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行业面临深度洗牌


  2006年上半年,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使国内空调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供求关系失衡导致空调品牌的洗牌在所难免。2005年,国内空调品牌数量从2004年的104个下滑到24个,空调市场的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行业洗牌是趋势
  
  格力、海尔和美的仍是中国空调行业的排头兵,三家企业的销售量很大,共占44.9%的市场份额。前十大空调品牌的内销量已占国内市场总量的75.9%。主要空调厂商的产能急剧扩张,规模化优势将进一步挤压其他品牌的生存空间。2006年下半年,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一线和二线品牌,竞争规模、市场范围、激烈程度都会有所增加,这将使得中国空调生产行业逐步进入少品牌、大规模发展阶段。
  新的竞争将会在三四级城市逐步展开,整合、兼并原有销售渠道将成为主要连锁企业快速占领市场的重要手段,经销渠道对生产行业的制约作用依然存在。目前,能够自建渠道的空调制造商只有格力电器一家,曾经高调要推出自建渠道的美的、格兰仕、TCL等企业都纷纷放弃自建策略,不得不继续依赖大卖场。
  今年,“涨价”成为市场格外关注的话题。开春以来,钢材、铜、塑料等空调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铜价曾突破每吨8万元,创历史新高,同比上涨130%。生产每台空调需用铜6~7公斤,每吨铜涨1万元,1000万台空调就要增加7亿元成本。用厂家的话说,每台空调平均提价15%以上才不至于赔本。由于欧盟标准和国家能效比标准的提高,各大空调品牌成本也相应增加。5月份,海尔、格力、美的、志高等空调业巨头相继成功提价,涨幅在5%~15%不等。
  空调产品今年的涨价,是由于原材料成本的上升而不得不进行的市场行为。空调市场的价格波动将导致行业大洗牌,一些处于行业劣势的企业将受到较大冲击,而格力等一线品牌则可能通过洗牌获得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商用空调成为“新奶酪”
  
  国内经济高速发展使大型商业写字楼、酒店、 商场和智能小区不断增多,为商用中央空调撑起巨大市场空间。相对普通家用空调市场的饱和状态,商用空调目前在中国发展迅速。数据显示,随着中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和房地产业持续升温,商用空调市场近年来已出现高于12%的年增长速度。2005年,中国商用空调市场达到200亿元的市场容量,2010年这一数字将高达350亿~400亿元。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市场需求以每年50%速度增加。
  高增长率的背后是高利润率。在普通家用空调利润渐薄情况下,商用空调市场已成为国际家电巨头抢食的“新奶酪”。
  国内中央空调市场最初由美国约克、开利、特灵、麦克维尔“四大家族”把持,四家的市场份额一度高达95%以上。上世纪90年代后期,日本商用空调巨头大金后来居上,进入中央空调领域的日资品牌还有日立(海信日立)、东芝、富士通。2000年前后,国内空调制造厂商纷纷进入商用空调领域,较为突出的有美的、海尔、格力等。
  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核心技术,外资商用空调品牌明显占优。2005年,外资品牌依然表现抢眼,包括离心机组、螺杆机组等形式的冷水机组,内销和外销都有突出表现。
  国内企业如海尔、美的等在大型水机上的表现也很让人关注。2006年,国外品牌与国内品牌在大型空调机组上的竞争也将会愈演愈烈。2005年,美的商用空调销售收入为14亿元,占国内市场总额7%,格力紧随其后,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随着格力、美的、 海尔 、双良和远大等国内军团的不断壮大,国内产品价格和服务优势将逐渐显现出来,国外品牌一统天下的局面也会随之改变。
  
  王金沿、蒋婷婷兴业证券研发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