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血管患者60例的治疗观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观察其治疗疗效。方法:从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血管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心绞痛16例,急性心肌梗死24例,急性左心衰竭12例,急性肺栓塞8例。按照患者病情进行有针对性治疗。结果:从最终结果来看,经过治疗后急性心绞痛有14例出现好转,其总有效率为87.5%;急性心肌梗死有22例出现好转,总有效率达到91.7%;而急性左心衰竭有12例好转,急性肺栓塞有8例好转,总有效率100%e结论:在治疗急性心血管患者时,应该尽可能进行预防,发现情况就要及时进行确诊,采用有效治疗能够缓解病情,这样才能够促进患者恢复,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关键词】急性心血管患者;治疗;观察

在人类猝死病因中,急性心血管属于主要病因,在国内外各种资料报道中占据第一位,比如危险性心律失常、急性冠桩动脉综合征等均极易造成人猝死[1]。因这种原因所引发的疾病可能在6h内死亡,就被称为心源性猝死。近些年来,我国对心血管进行研究证明,心源性猝死呈现出上升趋势[2]。因此,探究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观察具有医学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從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血管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基本情况如下所示:

(1)其中急性心绞痛16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处于38-75岁间,平均年龄为55.9岁;

(2)急性心肌梗死24例,男性患者18岁,女性患者6例,年龄处于44-75岁,均价年龄为65.7岁;

(3)急性左心衰竭12例,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4例;年龄处于31岁一74岁;平均年龄为60.5岁;

(4)急性肺栓塞8例: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2例,年龄处于22-90岁间,平均年龄为62.5岁。

1.2 症状临床表现

每种症状都有其临床表现,其表现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1)急性心绞痛;这种疾病的诊断必须要依据病情的特征,以及患者自身的生理特征,还要结合实际情况,主要包含患者的年龄及危险因素,必须要确诊是什么原因造成心绞痛。从临床来看,患者主要在心前区、上腹部及左肩出现窒息、压榨及紧缩等各种感觉。

(2)急性心肌梗死;从临床来看,许多病患者存在神经失调,而且基本上都是在交感神经上出现问题,主要为亢进性前壁梗死;而且患者的心率也会增加,常升高到100次/min,其血压也会升高,常升高到160/100mmHg[3]。当患者的心压降低时,就会造成排血量出现显著降低。这种疾病会降低患者的心率,低于60次/grin,而且血压降低,收缩压低于100mmHg[4]。本次研究患者中就有12例患者属于胸骨后出现剧烈疼痛,其中有2例出现心律失常,有4例出现急性循环功能障碍,有2例出现发热现象,有2例出现心功能衰竭现象。

(3)急性左心衰竭;从临床来看,病患者端坐呼吸、呼吸困难,冷汗、心动过度及紫绀,有一些患者还会出现咳粉红色泡沫痰、伴哮鸣音等等。

(4)急性肺栓塞;从临床角度来看,患者的症状具有多样化,表现为气短、呼吸苦难、胸痛、发热及低血压等各种现象,在本文研究中有4例患者属于脉动脉压升高。经过血液学检查有2例患者为D-二聚体阳性,其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心包积液。

1.3 治疗方法

(1)急性心绞痛;采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1次,28d一个疗程。

(2)急性心肌梗死;先对患者给予各种常规治疗,包含冠脉扩张、纠正心律失常、止痛、吸氧等等,同时还要施行溶栓治疗,对患者给予静脉注射尿激酶(50万U),30m后再注射100万U,同时患者口服肠溶阿司匹林300g,给予腹壁注射4100U低分子肝素。

(3)急性左心衰竭;先要去患者端正坐位,其双脚要自然下垂,然后指导患者纠正缺氧,同时对患者进行镇静治疗,短时极内对患者进行强心及利尿,还要及时进行血管扩张剂。

(4)急性肺栓塞;本文参与被研究者有2例行无创通气,有4例抗凝治疗,2例溶栓治疗。

1.4 评定标准

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病症得到改善或彻底恢复,静息时心电图及心压均恢复到正常。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虽未恢复,但是病症有极大改善,心电图及心压都有该改善;无效:患者症状没有改变,甚至各项指标还出现加重迹象。总有效=显效+有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从最终结果来看,经过治疗后急性心绞痛有14例出现好转,其总有效率为87.5%;急性心肌梗死有22例出现好转,总有效率达到91.7%;而急性左心衰竭有12例好转,急性肺栓塞有8例好转,总有效率100%,其治疗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从相关研究结果来看[5],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为高血压、高胆固醇(超过5.70mmol/L)吸烟及糖尿病,这些因素都能够显著提高缺血性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性。其中危险最好为高血压。而且按照患病率进行估计,在这些危险因素造成的心血管疾病占比较高,大约80%患病者都与这些危险因素相关。现代心血管疾病康复治疗(简称为心脏康复)方式,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在20世纪80年代才正式进入我国[6]。

从相关文献报道来看[7],在世界上遭受心血管威胁与感染人群大约占据25%。在中国,每年都有大约260多万人因为这种疾病而死亡。从实际情况来看,诱发心血管疾病还是与人们日常生活不健康相关,例如过量饮酒和吸烟,饮食不科学,大量摄入热量及缺少运动等。心血管疾病病程常常会造成患者发生突发性致残或者致死,危险指数非常高。对于这种危险性极高的疾病,主要以急症为主,大约有3/4以上病患者还没到医院就突发这种疾病,所以从临床实践来看应该早发现,要以预防为主,这样才能真正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因此要提高病患者生命质量,就应该早发现、早确诊、早预防。只有做好预防和有效治疗,才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本文以急性心血管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心绞痛16例,急性心肌梗死24例,急性左心衰竭12例,急性肺栓塞8例。按照患者病情进行有针对性治疗。从最终结果来看,经过治疗后急性心绞痛有14例出现好转,其总有效率为87.5%;急性心肌梗死有22例出现好转,总有效率达到91.7%;而急性左心衰竭有12例好转,急性肺栓塞有8例好转,总有效率100%。由此可见,在正确诊断基础上,对患者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合理给予有效药物,能够得到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张小秋,司艳华.60例急性心血管患者临床治疗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2(11):120.

[2]夏光辉.30例急性心血管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9(4):62.

[3]黄增有.急性心血管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10(o1):47.

[4]余玫,伊永亮,高海青,等.远程监护技术在急性心血管事件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2017,5(10):78-79.

[5]顾大春.124例急性心血管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16,31(09):104-105.

[6]李明辽,赵飞文,张永伊,等.急性心血管事件中的临床观察体会[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2012,6(02):143-144.

[7]顾大春.124例急性心血管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12,31(09):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