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道德心理课堂实效的思考和实践


打开文本图片集

思想品德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担负着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职责,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发展与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北京的中学生,视野开阔、见多识广、分析能力强,如果在教学中照本宣科、摆大道理、简单说教,不但不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更难实现把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学的实效性大打折扣.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该怎样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以下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提高道德心理课堂实效性的方法和途径方面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一、创新教学形式提高教学实效

1学生讲堂

例如在“保护自我”单元,我抛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用二到三课时,以“学生讲堂”的形式,就“远离灾害事故”“防范非法侵害”两个主题,各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每小组从地震、火灾、暴雨泥石流、电梯事故、燃气泄漏、踩踏事故、交通安全、溺水、抢劫、盗窃、诈骗、遭遇陌生人骚扰、校园暴力、恐怖袭击等话题中选2-3个话题,分工合作,搜集资料、制作PPT,在课堂上由各组推出的代表进行宣讲,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课后我又指导学生把PPT按统一格式修改成电子报,各班编辑成册,制作本班的第一本班刊《自救自护手册》.学生的能力超乎我们的想象,很多学生做的PPT精选案例,内容充实,图文并茂;还有同学设计了情境问答、现场演示等互动环节.这样的学习形式,既充分挖掘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充分调动了自主探究和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锻炼了小组分工合作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参与度高了、注意力集中了,讲得绘声绘色、听得津津有味,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自救自护知识,而且有效提高了学生防范灾害与非法侵害的意识和能力,大大提高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期间恰逢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我挑出学生制作的PPT推荐到校园大屏幕上播放,适时开展校园安全自护宣传教育,这样及时的生命教育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高度认可,进一步提升和扩大了教学的实效性.

2游戏互动

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讲“创建新集体”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游戏互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发一张画着树干的纸,组员每说出一条“我能为集体做什么”就画上一片树叶,规定时间内,比一比哪一组的大树枝繁叶茂.这一教学形式,符合初一学生的认识特点,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认真思考积极表达自己能为集体做的贡献.课下由班长汇总各组成果,制作具有本班特色的集体树,进行年级展示.在“添树叶”的游戏互动活动过程中,学生看到了“集体树”枝繁叶茂的过程,认识到了集体的成长壮大,需要每个成员做出自己的贡献,激发了学生爱护集体、服务集体,为创建新集[JP3]体做贡献的意识,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了教学实效性.

二、激发情感体验提升教学实效性

在“感悟亲情”一课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一是回顾一天的生活,分两栏记录从起床到晚上就寝,父母为我做的事和我为父母做的事;二是比较观察记录,根据自己的感受,写出自己想跟父母说的心里话.这些已经习惯了父母每天为自己茫茫碌碌的孩子们,最初拿起笔,一脸茫然,想不起来父母为自己做了什么.在我的引导下,他们开始在脑海中仔细观察自己的生活,想起了从早到晚,从小到大父母为自己做的虽是微不足道,却是充满爱心的桩桩件件的小事.他们的表情渐渐凝重,当他们看到表格两栏最后呈现的明显差异时,他们意识到了原来在爱的天平上,父母已经倾注了太多,而自己平时却忽略了体验,不懂珍惜,愧疚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感恩之情.在此基础上我趁热打铁,又布置了这样的作业:针对一个你与父母之间发生的小冲突或顶撞父母的行为,真诚地跟父母道个歉,并尝试进行沟通.特别要求:“一定要亲手交给父母,并要求父母在你的信后写下他们的感受哦(回信).”后来很多学生跟我反馈,当父母看到他们的信时潸然泪下,而他们也为父母在信中对自己的理解、尊重、关爱感动落泪,以后要克制逆反,多孝敬父母,多与父母沟通.这样的设计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体验作为课程资源,引导学生重新观察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体会父母对自己的辛勤付出,体会父母之爱的无私;使学生对亲情的认知有展现的过程,感恩父母的情感有渲染的过程,感恩的行为实践有亲自体验的过程,有助于触动学生的心灵,真正实现了思想道德的内化,提升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利用校本资源增强教学实效性

例如,在讲第一册第一课“融入新集体”时,我充分利用学生进入我校的第一个别开生面的开学典礼——“开学第一课”,让学生畅谈初入广中的感受,并布置了“我以广中为荣”,浏览广中主页,了解广中,熟悉广中文化的实践作业,培养学生认同广中文化、以广中为荣的意识,帮助学生尽快融入广中这个大集体.

“校园青春榜样”是我校德育的品牌活动,充分体现了我校的育人理念和价值导向.每年评选出的校园青春榜样身上洋溢着自信、自强、感恩、拼搏、进取、担当、恒心、毅力等积极正能量.这些榜样就在学生身边,并通过班校会的宣传,广为人知.因此我们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这些校园青春榜样的事迹开展教学.在第二册第一单元“笑对挫折,磨砺意志”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了学生身边的故事:尽管因跳水右眼受伤多次手术近乎失明,但依然阳光开朗、兴趣爱好广泛、乐观面对生活的曹文慧;初中入学体重300斤,一年半的时间里,风雨无阻每天跑6000米,12公斤的哑铃每天举100个,加上严格的饮食控制,愣是将体重减到170斤,找回自信的恒心达人张旭然,激励学生要直面挫折,勇于战胜自我、战胜挫折.结合“自立之星”虞昊章小小年纪就担负起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的事迹,引导学生讨论,该从哪些方面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结合最新一期的校园青春榜样李梓赫、刘斌、校田径队的事迹,引领学生感受自强的重要性及如何培养自强精神.这一校本资源的利用,充分发挥了榜样的价值引领作用,让枯燥的教学内容丰富生动起来,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感受到这样的人和事就发生在自己身边,真实、可信、可学、可仿、可超越,带给学生的冲击和影响力,远比引用名人或者残疾人的故事更吸引学生,更励志、更有实效.

四、创新作业形式延展教学实效

1挫折访谈

在进行“直面挫折”的教学时,我设计了挫折访谈活动.访谈的对象就是学生自己的父母、师长或其他长辈.访谈的形式要求学生录成音频或视频以便于课上交流.这个教学活动的效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面对孩子的访谈,很多父母敞开心扉,第一次以平等的视角,跟孩子进行对话和沟通,讲述了他们曾经的挫折经历和人生感悟.这样的作业,将教师和家长的经验和智慧拓展为课程资源,这样鲜活的师长的挫折经历和战胜挫折的人生经验,更丰富了学生面对挫折的认知和经验,访谈内容的交流展示,更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充满盎然生机,延展了教学的实效.

2初中阶段的50个目标

在讲“塑造自我”这一单元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活动,让学生规划自己初中三年的目标.但我发现,很多学生缺少目标规划意识,目标设定多数局限在学习上.因此我给学生介绍了戈达德和他的127个目标的故事,我激励他们:“想到才能做到,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并指导学生,课后重新设计和规划自己初中三年的50个目标.这一次学生视野开拓了、思维被激活了,他们从学习、娱乐、旅游、技能、亲情、健康、阅读等很多新的角度,为自己设定了丰富多彩、个性十足的初中阶段的自我完善目标.学生感受如下:

[TPA1.tif;%90%90;S*2;X*4,BP]

总之,我通过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拓展教学资源,力求使我的课堂充分体现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体现“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的课程核心理念,努力把“服务于学生生命成长需要”落到实处,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学生的期末总结,让我很欣慰,从他们真诚、质朴的文字里,我欣喜地看到了这样一门被淡化得几乎没有了知识的学科,却能深深地触动学生的心灵,影响着他们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的看法,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这也就是这门课程最大的实效性吧,这也就是最为宝贵的教育的附加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