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皮纹与学习能力相关性的研究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 通过采用直接观察法及油墨取印法,以高校大学生成绩较好的学生为实验组,成绩较差的学生为对照组,获取指掌嵴纹指标,筛选出差异较大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总指嵴纹数、双箕斗纹出现率均高于对照组,而桡箕出现率、atd角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

[关 键 词] 皮纹;学习能力;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5-0051-01

皮纹是一种人类学性状,自胚胎第13周开始发育,至出生后终生不变,具有高度稳定性和个体特异性。皮纹呈多基因遗传,而人类的智力也属多基因遗传性状,两者的形成基础具有共性。胚胎学上,皮纹与神经系统同属外胚层,均在胚胎3个月时形成和发育;人体指端有大量压觉、痛觉、温觉等感觉神经末梢,同时也是皮纹分布种类最多、最密集的部位,皮纹是神经系统发育的外在表现。而学习能力又是个体智力的直接体现,本研究对皮纹与学习能力之间存在的相关性进行调查与分析,试图解释大学生群体中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的原因。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选择。高校大学生590人,年龄18~21岁。以在校课程成绩总平均分作为分组标准,平均分70~90分者为实验组(325人),平均分低于69分者(265人)为对照组。

2.皮纹研究方法。采用肉眼直接观察法及油墨拓取法,结合放大镜、直尺、量角器等工具,观察十指的指纹类型(弓形纹、箕形纹和斗形纹)及掌褶纹,计算总指嵴纹数,标记三叉点计算atd角。

3.数据处理。应用统计软件SPSS17.0分别计算各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差或出现百分率,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与分析

1.指纹类型。两组获取的指纹类型分布见表1,从中我们观察到两组在指纹类型出现率上存在较大差异,经c2检验,除弓型纹外,各指纹类型均P<0.05,差异显著。

2.总指嵴纹数、atd角、掌褶纹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指嵴纹数、双手atd角度数均值、掌褶纹比较见表2。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总指嵴纹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atd角为双手atd角度数平均值,实验组atd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掌褶纹主要以通贯型出现率来比较,实验组通贯型掌褶纹略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三、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各项皮纹指标均属正常范围。实验组学生总指嵴纹数,双箕斗纹出现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而实验组桡箕出现率,atd角均小于对照组,差异亦有顯著性。结合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综合分析,双箕斗指纹类型的出现与学习能力存在正相关性,桡箕出现率,atd角与学习能力存在负相关性,这与“桡箕的出现是低智商的表现”“atd角度小脑子灵活”等观点一致。

研究显示,皮纹与学习能力存在相关性,而人体指掌纹具有高度稳定性和个体特异性,因此个体间皮纹存在的差异,可作为分析个体学习能力差异的依据,可进一步分析智力上可能存在的差异。

皮纹与智力均属多基因遗传,两者的相关性可能是遗传及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皮纹形成的同时是人体各器官发生分化的重要时期,也是胚胎发育受外界影响最敏感的时期。染色体异常改变引起的遗传病大多伴有皮纹异常、智力低下,因而皮纹亦可作为染色体病诊断的一种辅助指标。

参考文献:

[1]王静,姚星星,张宇,等.智力与皮纹关系研究综述[J].人力资源管理,2011(7):262-263.

[2]翟桂鋆,梅建,马缃锟.皮纹与智力测量的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8):140-145.

[3]张丽敏,杨战军,陈海辉,等.高智力人群的皮纹特征[J].解剖学杂志,2007,30(1):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