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检查对73例确诊为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和62例非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行超声检查,二者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1支静脉受累15例,2支静脉受累27例,3支以上静脉受累31例,观察组具有病变处管径增粗,管腔内实性回声,管腔不可压瘪等声像学特征。下肢静脉血栓声像学特征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超声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可作出明确诊断,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 超声;下肢静脉血栓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上常见的血管疾病,常见于术后、肿瘤、长期卧床等患者,如不及时诊治,一旦脱落,造成肺栓塞,愈后较差。现对2010——2012年我院收治的73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超声结果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超声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2012年我院收治的73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男性49例,女性24例,年龄29-73岁。临床上表现为患肢疼痛,持续肿胀、功能障碍及皮温升高,最终确诊均经血管造影或药物治疗证实。以62例同期住院的患者进行比对,其中男性45例,女性17例,年龄20-79岁。

1.2 方法 采用GE Vivid S5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8MHz,彩色速度范围调至血流充分显示而不出现混叠,滤波50Hz,血流方向与声束夹角<60°。患者取平卧位、侧卧位及俯卧位。先用二维超声观察管壁情况、静脉管径及管腔内情况。再用彩色多普勒观察静脉内血流充盈情况,频谱多普勒观察频谱及流速,同时探头加压观察管腔能否压瘪。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

2 结 果

2.1 观察组1支静脉受累15例(20.55%),2支静脉受累27例(36.99%),3支以上静脉受累31例(42.47%)。

2.2 观察组73例患者受累下肢静脉管壁回声粗糙增厚,管腔增宽,管腔内可见不同程度的实性回声,血栓处加压管腔不能压瘪。彩色多普勒无血流信号或少量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血栓处无频谱信号。对照组62例患者下肢静脉管壁薄而平滑,管腔无明显扩张,其内透声好,加压管腔可压瘪。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充盈良好,频谱多谱勒显示正常频谱信号。两组声像学特征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如下:①静脉血流缓慢:常见于外科手术后长时间制动,肌肉泵血功能下降,血液滞留在血管内,造成血管痉挛及血流缓慢。②静脉壁损伤:肿瘤细胞、化学药物、感染、外伤均可造成静脉壁损伤。③血液高凝状态:肿瘤、脱水、感染等均可造成血液高凝状态。以上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病因。临床上常表现为患肢疼痛,持续肿胀、功能障碍及皮温升高。至慢性期患肢皮肤变色。下肢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造成肺栓塞,临床上70-90%肺栓塞的栓子来自有血栓形成的下肢静脉[1]。后果非常凶险,因此做出正确的诊断可为临床提供及时的治疗依据。

下肢血栓起病初期声像上表现为管腔明显扩张,其内可见低回声,探头加压管腔不能压瘪。血栓处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随着病程的延长,管腔内回声变成中等至强回声。至慢性期,血栓机化后与管壁成为一体。如出现再通,可应用彩色多普勒观察到管腔内不同程度的充盈。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在超声检查中具有典型的声像学特征,但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2],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管腔不能被压瘪是诊断该病的主要依据。但患者因肥胖或下肢肿胀致静脉位置深在不易观察,此时需结合其他检查。②静脉血栓起病初期声像上可表现为无回声,与正常管腔内的血液回声不易区别,此时不应满足于二维声像,需结合彩色多普勒及压迫实验。③压迫实验时应适度用力,以相邻动脉被轻度压瘪为宜。过度加压可能导致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④下肢静脉常存在成对变异,在腘静脉以下水平常见两条静脉伴行一条动脉。此时,应全面扫查,不应满足于一条静脉可被压瘪或存在血流信号而忽略另一条病变静脉。

以往认为X线静脉造影是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金标准。但其为有创检查,并且存在并发过敏反应及静脉血栓的风险[3]。超声以其方便、无创、准确的特点在该病诊断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于临床上拟诊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常规行超声检查,在指导临床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5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585.

[2] 乔华,陈晓红,皮德凤,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中国综合临床,2006,22(3):205.

[3] 杨培,吴庆华,陈忠,等.彩超和血流检查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对比研究.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8,23(3):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