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学习环境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与创新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主渠道,是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进入“互联网+”时代,随着智能化移动工具的普及与应用,移动学习成为高校学生进行课程学习、接受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因此,克服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缺点,适应新时代下移动学习环境开展教学,是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运用移动学习环境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意义

移动学习是基于数字化学习的发展,是区别于一般性学习的一种数字化学习的扩展;它具备数字化学习的所有特征,其独特性表现在:学习者不再被限制在电脑桌前,可以自由自在、随时随地进行不同目的、不同方式的学习;其学习环境是移动的,教师和学生都是移动的;其实现的设备具有移动性、可携带性等特点。利用移动学习环境开展思政课教学,意义在于:

(一)改变以往“教师课堂教、学生课堂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使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包装”更加时尚。在移动学习环境下,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上传教学资料,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并适时监控学生学习动态,不再受时空的限制,备课更加方便;同时,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有利于学生及时有效地理解、掌握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

(二)弥补信息化教学的不足,发挥移动设备学习的优势。移动学习实质上是属于信息化教学的一种,可称为移动信息化教学,两者都是基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但是信息化教学主要是教师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来实现课堂教学,它不强调是利用移动设备还是固定设备;而移动学习则突出不受场所、固定电脑桌等条件的限制,学生可自由自在、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

(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及方法。课堂上,师生可以利用移动端学习平台(如我校的超星学习通),完成更多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借助移动端平台在有限的时间内采用更多的教学方法如分组任务、课堂讨论、抢答、选人、测试等,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四)利用移动学习环境开展教学,更加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便于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主动性学习。同时,也使教师从以往繁重、单调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由“裁判员兼运动员”的角色转变为纯粹的“裁判员”,真正发挥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

(五)移动学习环境的运用,方便了师生的教与学,既减轻了教师的作业批阅量,又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让师生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去接受新的知识,拓宽知识面,提升自身能力与素质。

二、基于移动学习环境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立足目前高职院校招生批次多导致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是95后甚至00后的学生、学生思想活跃并常以自我为中心、喜欢玩游戏、乐于碎片化学习等实际情况,为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必须克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基于移动学习环境的问题。概括地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多高职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近几年,由于省内生源紧张,招生批次增多,加之招收外省学生,致使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那些通过单招、自主招生及注册录取的学生,好多都是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较差、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没有浓厚的兴趣。因此,进入高校后,想在短期内改变这些学生的行为习惯很难。这就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带来诸多问题,同时给教师们的课堂教学也会带来很大的挑战。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立足现有学生自身及其学习实际,因材施教,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网络课程较多,学生偏技轻文

隨着信息化技术普遍用于高校的教学中,在线课程逐渐增多,高校要求大学生学习的网络课程也逐渐增多。在这一背景下,学生对网络课程已经没有太多兴趣,加之广大教师也常利用网络平台向学生发布作业,学生有时因各门课程作业太多而无暇顾及到所有教师的作业;同时,高职院校由于过度重视技能,导致学生偏理轻文或重视技能培养而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对学校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课程兴趣不大,学习积极性不高,因而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学生偏好游戏,善于碎片化学习

高职院校目前大多是95后或00后的学生,他们喜欢上网,经常利用手机玩自己喜欢的各种游戏,不喜欢长时间学习网络课程,但是他们对社会热点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还是喜欢关注,偏爱碎片化学习。这一实际情况就对现在上课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需要老师们能够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展开课堂教学,并善于利用学生喜欢玩游戏、碎片化学习这一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四)教师利用学习平台发布学习任务收效甚微

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教师常利用移动学习平台(超星学习通等)向所授课班级学生发布学习任务,但是由于学习平台上功能有限、教师没有充分掌握学习平台各项功能等原因,致使发布任务后,学生没有及时完成;教师通过学习移动端后台监控学生学习动态,但是发现学生没有做,没有及时告知学生,同时,对学生做错的题目没有及时发现,从而导致所发布的作业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没有起到巩固课堂所授知识或课前预习的效果。

三、基于移动学习环境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路径

随着智能化移动工具的普及与应用,移动学习成为高校学生进行课程学习、接受新知识的主要方式。为适应新时代下移动学习环境,高校思政课教师就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与路径,便于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掌握课堂所学知识。

(一)强化网络思政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高职院校要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入学校教育、管理、服务的全过程,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其学会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懂得“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要求其明白“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学习,才能改变命运,成为对家庭、社会有用的人”;同时,学校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让学生不仅掌握专业技能,而且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职业素养,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二)科学设置网络课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开设网络课程是为了节约教育资源,便于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学习,但是如果网络课程开设不当,或者随意开设,就会适得其反,不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方便学生学习掌握学科知识,反而会给学生学习带来负担,挤占学生学习时间及娱乐时间,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学校要合理科学规划网络课程设置,并且正确引导学生既要学好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同时也要学好人文社科知识、职业道德知识,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坚持将德育放在首位,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教师运用移动端平台优势,引导学生学习

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技术培训,使教师能熟练掌握移动学习平台的功能。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智能化手机或PDA的移动功能,课前可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资源上传移动学习平台,不受时空限制,引导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利用移动端学习平台与学生互动,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课中,教师可以运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头脑风暴等教学策略实现自身的角色转换,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多元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借助先进便捷的移动设备开展学习;课后,教师可以通过移动端后台监控学生学习动态,适时与学生互动,及时有效地評价学生学习过程,切实提升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上的获得感,从而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与实效。

(四)发挥学生智能手机作用,提高学习效果

高职院校学生大多喜欢利用智能手机玩自己喜欢的游戏,浏览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趣事等。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学生这一特点,将思政课教学内容通过移动端学习平台发布到学生手机上,并将教学内容进行碎片化处理,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学习、阅读,内容可以视频、案例、微课、新闻短评、热点快报、有趣漫画等各种形式呈现,同时,也可以采取社会热点、焦点讨论、评说等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或主张,引起学生心灵的共振。这样,就可以切实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在思政课堂上的“抬头率”与参与率,并可以更好地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的有效开展。(作者单位: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为校级教改课题(项目批准号:JX-G-2018-05)的最终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