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拥堵的危害及原因分析


  [摘 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和私家车保有量的飞速增长,交通拥堵问题不仅困扰着我国的特大型和大型城市,二三线城市以及中小城市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扰和难题。本文在简单介绍交通拥堵含义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交通拥堵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并对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进行了深层的剖析。
  [关键词]交通拥堵;道路交通;危害;原因
  [中图分类号]F542,U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2-0100-02
  1 交通拥堵的含义
  交通拥堵又称交通堵塞、塞车或堵车,是指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超过道路的实际可以容纳的数量时,车辆拥挤行驶速度缓慢滞留在道路上的交通现象。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难以整治的一大顽疾,同时也给人们的出行以及城市发展带来了危害和隐患。
  2 交通拥堵的主要危害
  2.1 增加成本浪费能源
  在堵车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造成的经济损失涉及方方面面、各行各业。
  以每辆车每百公里平均油耗8升计算,在堵车怠速的情况下,每3分钟的停车油耗为0.08升,相当于正常行驶1公里。以每天每辆车堵车的时间为30分钟计算,平均每辆车每天因为堵车油耗达0.8升。在很多大型城市每天30分钟的堵车时间是远远不止的,缓慢行进时,频繁的起步停车,更加剧了燃料的消耗、能源的浪费。
  2.2 大气中PM2.5含量浓度增加
  在堵车的时候,汽车处于怠速行驶状态下,与正常行驶或高速行驶状态相比,会因为发动机燃烧不完全,有毒有害的汽车尾气会成倍增加,其中包含大量直径≤2.5微米的细微颗粒物也就是常说的PM2.5。PM2.5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空气污染就越严重,导致雾霾天气频发和有毒有害物质的大幅增加,PM2.5对雾霾天气的形成有促进作用,雾霾天气又进一步加剧PM2.5的积聚。PM2.5不仅仅会导致空气污染,还能影响成云和降雨过程,对整个气候变化产生间接影响。
  PM2.5含量浓度增加除了会加剧环境污染外,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研究表明,污染物颗粒越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大,因为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微米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2微米以下的可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因为PM2.5很容易被人呼吸进入肺部,所以很容易导致出现一些如哮喘、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困难、肺功能降低等呼吸系统的疾病。除了极易引发呼吸系统的疾病,还极易引发心血管病,并使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概率明显升高。
  因此,在交通拥堵汽车时开时停的状态下,汽车排放的污染物加剧了空气中PM2.5的含量浓度,对空气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2.3 对心理健康造成危害
  在堵车的时候,因为各种无法预见性,人会对时间、事件等失去控制能力。此时,人就会产生压力,会渐渐变得不安和烦躁,进而出现焦虑、沮丧、暴躁等一系列的消极、负面情绪,尤其是在长时间拥堵的情况下。这个时候人就会很容易冲动,可能在平时看来很微不足道的摩擦与刮碰就会导致矛盾的扩大与升级,甚至出现一些过激行为,使原有的交通拥挤雪上加霜。
  3 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
  3.1 城市交通容量供需的不平衡
  城市交通容量供需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与城市道路交通的承载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3.1.1 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曾经作为高端消费品的汽车,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并呈现出迅猛增长之势。截至2013年10月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5亿辆,其中汽车1.35亿辆,占53.9%,私家车保有量达8507万辆,比10年前增长13倍,在载客汽车总量的占比已达82.8%。
  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与此同时,与之恰恰相反的是城市道路交通的承载能力不足。
  3.1.2 城市道路交通的承载能力不足
  从改革开放至今,城市都经历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城市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在这个过程中,城市道路交通的承载能力逐渐呈现出不足的状态,老城区尤其明显。老城区人口密度大,各种商用、民用建筑林立,商业、服务业高度集中。然而老城区的城市道路建设是在城市建设之初,以当时城市人口数量、各种车辆、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等因素为出发点和综合考虑因素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老城区道路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步伐,所以,经常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扩建。但是,老城区人口多、建筑多,因此受到道路两侧已有建筑的限制和制约,扩建的程度也是十分有限的,扩建的速度和程度远远赶不上城市快速增长的机动车数量。
  此外,现在很多城市老城区的主体功能区、服务区都趋于饱和状态,所以在近几年城市道路、企业、政府办公楼、住宅楼的修建正从老城区向郊区、城边延伸、扩展,集中在新区或开发区这些地方。但是,新区的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却严重滞后,无法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所以工作单位在新区的市民,每天往返于生活的老城区和工作的新区之间,因为路途比较远,只能选择机动车上下班。因为,生活地和工作地的分离,每天在交通早晚高峰时段穿行于老城区内和老城区与新区之间的大、中小型机动车辆的增加,又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老城区内交通高峰期的交通压力,加剧了交通拥堵。
  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与城市道路交通的承载能力不足,使得城市交通容量在供应与需求上产生很大的不平衡,这是导致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
  3.2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滞后
  目前,我国多数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偏低,公共交通发展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拥有地铁的城市只是少数一部分,在更多的城市,公共汽车依然承载着公共交通几乎全部的任务。所以,从整个公共交通系统的构成来看,多数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结构过于单一,几乎全部的公共交通压力都集中于公共汽车上。公共汽车在雨、雪、雾等气候环境下会受到很大影响,而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乘坐公共汽车的人数又会明显增加,道路堵车的概率会显著增大,无疑会给道路交通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