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企业创新机制与路径研究


   [摘 要]传统产业集群中,企业如何从模仿走向创新?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和现实观察,本文发现,由于存在内生性模仿机制,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较弱,集群企业模仿行为普遍存在;但随着集群内部环境和外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企业在竞争压力下产生创新动力,在合作性创新机制下形成创新能力。随着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就能从模仿走向创新。总体上看,集群企业通过四种途径实现创新,即通过自身创新资源积累、依赖政府建立的创新平台、中小企业为大企业配套与大企业合作、构建并加强集群外部联系,提升创新能力。结合实际,本文得出几点扶持企业创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传统产业集群 创新机制 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07-0042-07
  
  一、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点的产业集群创新已成为相关文献的关注点,大量文献都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区域创新体系、集群创新空间、集群创新网络和创新过程。这些文献多以产业集群为分析单位,考察知识外溢与信息共享及创新网络如何形成集群创新能力,而较少将分析单位聚焦在微观层面的企业创新行为方面,这样可能模糊或泛化了集群企业的创新研究。观察广东各类产业集群会发现,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其创新动力和能力的来源是不同的。当前,广东的产业集群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目前年产值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企业集群有148个,年产值10~ 50亿的集群有60个,50 ~ 100亿元的集群有15个,超百亿的集群有10个。其中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占83%。① 但同时,这些集群普遍面临着各种发展约束,比如,模仿大量存在、创新能力较弱、要素价格上升、集群竞争优势不具备可持续性等问题。产业集群亟待创新升级,从价值链低端的“中国制造”走向高端的“中国创造”。集群创新,企业是主体。那么,传统产业集群企业如何提高创新能力、从模仿走向创新?
  对此,需要分析集群企业的创新机制和路径。本文以传统产业中小企业集群中企业创新行为为研究视点, 根据现有的调研资料和实地了解,考察并分析产业集群企业的创新机制和路径。
  
  二、本文研究思路
  
  产业集群(clusters)是指同一类产业内的企业在同一地区的聚集(Schmitz, 1995)。 ②[1] 而在以柔性专业化生产方式为主的集群中,企业进入的技术与资金门槛都较低,但小批量、定制式生产和非标准化产品和工艺流程不适于大企业进入,从而为中小企业在这些产业中留下了生存空间(王珺,2004)。[2] (P4) 这些产业大多是一些传统型商品行业,如五金、纺织服装、皮具、鞋类、陶瓷、家具、音乐器材、五金、机械配件等,其产品具有时尚性、艺术性等特点。这些传统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创新行为是本文的分析对象。
  关于创新。熊彼特(1912)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给出的技术创新概念:创新是一种生产函数的新组合,其目的在于获取潜在的超额利润。可将创新概括为以下五种类型:(1) 生产新的产品;(2) 引入新的生产方法、新的工艺流程;(3) 开辟新的市场;(4) 开拓并利用新的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供给来源;(5)采用新的组织方式。其后,创新研究者们将这五种形式的创新归并为两类,前四类称为技术创新,第五类称为组织创新。纳尔森(1992)认为技术创新不仅仅是技术的第一次引用,而且还包含技术扩散;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本质上取决于各种相关知识的积累和发展的过程。[3] 大卫·艾杰顿① 认为创新就是新技术的出现,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经济发展史最有意义。通常当创新快速传播使用时,创新对生产力的成长影响最大。同时,创新具有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的特点。实际在使用的技术(包括模仿使用),以及因使用而引起的特殊问题,强烈地影响创新,并会引发针对原技术或创新进一步做出改善,从而产生新的创新。本文分析的技术创新涵盖了新技术的产生、引用和扩散及其过程。
  在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体系中, 创新主体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P. N. Cooke,1993)。[4] (P543-564)但仅有集群中近距离信息知识(尤其是缄默知识)交流和信任机制构建的内部创新网络还不够,集群融入全球价值链,获取外部异质性信息有利于企业创新和集群升级(Humphrey,Schmitz,2002;Pietrobelli,2004)。[5] [6]
  基于上述观点和现实观察,本文关注传统产业集群企业的创新行为,认为技术模仿是技术使用的一种方式,当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和能力不足时,模仿是企业的低成本学习方式。当集群内外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企业会产生强大的创新动力,随着集群内创新网络形成、企业不断积累创新资源、加强与外部联系,企业创新能力就会逐步形成并提高,企业呈现从模仿走向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径。广东内生性传统产业集群在形成阶段,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卖方市场”下,竞争不足,加上创新收益不确定性、技术成果外溢的影响,企业创新动力普遍不足。随着企业创新资源的积累、创新知识的不断吸收,企业创新能力逐步提高, 从而积极创新, 以增强竞争力。
  为考察上述路径的发展过程,分析集群企业创新动力和能力的形成机制和路径,本文提出下述理论假设:
  1. 集群企业在竞争机制下产生创新动力,在合作性机制下形成创新能力。
  当企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集群内外竞争变得异常激烈,为了生存,企业不得不追求创新,以寻求差异化发展之路。作为创新空间,产业集群有利于创新所需的缄默知识的转移,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包含政府、中介组织的创新网络的存在,有利于企业形成并提升创新能力。由此可以提出的另一假设是:
  2. 集群企业通过构建和加强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获取创新能力。随着创新能力由低到高的发展,企业就可能实现自主创新。
  集群内部企业之间、企业与制度化组织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能够使企业形成创新能力。但同时,同质化信息、知识的交流,会形成产业集群的路径依赖和功能锁定,不利于创新。因此,企业在加强内部联系的同时,还应融入全球价值链,通过与外部联系,吸收有利于创新的异质知识,从而获得创新能力。当企业拥有创新能力时,就会从模仿到消化、吸收走向再创造的自主创新之路。
  
  三、传统产业集群中企业创新机制
  
  虽然集群企业中模仿行为内生性地普遍存在,但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比如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竞争加剧,市场需求变化不定,消费者偏好求新、求异、求变。仍然墨守成规、缺乏创新的企业大批死亡,集群出现衰落迹象。比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广东南海西樵纺织业在当时出现了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产量不断收缩,大量企业关闭或转产的现象。集群由1994年以前国内外知名的“家纺名城”、“千家店、万台机、亿米布”衰落为300多家企业,产量比最兴旺的80年代后期减少了60%以上。可见,简单模仿缺乏持续竞争力(王珺,2004)。[2] (P155-157)
  那么,这些传统产业的企业如何形成创新动力?如何获取创新能力?大多数文献从知识外溢和协作创新角度对技术创新加以解释,与此不同,波特(1998)认为集群对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还体现在内部竞争压力和同行间的持续比较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创新激励,并指出,正是合作和竞争两方面的因素使集群可以长期居于创新中心的位置。[7] 观察发现,在竞争压力和创新激励下,企业就产生出创新动力,但中小企业往往创新能力较低,这时就需要借助于外力才能实现创新。因此,本文将集群中创新机制分为竞争性和合作性两种。在集群环境下,合作性机制产生集群创新能力。这个外力和合作性机制指的就是集群企业的内部联系及其与外部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