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绵绵:海尔的女管家


  不久前,《财富》公布了2008年度“全球最有影响力的50位商界女强人”,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排名17,这是她第四次进入这一榜单,而在8月,《福布斯》2008年度“全球100名最具影响力的女性”,她连续第三次入选。
  在一个金融业过度繁荣的世界,人们有时候忽略了,资本领域任何形式的“增长”都需要对应实体经济真实的进步。
  
  1984年“下海”创业
  
  杨绵绵,1941年8月生于江苏无锡,上海人。
  1958年考入山东工学院,学习内燃机专业。创建于1949年的山东工学院是山东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工科重点大学。1983年更名为山东工业大学,2000年7月合并入新的山东大学。
  走出校门后,杨绵绵成为青岛市劳动局下属技校的一名教师,到1971年她被调入青岛压铸厂担任技术员,之后逐渐承担管理工作。1982年,她再次被调到青岛市家电公司工作,任引进项目办公室主任。
  应该说,1984年之前,杨绵绵的经历都遵循一个普通中国人的生活轨迹。她同大学的同学结了婚,爱人是工程师,有两个女儿。当然我们知道,时代的变革影响了每一个人。
  当时,家电公司副经理就是张瑞敏。
  杨绵绵回忆:那时正是改革开放的第一拨浪潮,所有的企业都想找到一个可以引进的项目,因为找到项目这个企业就有活路了,但家电公司等了两年却没有争取到一个项目。
  德国“利勃海尔”进入中国市场晚了一些,1984年,家电公司争取了冰箱项目。汉斯利勃海尔在1949年创办了LiebHerr。凭借其起重机业务的成功,成为公司发展的基础,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多元化企业。2007年,集团营业额接近75亿欧元。其家电业务包括冷藏柜、冷冻柜、食品存储及饮料冷却机、酒冷却及酒温控制柜。
  “项目是抢到了,却没有人来干,为什么?因为这个项目要贷款900多万,900多万上哪去找?又怎样去还?”杨绵绵回忆,当时一个工人的收入不到40块钱,一个厂的领导如果能够贷来10万块钱,就算是很有办法的。
  张瑞敏给有关部门说了满话“一定能做好”,为了兑现承诺,他决定自己“下海”操作这个项目,同时提出杨绵绵担任副手。张瑞敏事后谈了当时的理由,“就是觉得她和别人不同,在她的同龄人还在利用上班时间买菜、织毛衣、洗衣服的时候,她在认真地读书学习。”
  不过这个时候,杨绵绵实际上对去工厂工作很有保留,原因是“企业太苦”。她事后撰文回忆说:此前我也曾经在企业待过,当时去企业被戏称为“下地狱”。此外,“我心里确实没有底,当时就想干个两三年再回家电公司,没想着长久干下去,也没想着张瑞敏能长久干下去。”
  杨绵绵回忆第一天到工厂:全厂有600多名职工,但偌大厂区没有一个人,没有什么事干的工人们都跑到附近的山坡上晒太阳去了,厂区离火葬场不远,工人就望着火葬场不断升起的黑烟。乱糟糟的厂区,房子的窗户上没有一块完整的玻璃,有人的房间外将就蒙着塑料布。
  实际上,这个时候,杨绵绵对冰箱没有一点认识。于是到市图书馆找资料,还真找到了一本《电冰箱》的书,作者叫单大可。她再一打听,原来是第二军医大学的一名教授,人在上海。作为医学专家,一些药剂需要冷藏,当时没有条件,因此单大可自己摸索制作冰箱。
  杨绵绵顾不了那么多,找到单大可请他当顾问,让他从头开始讲了冰箱的原理。然后厂技术部门到北京雪花冰箱厂参观“学习”。接下来两边资料一集中,土法上马生产冰箱,以促成项目引进。
  1984年青岛日用电器厂全年销售额348万元,亏损147万元。1984年12月26日,35岁的张瑞敏出任这家工厂的厂长,工厂外面也挂出了青岛电冰箱总厂的牌子。43岁的杨绵绵则被任命为总工程师和副厂长。
  张瑞敏落实项目后,杨绵绵开始了带队在德国利勃海尔接受项目引进前的培训学习……
  1985年11月,从德国利勃海尔公司引进的15条电冰箱生产线到厂,随后组织安装、调试。1986年下半年顺利投产,装配线上开始不断下线四星级“琴岛——利勃海尔”电冰箱。
  
  一家制造企业的成长
  
  1984年以前,青岛日用电器厂主要生产“白鹤”牌单缸洗衣机,按照当时的“传统”,产品分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等外品。实在卖不掉,员工内部消化,或者送货上门半价出售。
  1985年,利用原有设备生产BY150升电冰箱样机已经通过了相关部门的检测,开始批量生产。
  当年4月,张瑞敏收到有关冰箱质量的投诉,于是到仓库逐一检查,结果从400多台冰箱中找出76台不合格冰箱。他询问质检部门如何处理,得到的回答是,便宜一些内部处理给员工。接下来便是“砸冰箱”的故事:在召开现场会后,张瑞敏砸了第一下,随后将大锤交给相关责任人……张瑞敏和杨绵绵扣掉了自己当月的工资。事后看,“砸冰箱”也成为中国制造业成熟化一个转折性的事件。
  杨绵绵事后总结:作为当时40多家引进国外电冰箱生产设备的企业之一,海尔有几点有所不同,一是,海尔引进的德国生产设备是亚洲的第一条四星级电冰箱生产设备;第二,是海尔在引进设备的同时还引进了1942条德国标准和ISO国际标准……但是当时我们并没有一支匹配的一流的工人。
  面对着刚刚开始学习生产四星级冰箱的工人,我的惟一的办法就是反复地教、反复地练……“现在回忆起我生命中的那段时间,真的是一段要名牌不要命的日子。”
  生产冰箱当年即实现利润248万元。1986年在引进生产线投产后,创工业产值7648万元,实现利税1083万元,创汇300多万美元。第三年产值突破1.45亿元,创汇1200万美元;第四年产值再破2.5亿元,创汇2000万美元。
  1988年,杨绵绵第一次当选为人大代表,会议期间她参加了中外记者招待会,当时有个记者问压缩机国产化的问题,杨绵绵坦率回答说青岛电冰箱总厂也想用国产压缩机,但由于没有符合他们质量要求的,只好用进口的。
  当年12月,海尔冰箱在全国冰箱评比中,以最高分获得中国电冰箱史上的第一枚金牌。1989年6月,基于当时的环境,市场出现低迷,海尔不但没有降价,反而逆市提价12%,结果仍然被市场所接受。
  1991年,在全国首次驰名商标评比中,问世不过数年的“琴岛——利勃海尔”与其他拥有悠久历史的品牌茅台酒、中华烟等被评为“全国十大驰名商标”。当年12月20日琴岛海尔集团公司成立,杨绵绵担任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和常务副总裁。
  1992年,琴岛海尔在青岛东部高科技开发区兴建工业园。12月琴岛海尔集团正式更名为海尔集团。
  在工业园建设过程中,海尔很快面临资金压力,恰逢国内资本市场启动。1993年11月19日,青岛海尔(600690.SH)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每股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