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栓塞的临床护理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栓塞;护理

剖宫产现已成为产科的重要工具之一,但剖宫产本身有较多风险及并发症,如手术后下肢静脉栓塞,若进而发展为肺栓塞,则后果不堪设想。如何预防及加强此类患者的护理,以减少严重后果的发生很重要,本文即对此加以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选取我院2000~2005年足月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手术后发生静脉栓塞者26例,所有产妇既往体健,为初产妇,年龄21~32岁,平均27.6岁,无心肺肾疾病及凝血机制异常,1年内无激素类药物服用史。

1.2 临床经过 孕37+6~41+2周行剖宫产娩出单胎成熟活婴,但自手术后第6天开始,患者渐出现下肢肿胀,行走困难,伴低热,但无咳嗽、呼吸困难,立即行彩超等检查确定为下肢静脉栓塞,予以绝对卧床休息、抗炎、抗凝及溶栓等治疗,患者渐好转,下肢肿胀渐消退。

1.3 结果 26例患者手术后16~21 d出院,随访半年无1例复发。

2 护理情况

2.1 手术后常规护理 所有剖宫产术后患者,均嘱其保持乐观开朗情绪,多翻身促进肠蠕动,并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待肛门排气后渐进食高蛋白、高能量食物,保证睡眠充足,最重要的是手术后第2天鼓励其下床活动。

2.2 发现栓塞前兆 勤查看剖宫产后患者,除常规指导母乳喂养外,注意观察产妇双腿有无肿胀及静脉怒张,有无行走突感吃力,有无咳嗽及呼吸困难,有无低热、脉搏增快,及时提醒医生有无静脉栓塞可能。

2.3 发现栓塞后处置 患者有下肢肿胀及行走困难等症状后,立即与管床医师联系,并同时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抬高下肢30°,安慰鼓励患者配合治疗,禁止家属按摩产妇,防止血栓脱落发生肺栓塞。叮嘱产妇增加进食富含纤维素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使用开塞露。

2.4 治疗过程中监护 注意下肢皮温、脉搏及周径变化。每日测量患肢围度,比较治疗效果;抗生素预防感染;注意静脉留置针不宜留置时间过长;抗凝及溶栓过程中,注意皮肤瘀点,阴道流血情况,并及时告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时刻监测肺部症状,注意生命体征变化。继续鼓励安慰患者,加强卫生宣教,同时管理好新生儿,使产妇安心治疗,挤出多余乳汁,防止积乳发热等。

2.5 治疗成功后监护 继续监测观察,做好宣教工作,嘱患者出院后仍须注意下肢活动异常,适时随访。

3 讨论

产妇是静脉栓塞的高危人群,在发展中国家静脉栓塞可引起2%孕产妇死亡。妊娠期血流速度减慢,下肢静脉压升高,血浆纤维蛋白酶增加促使红细胞聚集,血液黏稠度增加等都是高危因素。对于大于35岁产妇,肥胖、剖宫产、家族栓塞史等都是高危因素[1]。尤其紧急行剖宫产是选择性剖宫产者风险的2倍[2]。剖宫产后长期卧床,肢体静脉回流淤滞,手术创伤使血管内皮损伤,麻醉使静脉壁内皮组织受损而胶原纤维暴露,从而易形成血栓。

首先鼓励患者手术后多下床活动,减少栓塞可能性。由于早期症状常明显,有时以低热、脉搏快为表现,故要勤于观察,并排除乳胀、上呼吸道感染等所致发热。患者下肢静脉栓塞多见于左侧,因左髂总静脉位于左髂总动脉之下,故重点观察左下肢有无肿胀、疼痛、皮肤青紫、皮温升高、浅静脉怒张等,动态监测肢围变化,注意有无综合征阳性(患侧脚过度背屈,腓肠肌疼痛,压痛等)。

静脉栓塞治疗以低分子肝素为首选[3]。治疗过程中与医生相互提醒,相互配合,加强观察,注意心理护理,尤其须将新生儿照料好,让产妇舒心。每天多次查看患者,观察下肢变化,加强营养指导,对于溶栓及抗凝治疗,注意阴道流血量有无增多,有无牙龈出血,皮肤瘀点、瘀斑等。

一般而言,下肢静脉栓塞毕竟是少见事件,但合并心血管疾病,未足月而剖宫产者须小心评估风险[4]。重点在于预防肺栓塞,因其后果极严重,故应时刻警惕咳嗽、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症状出现,查找原因,一旦怀疑肺栓塞,立即做好抢救准备。

在目前剖宫产率仍较高的情况下,切实加强手术后护理,防止下肢静脉栓塞仍很重要,精心护理,加强宣教,严密观察,及时医护沟通,抢救及时到位等均能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恢复。

参考文献

1 Greer IA.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pregnancy.Eur J Med Res,2004,9(3):135.

2 Hiremath VS,Gaffney G.Audit of thromboprophylaxis following caesarean section.Ir Med J,2000,93(8):234.

3 Ginsberg JS,Bates SM.Management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during pregnancy.J Thromb Haemost,2003,1(7):1435.

4 Simpson EL,Lawrenson RA,Nightingale AL,et al.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pregnancy and the puerperium:incidence and additional risk factors from a London perinatal database.BJOG,2001,10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