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投入产出视角的浙江省产业结构分析


  摘要:通过对近年浙江省各产业部门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的比较计算,发现化学工业、农业等产业在浙江省的经济体系中地位非常重要,属于经济体系中的关键部门,应予以大力发展。在此基础上文章考察了浙江省近几年产业结构演进状况,并通过比照关键部门的发展情况,提出了相对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产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154(2009)07-0061-06
  
  经济发展的程度决定产业结构的状况,而合理的产业结构则会对经济的持续、有效、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传统产业结构渐渐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会对经济水平的继续提升构成制约;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引起的生产需求改变将导致传统产业结构中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造成经济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在现有基础上对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的特征和关联性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有助于确定该地区未来的主导产业,为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有益的参考。投入产出分析作为整个国民经济各产业以及各产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关系的重要模型,在研究产业结构变动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以浙江省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投入产出表数据对近年来浙江省产业部门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进行计算,并据此对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产业关联度分析
  
  (一)计算方法说明
  在产业关联度分析中,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是最重要的两个参考指标。影响力系数指的是某部门生产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和拉动的程度。影响力系数大于1,表明该部门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了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影响力系数等于1,表明该部门生产对其他部门的波及程度等于社会一般水平;影响力系数小于1,表明该部门生产对其他部门的波及程度低于社会一般水平。影响力系数越大,该部门生产对其他部门生产的拉动作用越强。感应度系数是指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某一部门由此所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当感应度系数大于1时,表示该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高于全社会平均感应水平;当感应度系数等于1时,表示该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等于全社会平均感应水平;当感应度系数小于1时,表示该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低于全社会平均感应水平。感应度系数越大,该部门所受到的需求压力越大。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的计算均建立在完全消耗系数基础之上,完全消耗系数反映的是某一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直接和间接消耗各部门的产品或服务数量,是全部直接消耗系数和全部间接消耗系数之和。目前国内学者在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的分析计算时多采取如下计算式:
  λj=ij/(•ij)i,j=1,2,…,n(1)
  δi=ij/(•ij)i,j=1,2,…,n(2)
  其中λj为影响力系数,δi为感应度系数,bij为完全消耗系数,n为产业部门数。
  该公式将完全消耗系数的简单平均数作为分母进行计算,需要假定各部门的产出相等,这与现实情况不符,容易造成数据的扭曲和研究结果的偏误。因此本文采用林有《关于投入产出系数的结构分析及其应用》一文中所提出的加权形式的影响力系数计算式进行计算,计算式如下:
  λ*j=ij×/〔•(ij×)〕i,j=1,2,…,n(3)
  δ*i=ij×/〔•(ij×)〕i,j=1,2,…,n(4)
  其中λ*j为影响力系数,δ*i为感应度系数,bij为完全消耗系数,yj为产业部门增加值,n为产业部门数。
  加权后的影响力系数计算结果“在经济含义上更为充实,具有经济分析价值,在实际经济现象的解释能力方面是对简单形式的有益补充。”[1]
  (二)各产业部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分析
  运用2002、2005年浙江省42个生产部门投入产出表计算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与2002投入产出表的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以下特征:(1)在影响力系数方面,影响力系数大并且始终保持较高位次的部门主要集中在制造加工工业上,主要有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它们的发展对社会生产具有较大的辐射力,对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刺激作用十分显著;房地产业、金属制品业等部门影响力系数上升明显,对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步加大;煤炭开采与洗选、金属矿采选业等部门受自然条件限制,影响力系数较小,这些部门对浙江省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弱。(2)在感应度系数方面,感应度系数较大的部门主要集中在能源、原材料、农业、金融保险业等领域,说明这些部门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制约作用,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必须注重这些部门的适度发展;房地产业与建筑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等部门的感应度系数无论从绝对值还是从相对位次看均有显著上升,说明这些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前向经济联系正日益紧密;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化学工业等部门感应度系数较小,受社会求需求压力相对较弱。
  (三)基于计算结果的产业分类分析
  将各部门根据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大小进行分类,其中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均大于1的部门属于第1类产业,这类产业既对经济有较强的拉动力,同时自身也易被经济发展所拉动;影响力系数大于1而感应度系数小于1的部门属于第2类产业,这类产业对经济拉动力强,但是自身不易被整个经济拉动;影响力系数小于1而感应度大于1的部门属于第3类产业,这类产业对经济拉动力较小,但是自身却易被整个经济拉动;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均小于1的部门属于第4类产业,这类产业既没有较强的经济拉动力,同时自身也不易被整个经济所拉动[2]。依据上述分类标准,结合2005年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的计算结果,将42个部门分类如下:
  属于第1类的产业主要包括农业、纺织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等。这些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具有高度的关联性,不仅对其他产业的感应程度大,同时还对其他产业具有很强的拉动能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它通过自身产出的增加,刺激其他产业供给的增加而拉动经济发展,同时,其他产业的产出增加,也会反过来刺激该产业的产出增加。如果其他产业率先增长,而该产业不增长就对整个经济形成制约。这一类产业已经成为经济体系中的支柱产业,对浙江全省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的发展将直接决定经济的整体质量,是政府应予以重点支持的关键性产业。
  属于第2类的产业主要包括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等,它们的影响力系数大于社会平均值而感应度系数偏小。该类产业对其他产业的诱发作用较大,影响和拉动能力较强,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具有主导产业的特性,通过推动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能实现浙江全省经济的迅速增长;另一方面这些部门的感应度系数较小,受社会需求压力较弱。
  第3类产业影响力系数低于平均值而感应度系数高于平均值,这类产业在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为经济增长提供中间消耗产品或服务,对其他产业的支持作用较显著,具有基础产业的性质,忽视这些产业的发展,它们就会成为经济体系中的瓶颈,阻碍经济增长的步伐。浙江省42部门内没有完全符合第3类产业特点的产业,只有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与交通运输及仓储业较为符合这类产业的特征,它们的感应度系数较高而影响力系数接近于社会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