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产业政策的调控

摘 要: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深度和广度日益增强,产业结构升级更多的要在开放条件下进行。而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切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都会对一国产业结构产生影响,但对外贸易则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中国的对外贸易走过5个阶段,对外贸易政策的改变,对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进一步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产业政策;贸易结构;产业机构

一国的对外贸易结构是该国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地位的外在反映,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对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我国的对外贸易产业政策的变化可以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一、我国外贸产业结构的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1949-1977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业结构演进阶段

这一阶段是中国实行高度计划经济体制来发展经济阶段,也是重工业的发展以牺牲农业部门为代价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经济发展很不稳定,产业结构有发生了四次转变:1952-1960 年:重工业发展畸形时期。建国初,在国家"砸锅卖铁也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倡导下,重工业迅速发展,最终导致三次产业的比例严重失衡。1961-1966 年:初步扭转产业结构的失衡阶段。这一阶段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产业政策,使农业占比重新回到基础性产业主导地位。1966-1976 年:产业结构失衡稍微扭转,随后文化大革命,又使得工业与整个国民经济陷入长期不振状态,中国又重新偏向于发展重工业的道路。1976-1978 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实施,中国开始大量引进国外成套设备。

(二)第二阶段(1978-1985 年):以资源换外汇的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工业技术水平非常落后。进口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成为当时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引进技术和设备都需要外汇,而当时中国的外汇储备十分薄弱。因此,这一时期,出口创汇的任务就责无旁贷的落在了当时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上。到了1985年,中国的出口结构已经转变为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劳动密集型出口的较快发展,是中国实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大力引进技术和设备,改变了以前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战略的结果。

但是,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远远滞后于产业结构发展,该阶段中国的制造业产业结构与制造业出口结构存在严重背离,即中国同时拥有高技术构成(即资本技术密集型)国家的生产结构和低技术构成(即劳动密集型)国家的贸易结构。尽管在制造业的生产结构中,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一直保持高水平。但该阶段,制造业产业结构是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而出口却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三)第三阶段(1986-1993 年):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取得巨大成功阶段

这一阶段,可以说是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和显现时期。这一时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迅速上升,中国出口比重排名前五位的商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总额占总出口比重为 36.6%。而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则迅速下降。这一时期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是非常显著的。可以说,出口导向性的对外开放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而为出口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奠定了基础。

1986年之前,该阶段初级产品和原材料在出口商品中所占比重超过70%以上,基本上属于资源密集型出口。1984-1995年间,是中国比较优势产品即劳动密集型产品逐渐显现并得到较快发展的阶段。期间近十年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始终维持在61%以上的高位水平。而国内产业结构方面,机械及运输设备等资本密集型产品在产业总值中的比重始终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因此,该时期的产业结构整体水平远远高于国内出口结构水平,表现为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与制造业出口结构的背离十分明显。

(四)第四阶段(1994-2001年):以市场换资金和技术的阶段

这一时期,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 间接反映出中国对外出口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升。这一阶段是产业结构变动速度明显加快时期。中国事实上开始将出口导向战略实施上升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其核心理念是:充分发挥中国廉价劳动力优势,大力开拓国外市场,赚取外汇,为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服务。

1995 年,以机电产品取代纺织品和服装成为第一大类出口产品为标志,中国实现了出口商品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密集型为主的飞跃。期间国内产业结构始终处于平稳发展阶段,第二产业占产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基本维持在 45% 左右。可以说,该阶段的出口结构水平在不断优化升级并逐渐与国内产业结构水平趋于一致。但总体上来说,出口结构水平依然滞后于产业结构水平。

(五)第五阶段(2001年以后):贸易结构超前于产业结构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总体上来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呈现出逐步递减的态势,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增加的态势。应该说,基本上是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即第一产业份额下降,第二、三产业份额上升。

2002 年,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结构已经开始超越第二产业在总工业产值中的比重,并以较微弱优势在以后几年里领先于产业结构发展。不过还要考虑到该阶段外商投资作用的影响。而且,发达国家贸易结构超前发展于产业结构的表现则是通过自身创新体系形成超前错位,再以这种错位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体系。因此,与发达国家相比以及考虑到外资的作用,应该说,中国还很难说已经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身贸易结构超前发展于国内产业结构。

二、对我国对外贸易产业政策的总结

中国早在"一五"和"二五"时期就确立了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在当时资本极为稀缺的情况下,要迅速发展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必须有一个和这个战略相配套的政策措施作为保障。这套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实行人为压低利率、汇率、工资、原材料价格、农产品价格,以及扭曲其他生活必需品和劳务价格的政策。

1978 年改革开放以后,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的目标虽有某种程度的修正,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政策环境未有任何根本性的变动。在这种政策环境的制约下,即使中国己经明确宣布要走各产业协调发展的道路,整个新积累的配置依然偏向于重工业。

现阶段,随着我国加工贸易的大力发展,其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突出表现为加工贸易技术"溢出效应"不高,很难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一些能真正体现技术水平的高科技产品如高新技术设备和中间投入品等生产要素,中国大多需要从国外进口。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以低技术产品为主,加工贸易产品的出口市场完全由外商控制,在获取等量劳动的国际价值和国际分工利益上处于较低层次,其利润空间十分有限,也很难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综上,中国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的不协调造成了国内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一定程度的偏离。一方面,为了发挥中国现有的比较优势和换取尽可能多的外汇,为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贸易政策大力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及其产品的出口;另一方面,为了推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产业政策的实施旨在扶植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同时需要进口贸易政策对国内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保护。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二者的结合导致了中国加工贸易的飞速发展,加剧了中国贸易结构成长与国内产业结构成长相脱离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