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全切术患者围手术期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全切术患者围手术期过程中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行子宫全切术的264例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各132例,A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B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表给予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及心理状况总分进行比较。结果:264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A、B组满意率分别为70.5%、96.2%,B组的满意率显著高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31.53,P<0.05)。A、B两组的心理状况总分分别为(2.43±0.47)分、(1.31±0.25)分,B组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A组(t=2.087,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提高子宫全切术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并改善患者术后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关键词】 子宫全切术; 临床护理路径; 围手术期; 子宫肌瘤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CNP)是一种综合的、跨学科的整体医疗护理模式,主要根据患者个体化情况,在诊断、检查、治疗、用药、护理、饮食过程及出院指导上制定一个严密的工作流程,并能指导护理人员进行预见性的工作,使患者认识到自己所要达到的护理目标,逐渐从被动护理思维转化为主动护理思维,防止发生护理项目的遗漏并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1-2]。子宫切除术在妇科手术中比较常见,其中子宫肿瘤及卵巢肿瘤可能都要给予子宫全切术。子宫为女性产生月经及胎儿孕育的场所,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3]。因此,在对患者进行子宫全切术的同时,应对患者围手术期间采取优质的整体护理计划,从而能够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本院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264例,年龄37~59岁,平均年龄(43.5±6.2)岁。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132例。A组年龄37~56岁,平均(42.6±7.9)岁;其中92例子宫肌瘤(55例肌壁间肌瘤,24例浆膜下肌瘤,13例黏膜下肌瘤),2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1例功能性子宫出血,2例子宫内膜息肉;合并症:合并高血压27例,冠心病7例,糖尿病5例。B组年龄39~59岁,平均(44.1±7.2)岁;其中89例子宫肌瘤(53例肌壁间肌瘤,25例浆膜下肌瘤,10例黏膜下肌瘤,1例阔韧带肌瘤),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功能性子宫出血,1例子宫内膜息肉;合并症:合并高血压29例,冠心病6例,糖尿病6例。全部患者均无下腹部手术史。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及护理方法 全部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身复合麻醉下给予子宫全切术。A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由护理人员对患者给予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术前准备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的讲解,而B组患者则根据患者入院的具体情况制定临床路径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1)患者入院后,向其介绍住院环境、住院制度、责任医护人员、探视时间,并告知其临床路径流程表及大概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相关内容;(2)告知患者检查的项目、方法、注意事项、目的及如何予以配合;(3)入院至手术前,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病因、症状、手术治疗方式等相关内容,并讲明手术的必要性,指导术后康复知识,与患者进行沟通,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使之配合治疗;(4)术前1天,进行备皮、禁食及置入尿管,讲解手术室的环境、手术麻醉方式、体位,术前及术中配合事项;(5)手术日再次讲解手术注意事项,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后去枕平卧6 h,并帮助患者翻身,使引流管保持通畅,待患者清醒后告知术后的镇痛泵的使用方式及术后注意事项,术后评估患者疼痛,必要时刻应用止痛药;(6)术后24~72 h对患者的体温进行监测,若体温升高,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及时处理,观察并记录引流袋中尿液的色、量及性状。进行由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至普食,鼓励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并对阴道流血情况进行观察;(7)术后1周内,鼓励患者多饮水,避免出现泌尿系统感染;(8)术后3个月内禁止性生活,1个月后进行复查。如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诊。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析。

1.3 护理效果评价 (1)护理满意率:制定护理满意调查表由患者进行填写,选项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满意率[4]。(2)心理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在出院时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指导,并对患者的填写的结果进行计算得分[5]。

1.4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64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全部患者术后未出现切口、泌尿系感染、阴道残端渗血及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后A组满意33例,基本满意60例,不满意39例,满意率为70.5%;B组满意102例,基本满意25例,不满意5例,满意率为96.2%,B组的满意率显著高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1.53,P<0.05)。A组的心理状况总分为(2.43±0.47)分;B组的心理状况总分为(1.31±0.25)分。B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87,P<0.05)。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指由医院内一组相关临床工作人员对某种疾病进行监测、治疗、护理、康复而制定的一个准确时间要求及严格工作秩序的护理程序,能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患者的康复,并使患者获取较好的医疗护理[6]。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制定,以时间为纵轴,以患者入院后的指导、诊断、检查、用药、饮食、活动、健康宣教、监测及出院指导的护理措施为横抽制定临床护理日程表;(2)组织由医生、护士、技师等相关人员组成的临床路径管理小组,确保患者在住院期间针对临床路径的实施得到动态、系统且有针对性的指导,加强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实用性;(3)对本科的护士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培训,并要求护士能够严格按路径设置的时间和内容工作;(4)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应在对其进行宣教的同时,告知临床路径流程表、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相关内容,从而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子宫全切对许多女性来说是一种创伤性的经历。由于生殖器官特别是子宫对性和更广意义上的女性特征都存在表明女性身份的作用,在妇女的精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7]。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使医护活动的透明度得到提高,患者在治疗期间能够掌握较多有关疾病的相关内容,使自我护理能力提升,提高治疗该病的信息,使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改善,并提高了护理的满意程度。本文研究中,B组的护理满意度及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子宫全切术围手术期过程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并有效的改善患者术后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O’Hara T. Nurses’ views on using the liverpool care pathway in an acute hospital setting[J]. Int J Palliat Nurs,2011,17(5):239-244.

[2] 高德文.经阴道子宫全切术后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6):93-94.

[3] 罗秀兰.21例经阴道子宫全切术的护理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2):136-138.

[4] 徐娟,乔淑莲,赵长春.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7):4195-4196.

[5] 陈宁红,肖波.临床路径在子宫全切术患者中的应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6):817-818.

[6] Yan Y H, Chen Y, Kung C M, et al.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of nursing care: case study of a clinical pathway revision for cardiac catheterization[J]. J Nurs Res,2011,19(3):181-189.

[7] 张爱萍.子宫全切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6):1986-1987.

(收稿日期:2012-11-05) (本文编辑: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