了各班的优秀学生,这些学生“学而有余”,“余”指时间宽裕,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综合性实验的设置最大限度地给这些学生提供了学习的空间和机遇,为培养其整体观、全面观、融合贯通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

五、综合性形态学实验实施所面临的问题

1.学科的整合:形态学实验学科多、交叉性强,但实际授课过程中却存在实验分散、各个学科各自为政的局面。现行体制下大多数高校把实验课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部分,有几个教研室就跟着几个实验室,各个学科只管教授本专业相关内容,与其他学科很少交流,这样很容易造成一些实验内容重复授课的现象,既使掌握知识扎实的学生失去了实验兴趣,也增加了授课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量。综合性形态学实验进行中需要各学科相互合作,知识共享,或培养一批可以专门讲授综合性形态学实验的科室,为实验的进行做好铺垫。

2.实验室:目前大多数高校实验室规模小,工作环境差,实验设备缺乏,实验仪器陈旧,根本无法满足综合性的实验教学。综合性实验的开展对实验室的配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大经费投入,资源共享,更新设备和材料以及新的数码设备的提供等等,建立匹配的实验设施,以满足多学科内容交叉的需要。

3.对授课教师的要求:在综合性形态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很熟悉,对其他学科的了解却不多。虽然综合性实验内容的准备过程中有多个学科的教师共同参与,但是具体授课过程中往往以某个学科的教师为主。另外,现在高校中许多青年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除了缺乏授课经验,还缺乏实证与案例,更谈不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因此,综合性实验的开展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创造机会,不断学习和掌握更广泛的知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良好的课程气氛掌控能力。从年轻教师开始培养专职的综合性形态学实验授课教师,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和策略。

4.保障措施:授课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的综合知识水平和实验技能水平是保证综合性形态学实验质量的关键。目前,部分授课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比较弱,这对于提高综合性形态学实验水平是非常不利的。建立实验教学相应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使广大教师在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下,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综合性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去,从而保证综合性形态学实验的顺利开展。加强授课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授课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开展综合性实验技能培训,积极提供进修、参观交流等学习机会,从而促进综合性形态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达到培养“卓越医师”的目标。

六、展望

卓越医师教育是精英教育,卓越医师培养不仅是国家的需求,同时也是学院提高自身办学质量和国内办学地位的需求。我们要以卓越医师培养为契机,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更完善地开展综合性形态学实验,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国家输送大量高素质、高水平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马静,杨丽莎,梁志清.关于“卓越医师”教育培养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2,(2):242-244.

[2]黄瑞,陈永珍.卓越医师人才培养途径探讨[J].Basic Medical Education,2013,(6):650-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