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度的机制分析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重任,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度,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的核心和关键问题。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度,需要充分发挥教学模式优化运行机制、教学资源开发机制、教学设计运行机制、教学方法运用机制等综合作用。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运行机制;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223-0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网络的广泛普及,部分大学生的思想受到空前的冲击,意识形态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责任更为艰巨。只有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度,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运行机制,才能发挥其效能,增强其实效性。

一、教学模式优化运行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不只是强调对知识的记忆,而更加注重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优化运行机制中要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寻找适合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

1.由“教学中心”转变为“发展中心”。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讲台上面教,学生在课堂下面记,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髓却没有为学生掌握,更没有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应该向“发展”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转变,在发挥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大学生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品德。一方面要认识到学生在道德水平方面和思维模式方面存在差异,但是每个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都是可以学会并且提升自身思想品德的。另一方面,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正确引导学生发挥自身学习主体性,采取互动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由单一模式转变为系统模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教学过程中分两年逐步开展,共设置了五门课程,分别从学生的道德品行、政治素养、思维认知和法律意识这几个方面进行培养和教学。虽然这几门课程在培养方向上各不相同,但是相互之间却又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共同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培养打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课程之间的系统性,既不能简单重复其中的内容,又不能将各科简单分割开来。同时,还要有效地联系大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相关课程的学习,注重不同学科课程之间的系统性,根据大学生不同的思想政治品德发展阶段,有效地将不同的学科整合在一起,最后形成合力,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水平。

二、教学资源开发机制

首先,教育资源的开发要紧密围绕课程教学目的进行,全面把握教育资源,系统协调物质、精神和制度三种影响因素。把握物质因素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关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人文和自然景观;把握精神因素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各高校优秀的校风、学风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文化内涵;制度因素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必不可少的保障。其次,根据当前大学生的发展特点,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整理,使这些教学资源更加贴近学生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道德的养成和能力的提升。再次,教学资源的开发要以教学的需要为目的,贴近生活,从生活中挖掘资源,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尽可能实现教学多样性,进而形成教学有机统一。

教学资源的开发要结合实际,同时要形成体系。一是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开展不同内容的教学,避免千篇一律。二是要结合网络链接。网络具有信息量大和存储量大的特点,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网络思维和网络先进技术,引导学生正确区分现实与虚拟。三是结合时代特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要结合这一时代特征,做到与时俱进,将新时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特征融入到教学课程中去,特别是要紧密结合当前社会问题进行剖析,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培养优良思想道德品质的自信心。

三、教学设计运行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的优化就是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原则下,在教学设计运行机制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系统分析各个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选择最佳教学策略,不断完善整个教学过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设计要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从学生的身心出发,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规律,把握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情况,结合学生的品德状况,制定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教学方案,设计相关教学内容。一方面要结合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进行设计,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掌握相关思想品德并且在实际生活中自觉践行;另一方面要将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发挥出来,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和引导,让学生了解我国近现代历史和改革建设进程,提高学生自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积极性,自觉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中还要进行总结和相关教学的反思,结合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和认同程度,总结并且反思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找出其中的原因,对不同原因进行优化,最终实现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

教学设计运行机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教学设计要紧紧围绕具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目标来开展;二是教学设计中要通过控制相关变量来调节教学效果,自觉排除不可控制的变量;三是整合资源系统和教学系统,协调各系统中的不同要素;四是建立信息交换平台,实现师生之间沟通,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沟通以及各个教学要素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实现教学活动的矫正。

四、教学方法运用机制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规定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教学内容和教育资源需要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准确地传递给学生,进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与具体的教学目标相结合,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教学条件选择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具体来讲,一方面要结合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实际。每个教师有自己的理论水平,由于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和学习经历,导致在教学方法的理解和使用方面有所不同,因此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以及学生的道德状况,不同学生的情况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也各不相同。另一方面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情况。例如,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则应该以理论讲授为主,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就要采取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和改革建设的历史;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就要采取情景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形成互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2.采用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实效性。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的状况,需要多采用情景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使用的情景教学法多是以构建“实习场”为目的的,而“实习场”中的学生充当的是知识的搬运工的角色,是典型的认知性的学习方式。只有在处理客观世界和自我内心世界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提升自身对于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鉴别能力,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要采取问题教学法,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可以围绕热点问题,采取“专题教学”进行教学。案例就是以现实生活中典型的社会事实为原型,根据教学活动的具体需要而形成真实的或者虚拟的实例,采用案例教学法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解释、分析和解决客观世界现实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就是要以现实生活为原型,创建教学案例,然后又以案例为中心,拓展其意义,形成与现实的关联。它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对于增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度,提高其作用的有效性,就需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优化其运行机制、教学资源开发机制、教学设计运行机制、教学方法运用机制等,形成系统的、科学的教学体制,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发挥好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其发.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改革与研究的价值取向[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2]巴班斯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M].吴文侃,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