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驱动式教学在《中国对外贸易》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针对《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理论性、政策性强,单一地使用“讲授法”教学效果不理想这一问题,分析了该课程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必要性和意义。通过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在青岛农业大学《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相关的改进措施,以不断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水平,同时为其他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应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项目驱动式教学;《中国对外贸易》;教学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中国对外贸易》是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将其设为该专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中国对外贸易》以我国对外贸易的理论、政策和实践为研究对象,具有理论性、政策性和发展性的特点。该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讲授法。在教学实践中,单一地使用“讲授法”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种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采取传统的授课方式,即使此门课的课程内容能跟上我国外贸发展的形势,学生掌握的也只是我国外贸发展的现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当他们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时,会发现对现实的贸易问题不知从何入手解决。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必须加以改革。

针对《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特点,众多院校都进行了相关教学改革。如,东北财经大学的李辉把专题式教学应用于《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教学中,包括专题教学课程体系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专题教学方法的设计、专题教学手段与考核评价方式五个环节,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如,新疆石河子大学的唐勇和陈砺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学生对理论性较强的知识进行深入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南京大學、南开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大连民族学院等其他国内高校也对《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

20世纪80~90年代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高校就开始运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现状,较好地解决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问题,融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为一体,是培养综合性、应用性人才一条很好的途径。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在不同课程的教学中均尝试了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郭雪峰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中采用了该教学方法,他以教学项目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如,刘波等指出了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的误区,结合授课对象的特点和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所需具备的条件和要求,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采用了该教学方法。

2 项目驱动式教学的实施

通过各个高校在不同课程教学中应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实践发现,该教学法在实践中的教学效果受到课程特点、学生和学校的支持与配合、教师的科研和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基础等的影响。因此,针对我校国经贸专业学生特点以及《中国对外贸易》课程在专业课程中的定位和性质,需要探索出适合我校该课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方案,以进一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青岛农业大学自2004年开始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开设《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目前该课程是为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置的专业选修课。该课程研究内容决定了课程理论性较强,且伴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正持续更新和发展。因此,自2005年开始教师就不断探索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形成了该课程教学中讲授法与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模式。

2.1 教学内容结构的调整

利用32学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等知识点进行讲授,8学时开展项目驱动式教学,分别设置了农产品贸易和区域经贸关系两个方面的项目。项目具体名称根据授课学期的中国对外贸易前沿热点问题进行确定。

2.2 项目驱动式教学在《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学生通过教师设置的各项目,学会在项目小组中分工合作、对项目研究的整体方案的设计、文献数据等资料的查找、数据的分析、图表的制作、项目研究成果汇报PPT的制作和课程论文写作等。在各项目组开展研究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微信群或QQ群等平台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课堂成果汇报时教师和其他小组同学可以提问展开讨论,最终由教师对各组成果进行评分和点评。

因选修《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学生大多为大三学生,即将要开始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然而由于学生没有学习过经济论文写作,且对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规范及查阅文献数据的途径等掌握很少,因此,教师在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法过程中,使之与课程论文、毕业论文写作相结合,在指导学生进行项目研究的过程中教授学生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和规范等,为学生后期课程论文写作和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基础。

2.3 项目驱动式教学效果的评价

项目驱动式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授课学生进行调查,从而了解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结合教学效果的评价,不断进行教学法的改进。

从近年所教授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反馈结果看,项目驱动式教学法能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查找文献、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规范制作excel图表、制作PPT以及课程论文写作的基本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通过参与到项目学习的整个过程,其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 项目驱动式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授课内容需不断调整和更新

《中国对外贸易》课程传统的授课方法是以教材为依据,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之教材内容总存在一定滯后性,不能让学生及时掌握最新热点问题。因此,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首先要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压缩部分理论内容,增加项目驱动式教学的课时。

3.2 项目驱动式教学的课时少

项目驱动式教学在实施时只安排了8个学时的课时,最多只能安排两个项目。因此,需要适当增加项目驱动式教学的课时量,让学生能参与更多的项目研究。

3.3 选课学生人数多,项目分组人数设置难优化

目前,每学期选修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学生人数在130人左右,如分组过多,学生汇报项目研究结果需要较多课时;如减少小组数量,则每组人数又过多,不利于项目的开展。

3.4 传统的成绩考核方法需改变

传统的成绩考核以期末闭卷考试卷面成绩为主,对学生课下学习过程考察比较欠缺。项目驱动式教学需要学生课下花较多时间查阅文献和数据、进行小组讨论、制作PPT以及项目论文的写作。因此,需要增加平时成绩所占比重,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才能更全面地反应学生的学习成效。

4 项目驱动式教学的改进措施

4.1 调整与拓展原有授课内容

授课内容包括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基本政策、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法律制度、关税制度、海关管理制度、贸易促进制度)、对外贸易关系、农产品贸易等几个专题,教师讲授专题内容前启发学生先自学,教师重点讲授难点,并多结合案例或实例进行分析。项目驱动式教学是以基本知识点为基础开展的。

4.2 增加项目驱动式教学的课时数

由原来的8个学时增加到20个学时,设置农产品贸易、区域经贸关系、贸易争端等方面的项目,具体项目名称结合每学期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热点问题制定。

4.3 每组人数控制在7人以内

目前,选修《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学生人数较多,一般在100人以上,那么一个项目的分组数量就会在20组以上,汇报项目组的成果需要较多的课时,且先汇报完成的组到最后几个组汇报时学习的积极性会大大下降。因此,建议5个行政班选修该课程时,分为两个教学班来授课,每个教学班人数控制在70左右,每个小组7人左右。

4.4 创新成绩考核模式

为做好学生成绩考核工作,教师从研究方案设计、数据来源可靠度、图表规范性、数据统计分析的准确性、PPT制作、成果陈述的条理性及回答提问的准确性等方面对评分量化标准进行细化。同时,期末试卷题型及分值也应进行相应改革,以主观题为主,主观题占总分的60%,客观题占40%,主观题以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热点问题的材料分析题为主,重在考核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 结论

通过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中国对外贸易》课程中的运用,促进了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使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了一定保障,但在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项目驱动式教学的学时数,并结合本课程特点逐步完善该教学法,同时,该教学方法也可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其他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辉.专题式教学模式在“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中的运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4):167-168.

[2] 唐勇,陈砺.启发式教学法在“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中的运用[J].科教导刊,2015(3):101-102.

[3] 郭雪峰.项目驱动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29(5):59-60.

[4] 刘波,沈岳,曾莹.高校计算机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1(4):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