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我院的应用体会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851(2014)10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由医院的多学科专家参与,共同制定的针对单病种的一套标准化模式的治疗流程,对病种的检查、检验、用药、护理、手术等操作进行规范,是受到控制的康复治疗计划。在保证患者获得及时治疗的基础上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使患者获得最佳治疗质量的一种医疗管理手段。临床路径最大限度缩短了康复的周期并降低了医疗费用,有效抑制了过度医疗。

但是在医院应用临床路径的过程中,却面临着很多实际的困难。在医护人员开展诊治工作过程中,其自身的医疗文书工作已相当繁重,在实施表格化的临床路径后,还要求其不断地与标准的临床路径表进行比对、标识完成情况。手工临床路径往往执行起来过于繁琐,难于监督,统计分析效率过低,给医护、管理人员带来大量重复的工作,因此研究开发稳定的、有效的、能够减少重复工作的临床路径系统对推进医院临床路径化极具现实意义。

山西省肿瘤医院从2010年3月开始实施纸质版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共覆盖15个科室19个病种,并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在临床路径管理向标准化、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提供了帮助。医院于2013年4月完成了程序的开发,选出了我院需上线临床路径的20个病种,并先选择了乳腺癌、乳腺良性肿块和结肠癌三个病种的相应科室作为试点科室首先启用临床路径。首先,由医务科选出这三个病种的医生代表共同维护临床路径程序的模板,具体内容包括该病种的允用科室、出入路径的条件(该病种的诊断名称)、路径内的阶段项目(该病种的医嘱项目以及检查、手术申请)、临床路径常见变异(该病种可能出现的变异情况)。经过1年多的使用,效果良好,现谈一下使用过程的几点体会:

1医院管理方面

医院是实施临床路径的主体,对临床路径的进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医院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观念有待于转变,他们或者未认识到临床路径在控制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作用,或者认为临床路径的实施会影响医院的经济收益而对此持消极的态度,这些都会对临床路径的开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二是医务工作者对临床路径的认识不到位,认为临床路径的实施可能会增加工作负担,致使其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实施临床路径的阻力。三是医院的综合实力,如医疗水平、科研水平、管理水平、医院的医疗设备保障水平等,也会对临床路径的开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表现在标准化管理水平、医疗技术水平以及科研水平较高、医疗设备比较充足的医院开展临床路径就会相对容易一些,反之,则会比较艰难。四是我国大部分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缺乏开展临床路径的必要条件。五是我国医院内部的制度还不能适应临床路径发展的需要,医院内部的绩效考核机制、分配制度没有与临床路径挂钩,使得临床路径实施的动力不足。

2临床路径的设计

路径设计的科学性、针对性与否对其实施也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在:临床路径规范化程度高,制定的诊疗项目更加明确具体,能够更好的发现实施中存在的变异,及时分析变异的原因,并作出适当的调整,有利于医务人员更好的按照路径对病人进行诊治。针对性强的路径结合医院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人力资源和医疗设备等因素做适当调整,可增加实施临床路径的可行性;反之,则不利于临床路径的实施。同时,临床路径的实施能促使医院提高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先进的医疗设备的引进,改善了实施临床路径的条件。

3患者方面

患者的经济状况、参加的医保以及对临床路径的认识影响着他们对临床路径的态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身经济条件优越或者享受公费医疗的患者,追求使用高档药、延长住院日等,出现不愿意遵从临床路径住院时间及药物使用的规定,使得临床路径得不到很好的实施。二是患者对医疗及临床路径管理模式认识不足,对临床路径能够达到的作用缺乏信任,对于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变异不理解,对路径中规定的诊疗项目不接受,担心会影响他们的康复效果等等,这些都增加了临床路径实施推广的难度。

临床路径管理模式作为医院信息系统中的一个新型功能模块,借助于临床信息管理系统(CIS)的平台,使得临床路径的应用更贴近医护人员的工作,降低医疗差错的风险,确保医疗质量,有效地通过数字化手段,全面干预医疗过程,真正实现了医疗质量的实时化监控,对于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均有显著的效果。同时,也促进了患者满意度的提升,实现医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