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低分子量肝素钠、尿激酶结合血塞通、丹参治疗1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17例患者中,基本治愈14例,有效3例,无效者。达到临床治愈时间平均为11,2(7—14 d)。3例急性血栓形成,治疗后血管再通。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争取做到早诊断、早期应用低分子量肝素、尿激酶结合血塞通、丹参治疗,提高疗效。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低分子量肝素;尿激酶;溶栓

[中图分类号]R54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12(o)-160-0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较常见的周围血管病,以下肢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为主要临床表现,早期并发肺栓塞死亡率极高。导致劳动能力下降。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我院从2003~2007年共收治DVT患者17例,全部采用综合疗法,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月所有确诊病例共17例,男9例(52.90%),女8例(47.1%),年龄32~72岁,平均52.3岁。左下肢12例(70.5%),右下肢4例(23.6%),双下肢1例(5.9%)。发病原因或者诱因明确者10例,其中脑梗死患者2例,高脂血症3例,糖尿病患者3例,浅静脉炎患者2例。主要症状:患侧肢体不同程度水肿、疼痛、局部皮肤颜色变化,活动受限或者活动后症状加重,患肢周径明显增粗。有8例足背动脉搏动消失,于内踝处可触及小的动脉搏动。

1.2 治疗方法

急性期(发病10 d内)采取抗凝溶栓治疗,慢性期则取抗凝治疗。具体方法:溶栓应用尿激酶(UK)10万单位+5%葡萄糖250 ml静滴,2次/d,用药7~10 d,低分子量肝素钠皮下注射,2次/d:≤60kg者2500U,q12h;>60 kg者5 000U,q12h同时加用血栓通800 mg+5%葡萄糖250ml静滴,1次/d,丹参20m1+5%葡萄糖250 ml静滴,1次/d,1周后停用低分子量肝素钠及尿激酶,继续用血栓通、丹参维持,定时复查凝血系列,监测APTT、PT。使其维持在正常对照值的1.5倍左右;12d后开始活动患肢,所有患者均同时给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双嘧达莫、50%硫酸镁外用湿热敷对症治疗,制动并抬高患肢,卧床休息,每日测量并记录患肢周径,并与健侧肢体比较。

1.3 疗效判定标准

基本治愈:患侧肢体水肿基本消失,皮肤色泽恢复正常,与健侧的肢围差≤1 cm,活动程度好。好转:临床症状改善,但肢体围差>1 cm;无效:症状及体征无缓解。

2 结果

17例患者接受治疗,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基本治愈15例(87.5%),7~14d基本治愈,平均11.2d。其中3例急性DVT溶栓后复查血管彩色多普勒见血栓再通,好转2例(12.5%)。

3 讨论

DVT是常见的多发病。静脉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是2个主要原因。单一因素尚不能独立致病,常常是2个或3个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即是综合因素所致。单纯血流滞缓不足以产生本病,有时伴有血管壁的损伤,产生白细胞趋向性因子,使白细胞移向血管壁。同样,内皮细胞层出现裂隙,基底膜的内膜下胶的显露,均可使血小板移向血管内膜,导致凝集过程的发生。一般情况下DVT的诊断比较简单,主要靠体征及深静脉彩超即可确诊。注意事项:①DVT多见于产后、盆腔术后、外伤、晚期癌肿、昏迷或长期卧床等疾病。②起病较急,病程迁延不愈,主要症状为患肢肿胀发硬、疼痛加剧,发热、速脉。③血栓部位压痛,可扪及索状物,远侧肢体肿胀疼痛,皮肤呈青紫色,皮温降低,足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或出现静脉性坏疽。血栓伸延至下腔静脉时,则双下肢、臀部、下腹和外生殖器均明显水肿。血栓发生在小腿肌肉静脉丛时。则出现Homans征和Neuhof征阳性。④后期血栓吸收机化,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分型为周围型,发病机制为血液倒灌;中央型,发病机制为血液回流障碍;混合型,发病机制为血液倒灌和回流障碍。⑤治疗不当则容易发生肺栓塞。⑥深静脉多普勒超声图检查。既方便又无创。非常有助于诊断。lyrv患者后期容易形成下肢静脉淤血、高血压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DVT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肺栓塞,肺栓塞大多数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学者总结28例肺栓塞中有60.7%有下肢深静脉血栓闻,该结果与国外的同类报道相接近。本组患者中左下肢发病率为70.5%,右下肢为23.6%,左下肢发病率明显高于右侧。到现在为止,抗凝法通过改善侧支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是治疗DVT最有效的方法,对急性期作用显著。本组中3例急性DVT患者在溶栓抗凝治疗后,血栓消失。慢性期DVT患者通过建立侧肢循环,使症状消失,但是血栓仍然存在。积极选用有效的抗凝剂。对治疗DVT有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