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资:迷失在资本重组中


  上海是跨国企业和国企的天堂,但全国很少能听到上海国企的品牌和上海民企的声音。2010年,上海再次启动国资整合式改革,其资本的喧嚣,似乎与小弄堂隔得很远。
  17年间,上海的国资改革历经了四个阶段。在这个长时段跨度中,迈出的步子越来越小,迈出的方向日益引起争议。
  四次改革
  作为“十一五”上海国资改革的收官之年,2010年年底上海国资委要完成一个任务:至少30%的经营性资产集中到上市公司。
  2010年国资证券化率达到30%的目标,是由原上海国资委主任凌宝亨在“十一五”初提出的。此改革思路当时得到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的支持,陈良宇彼时的强势也使上海国资上市整合得到证监会支持。
  也正是在2005、2006年间,百联集团整合、上海电气集团产权改革并上市、锦江集团与新亚集团合并为锦江国际。然而,这些大手笔皆是以上海为主体的内部腾挪归并,目光并未放到全国。
  2006年陈良宇案发以后,上海国资委主任凌宝亨、副主任吴鸿玖,上海电气董事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监管法制化,后因陈良宇落马而停滞。
沈哈耀:国资的证券化就像是啤酒的泡沫,泡沫太多啤酒就变质了。

  在政治萧条的背景下,国盛和上海国际这两个上海国资平台于2007年宣告成立,设立背景流传是“为干部寻觅后路”。这种初衷也为其日后难有作为埋下了伏笔。
  俞正声执掌上海之后,上海国资试图求变。2008年9月,上海市国资委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此被视为“十一五”期间第二轮上海国资改革启动。上海市国资委主任杨国雄当年解读“意见”时,国资“证券化”的概念被再度提及。
  但此后,除了在证券市场上下翻腾,上海的国资改革几乎在原地打转。
  “上海的国资改革,与其他地区比,较有优势;与自己本应发展的程度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一位上海本地的学者总结道。
  合并同类项
  上海国资占上海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对于正在谋求经济转型的上海来说,可说是长王成明、副总韩国璋,上海工投总裁王国雄,上海申能副总王维工等多个国资要人落马。上海国资改革陷入将近两年的低迷。
  上海国企本是改革的先锋队。1993年,作为国企脱困试点,上海率先在全国进行了国有资产运营主体的改革,完成由政府行政主管局向国资经营管理总公司、集团公司或控股(集团)公司的转变。
  在2003年,上海国企也没落后。当年上海国资委挂牌成立,36家曾经属于不同委办管辖的大型国有集团被归到国资委。
  但2005年的国资改革四化:产权多元至关重要。而大体量,也使改革的难度加大。
  2008年开始,上海尝试将国企主导权向外部资本开放。一方面,出现了央企东方航空收购上海航空,陕鼓动力收购上海鼓风机厂,北车集团与上海轨道交通合资,中航收购上广电第五代生产线项目等案例;另一方面,“走出去”风声略起,包括上海电气收购美国高斯,锦江国际联手美国德尔收购美国州际酒店,上汽集团收购上海通用1%股权、光明集团收购云南英茂糖业。
  2010年,新的一轮兼并重组计划被强力推动,第一次大规模向外部资本敞开怀抱。上海国资旗下一度出现近十家公司因重组事项而相继停牌,千亿国资奔着上市。然而不断大手笔地合并同类项,却并未赢得业界一致叫好。
  东方证券指出,上海国资在结构的分布上存在问题。一方面,上海国资之前的布局过散、国资流动不畅。48家企业集团涉及79个行业,近11%的资产分散在餐饮、造纸、木材加工、建筑装饰、塑料制品、纺织服装鞋帽等59个一般竞争性行业。另一方面,集团相互持股现象严重,层级分布复杂。之前的国资重组更多偏重于“治标”式重组,可持续性差,没有突出相关产业的竞争优势。
  为解决百联股份和友谊股份的同业竞争问题,百联集团目前决定重组这两家上市公司。有人在期待能够产生新百货“航空母舰”,但同时也对百联集团的历史充满余悸。百联集团是2003年4月由原上海一百集团、华联集团、友谊集团和物资集团在政府有形之手下合并成立。然而之后,其总资产虽然列为日用百货零售行业第一位,但其净利润增长率等关键财务、运营指标在行业中仅位列中游。
  单纯合并同类项的重组并不能使企业真正做强。自2004年以后上海GDP指数在全国的比重一路下降,也从侧面反映了上海国资对上海经济带动能力的下降。
  此外,不断地合并同类项后,又由谁来持有这些国资的股权,也颇为内耗。2007年成立的金融和产业资本两大战略投资平台:上海国盛集团与上海国际集团,因缺乏更高层面的强力推动,整合又涉及各方的利益纠结,进展缓慢。而在2010年被寄予希望的与“中投二号”功能类似的新国资平台——上海国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据查证至今没有装入任何实际资产。
  证券化泡沫
  与上海国企的业绩发展缓慢相反,对于海本地股来说,整合重组概念由来已久,并多次在A股市场上“兴风作浪”。
  “上海本地股有三个投资纬度,迪士尼、世博会和国资整合。2010年我们更加关注上海本地股中具备国资整合背景的集团和上市公司。”东方证券研究所策略团队认为。
  实际上,在2008年“意见”出台后,上海国资“证券化”的概念被不断强化。尽管2008年重新掀起的国资改革浪潮,其历史延续性远大于创新。但30%的“证券化率”指标从未被遗忘。并且上海希望在未来两年内指标提升到40%。
  “证券化率”刚性指标的不断强调,令上海国企高管成为“资本运作”的高手。“从短期来看,通过上市获得的资金并没有起到提升企业效率的作用,有些只是体现在概念的炒作上。”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黎雪荣对《凤凰周刊》记者表示,上海国资证券化在市场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普遍获得了较高的溢价。
  在概念股的炒作之下,投资者对股价变动的过多关注以及对企业分红的过多忽视,也使得企业的主营业绩得不到重视。
  东方证券通过统计分析指出,从数量、利润等规模上,上海本地股所代表的资本平台与上海产业发展严重不匹配。此外,上海上市公司的质量与其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严重不匹配。国资具有直接控制力的72家上市公司不论从EPS(每股红利)的均值,还是历年ROE(股本回报率)的平均水平,都大幅低于A股平均水平。
  “所谓国资的证券化只是国资改革的一个手段而已。就像是啤酒的泡沫,要有点儿泡沫啤酒才香,泡沫太多啤酒就变质了。”上海华顿经济研究院院长沈晗耀对《凤凰周刊》记者表示,“上海要增强产业的经营运作能力,在产业上、战略上做文章,这才是正道。不要老在资本市场上做太多的注意力。然而现在的上海国资改革方向却台本逐末。”
  沈晗耀称,上海应该运用资本市场的工具,在全国乃至全球的范围内进行产业整合,提升国际竞争力。比如,宝钢集团完全可以和长江流域武钢集团、攀钢集团整合成长江钢铁集团。这三家上市公司,在钢铁品种、原料采购、物流研发、国内外营销上都具有非常强的互补性,完全可以打造成全球范围内最大规模、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乃至可改善铁矿石采购的被动局面。
  而另一方面,上海国资通过不断上市而扩大的资金流,也使民营企业等融资更加艰难。2010年下半年,中华企业、金丰投资、上海上实发展等上海国资地产重组十分密集。国企巨头绿地集团将通过上海城投完成曲线上市的传言,更令地产界同类竞争者感到紧张。在国家对地产公司上市严格控制的背景之下,绿地上市不仅可以增加拿地的实力,也给同行增加了压力。
  黎雪荣说,上海国资整合,从长远来看,将打造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但这有可能会进一步强化行业垄断,构成对民营企业发展空间的挤压。
  沈晗耀说:“目前国企对社会来讲没有亲近感,企业做亏了,社会骂他,现在做好了,社会骂他垄断、挤压民企。实际上国企的性质已经发生异化,因为其盈利没有向国民分红。”
  (实习记者赵家鹏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