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代中国教育危机问题

【摘 要】当代中国教育危机是一种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同时更是一种隐患,当代的中国教育危机并非是一时一刻的危机,它甚至是一种影响到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危机。当代的中国教育制度体系是由教育部制定的,但是现在的危机仅仅靠教育部是无法化解的,要真正化解这个危机,必须从治国理政的高度采取相应的措施,从全局考虑,才能彻底的扭转这种局面,化解当代中国教育危机问题。

【关键词】教育制度;教育危机;教育不平等

教育问题关系到我们每个人,而且也是最受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每个人的人生发展都离不开教育问题,从牙牙学语的儿童成长到社会各个领域需要的专业人才,期间必定需要经历很多次教育才能逐渐的成长。近几年来,我国各级教育在模式和培养能力上规模扩张,极大的增加了国民受教育的机会。但是由于国家教育投入严重不足,这种告诉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教育“产业化”来支撑的,从而导致了高收费、乱收费、择校热、钱学交易等现象,加大了教育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学校差距。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育质量,侵蚀了教育的公益性、公正性,异化了教育品质,使教育的社会形象、社会声誉严重跌落。

在2012年7月湖南财经频道播出的节目中,有一组这样的数据:安徽每7826名考生中才有一个人能上北大、而北京的每190名考生当中就有一个人可以上北大,那么这样算下来,北京学生考进北大的几率是安徽考生的41倍、是广东考生的37.5倍,是贵州考生的35.4倍、是河南考生的28倍!但是复旦比北大更狠,上海考生进复旦的机会是全国平均的53倍、是山东考生的274倍、是内蒙古考生的288倍!虽然都是高考,但是在不同的地方高考,升学的难易是不一样的,有这么一则事例说是一个湖南的小伙,在上海的一个建筑工地当农民工,偶然间和建写字楼的设计师他们就聊上了天,没想到他们竟然都是1999年那年参加的高考,那个时候全国都是一样的考题,我们湖南的那位民工小伙子当年考了523分落榜了,设计师当年在北京考了421分上了沈阳建筑工程大学,若干年之后,命运竟然如此差异。虽然以上的数据和故事无法去考证它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但是从中体现的地方保护主义不得让人们反思我国的教育制度。

一、我国现行的教育基本制度

1995年3月1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我国现行教育的基本制度是:

(一)我国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国家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学制系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置、教育形式、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等,由国务院或者由国务院授权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二)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我国现在实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由小学和初中教育构成,有五四制和六三制两种较突出的制度类型。五四制是指小学修业五年、初中修业四年,从而构成完整的九年义务教育。六三制是指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实行六年小学教育、三年初中教育。

(三)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以及企业事业组织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并保障公民接受职业学校教育或者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使公民接受适当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和终身教育。

(四)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国家教育考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种类,并由国家批准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承办。

(五)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经国家批准设立或者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

(六)国家实行学位制度。学位授予单位依法对达到一定学术水平或者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授予相应的学位,颁发学位证书。

(七)各级人民政府、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采取各种措施,开展扫除文盲的教育工作。按照国家规定具有接受扫除文盲教育能力的公民,应当接受扫除文盲的教育。

二、我国的现行教育不平等的问题

(一)基础教育的不平等。基础教育是指传授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和陶冶基本品行的教育。在当代,实施基础教育的主要机构是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其中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属于义务教育的范围。我国现在实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由小学和初中教育构成,有五四制和六三制两种较突出的制度类型。五四制是指小学修业五年、初中修业四年,从而构成完整的九年义务教育。六三制是指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实行六年小学教育、三年初中教育。基础教育的发展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由于基础教育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扭曲和畸形,由于严重的竞争压力不断积累和持续传导,学校的工作已经很不正常,师生无法正常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和家长成了最终的受害者。在条件好一些的中小学,一个普通的教学班,一个班内都有七八十人,一个老师如何会有那么多的精力去照顾那么多的学生。我们教育部颁布的相关教学规范早已经成为一纸空文,正常的教育管理已经不可能进行。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仍然存在不平等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与农村之间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配置不平等;(2)男女之间的教育不平等;(3)同区域同类学校之间的教育不平等。

(二)高等教育的不平等。高等教育作为精英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中的不平等是基础教育不平等累积的结果。高等教育中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高校招生数量的不平等及录取分数的不平等。有一组这样的数据:安徽每7826名考生中才有一个人能上北大、而北京的每190名考生当中就有一个人可以上北大,那么这样算下来,北京学生考进北大的几率是安徽考生的41倍、是广东考生的37.5倍,是贵州考生的35.4倍、是河南考生的28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全国的重点高校通过高考这个隐蔽的方式在掠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优秀人才。因为我国的知名重点高校大部分是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而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录取到重点大学的学生都是当地最优秀的学生,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在生源上就不能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失去了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公平。

(三)教育入学体制不公平。基础教育一般是出现机会差异最小的领域,但重点与非重点学校教育条件与质量差异非常大,现代社会“择校”实际成了家长社会关系与经济实力的较量,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近年来,在高中录取中,以交“赞助费”的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多,而对于家庭无力负担高额费用的学生,就失去了本可能属于自己的就读重点高中的机会,进而可能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四)教育“产业化”和“商业化”。当代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把教育“产业化”和“商业化”了,校长和教育局局长都堕落为官僚,趋炎附势、唯利是图;而教师呢,则沦落为“教学工具”,在严密监视和严格考评下的教师,没有独立的执教思想,只有循规蹈矩地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教育过程不能以学生为本,不能以教师为中心,没有教学相长的机制,没有教学的自主权和主导权,这样的教学就难免被动和盲目,教学过程僵硬、死板,考核机制绝对单一,“唯分数论”就这样诞生了。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需要伟大人生的抱负,需要超凡脱俗的品格,需要高风亮节的垂范,需要无微不至的关怀。教育一旦堕落,就会成为摧残人性、屠杀人才的“刽子手”。教育失误乃是对国家的犯罪,误人子弟,误国误民,杀人不见血,毒害又何其深也。

三、我国现行教育不平等的根源

(一)受城乡二元化的影响。我国城市与农村的发展极度不平衡,呈现出二元化的格局。城乡二元化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后遗症,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东部的城市经济迅猛发展,而处于相对贫困的农村却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教育高收费现象屡禁不止,一个大学生一年的学费对普通的工薪阶层来讲已经显得很高额,但是对一个农民来说,可能是他们几年的净利润。我国的二元经济存在是客观事实,必然导致我国城乡教育的不平等。

(二)受我国传统思想中的毒瘤影响。上面提到的我国男女之间教育的不平等,主要发生在广大的农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主要是因为我国传统思想中的毒瘤——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当那些没有受到教育的女性成为母亲时,她们的思想又会影响到一下代,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三)我国高考招生制度的不合理性。高考招生制度的不合理性是导致我国高等教育不平等的重要原因,高等教育的不平等,就会造成就业的不平等,就业不平等,就会造成收入的不平等,收入不平等,就会造成生活的不平等,生活不平等,下一代就不平等,下一代的不平等当中就包括了教育的不平等,从而始终走不出教育不平等的怪圈。在之前某个学校高三班打出的标语就是:现在不拼命学习,以后怎么能拼得过富二代。这也是对现在教育不平等的一种无力吐槽。

(四)经济发展部平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经济发展部平衡,是造成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根本原因,而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又导致了地区间、学校间教育的极大差距,从而导致了诸多教育不平等现象的存在。由于我国各地财政收入的差距悬殊,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教育经费问题,而教育经费短缺一直都是制约我国经济不发达地区教育法制的重要因素,这也决定了这些地区的青少年只能在条件很差的学校里接受教育。目前,在我国存在大量的由贫穷造成的教育不平等现象,这个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四、我国现行教育不平等的解决办法

(一)合理使用国家教育经费。九年基础教育费用应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调拨,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投入可高于中央政府,经济落后地区中央政府的投入应高于地方政府的投入;高中、大学的教育经费应主要由中央财政负责。

(二)保障基础教育体制的结构合理与公正。废除重点小学、重点初中制度,教育经费、师资力量应基本做到城乡均衡,使每个适龄青少年都能受到同等水平的基础教育。

(三)取消高考按地域招生的政策。但是这一政策或许在未来几十年内都无法得到真正的改变。在之前看到的报道中,教育部的相关人事认为现行的高考制度是比较合理的录取制度,在找不出合理的替代制度之前都会延续下去。目前,我国实施异地高考制度,但是该制度的实施仍处在试行阶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现教育平等,任重而道远。

(四)改革教育入学体制。在基础教育阶段,改革原来按地域和户籍话费选择学校的规定,减少“赞助费”或其他名义录取的学生人数,保证初级教育阶段的机会公平。对于教育存在的乱收费问题,实施“阳光工程”,给民众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教育环境。

(五)重视教育立法,加强教育督导,全面实现已发治教。我国教育工作开始走上已发治教师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曾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华共和国教育法》,使得我国教育工作从依据政策文件开始转向依据法律法规的轨道上来。但是,目前我国教育法制建设还满足不了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高考招生制度等方面都急需教育法律予以规范和管理。真正做到依法治教,还必须有完备的监督机制。通过严格的监督,强化教育法规职能和执法力度,保障教育事业的发展。

五、结语

我国之所以存在如此众多的教育不平等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政治、历史和文化等各方面,这些不平等,只能通过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逐步加以消除。我们在关注教育不平等的同时,努力减少工作中的失误,改革教育体制中的不合理因素,坚决消除教育腐败,提高教师教学质量,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等,将有利于真正实现我国的教育平等。

教育平等对促进政治民主、社会的安定,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平等并不是一种孤立的教育系统的内部状态,而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是导致地区和城乡之间发展失衡,形成新的社会不公和不稳定的因素,不利于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隐患,甚至会引发新的社会危机。但是,要彻底实现教育平等,仅靠教育本身是无法实现的,必须有赖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我国的社会主义平等的政治制度为教育平等创造了前提条件,随着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我们必将像着人类教育平等之梦迈进一大步。

参考文献

[1] 郑维勇,王宓,叶长青.中国教育危机的冰山一角:中国教育的不平等[J].当代教育论坛,2005(11).

[2] 黄潇,杨俊.中国地区间教育不平等的分解及治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2).

[3] 赵凤霞,杨胜来.教育不平等现象之归因与对策分析[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1).

作者简介:罗荣,女,贵州人,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