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属性

摘要:近年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关于商品使用价值仅有自然属性的解读受到了质疑。本文在质疑的基础上,分析这一解读的理论根源与历史原因,剖析马克思关于使用价值具有社会属性的思想,进一步深入探讨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属性在当代的发展。

关键词:商品; 使用价值; 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7)05-0059-0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解读商品的涵义时,一般认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其中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这一传统解读,在近几年深化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过程中,受到了质疑。[1]

一、解读商品使用价值仅有自然属性的理论根源

教科书关于商品使用价值仅有自然属性并排除社会属性的解读,有其深刻的理论根源。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从分析商品入手研究资本主义。《资本论》开门见山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2]马克思接着指出,“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2]他对使用价值定义如下,“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2]在马克思看来,第一,使用价值与商品的自然属性紧密相联。他指出,“这种有用性不是悬在空中的。它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离开了商品体就不存在。因此,商品体本身,例如铁、小麦、金刚石等等,就是使用价值,或财物。”[2]他认为,“商品作为使用价值的这种存在,和它的自然的、可以捉摸的存在是一致的。例如小麦是一种不同于棉花、玻璃、纸等使用价值的特殊使用价值。”[4] 第二,使用价值反映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依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2]他接着说,“商品体的这种性质,同人取得它的使用属性所耗费的劳动的多少没有关系。”[2]第三,使用价值处在社会联系中但不反映社会生产关系。马克思认为,“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的内容,而这个内容最初同这种形式无关。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尝不出种植小麦的人是俄国的农奴,法国的小农,还是英国的资本家。使用价值虽然是社会需要的对象,因而处在社会联系之中,但并不反映任何社会生产关系。”[4]

笔者以为,马克思在第一、二点的论述中,已清晰地勾画了商品使用价值的自然属性,即与人相对应的过程中,商品作为物品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而且这种属性来源于“它的自然的、可以捉摸的存在”。因而,教科书对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自然属性的解读,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在第三点中,马克思的表述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承认“使用价值是社会需要的对象”,且“处在社会联系之中”。第二层认为“并不反映社会生产关系”,即在交换使用价值过程中,并不反映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从这两层意思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马克思并没有排除使用价值的社会属性,即肯定使用价值满足他人需要的社会属性。以往教科书的解读,显然忽略了这一点。溯其原因,与人们非此即彼的逻辑思维有一定的关系。同时,马克思基于“使用价值并不反映社会生产关系”和“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本身是商品学的任务”[5]的理解,把使用价值排除在政治经济研究之外。由于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马克思把使用价值排除在研究范围以外,是无可厚非的,但这难免使后人产生了商品使用价值不具有社会属性的误解。再加上,马克思在分析商品时,主要讨论价值和抽象劳动、价值量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而对于使用价值,只有当分析商品的价值时,才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

二、解读商品使用价值仅有自然属性的历史根源

1. 马克思所处的年代,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且处于商品经济尚未成熟的时期。商品作为与人相对应的物品,满足人的需要的自然属性,看得见,摸得着,直接与人的物质需要挂钩,人的感官可以直接感受到它的存在而不易受人忽略;而蕴藏在自然属性背后的社会属性,如商品使用价值的技术性、民族性、艺术性、精神性、流行性、服务性等,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尚未充分暴露。马克思本人也认识到研究商品这一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细胞具有一定的难度。他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指出,“万事开头难,每门科学都是如此。所以本书第一章,特别是分析商品的部分,是最难理解的。”[2]他也意识到《资本论》第一卷中存在不少不足。据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三版序言中所说,“马克思原想把第一卷原文大部分改写一下,把某些论点表达得更明确一些,把新的论点增添进去,把直到最近时期的历史材料和统计材料补充进去。”但是,遗憾的是,恩格斯接着说,“由于他的病情和急于完成第二卷的定稿,他放弃了这一想法。他只作了一些最必要的修改,只把当时出版的法文版(《Le Capital》,par Karl Marx.Paris,Lachatre,187314 )中已有的增补收了进去。”[2]马克思对商品使用价值是否具有社会属性的不明确表达,为教科书仅有自然属性的片面解读埋下了伏笔。

2. 建国以来,我国长期陷入了将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相等同的认识误区。这一误解,一直持续到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因而,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我们不是着力发展商品经济,而是忽视了甚至压制了商品经济,从而导致了商品经济比较落后,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仍占据国民经济的支配地位。在此情况下,人们生产出来的产品基本上是用来直接满足自己的需要;产品使用价值由生产进入消费领域,是一个简短的过程,不处于社会经济联系之中,也不需要借助“价值的运动”来实现。正如马克思指出:“在真正的自然经济内,农产品根本不进入或只有极小部分进入流通过程,甚至代表土地所有者收入的那部分产品也只有一个比较小的部分进入流通过程”。[6]由于商品的价格或价值不受使用价值所支配而是依赖行政手段,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发生了严重的分离,使用价值无法扮演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这样,使用价值的社会属性被计划经济体制的高度集中性、僵化性所掩蔽了。人们很难从日常的商品流通中,透视到商品使用价值在价值形成中的基础地位。因此,教科书对商品使用价值的片面解读,显然与建国以来落后的商品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马克思关于商品使用价值社会属性的思想

事实上,马克思在承认商品使用价值具有自然属性的同时,并没有明确否认其社会属性。相反,透过《资本论》的字里行间中,马克思表达了商品使用价值具有社会属性的思想。

1. 指明了商品使用价值具有为他性。马克思认为,商品生产与非商品生产的区别在于,生产的产品不是为了满足自己,而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商品在使用价值与产品的区别在于,生产出来的产品不是直接满足个人需要,而是满足别人需要。“谁用自己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生产的虽然是使用价值,但不是商品。要生产商品,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2] “一切商品对它们的占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占有者是使用价值。”[2]对商品使用价值的为他性,马克思评述说:“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和昔尼克派,它随时准备不仅用自己的灵魂而且用自己的肉体去换取任何别的商品。”[2]因此,商品是在产品交换的基础上形成的。在交换过程中,商品的使用价值在原产品使用价值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新的内容,那就是满足他人或社会的属性,即具有社会属性。

2. 指出商品使用价值受历史的制约。马克思指出:“每一种这样的物都是许多属性的总和,因此可以在不同的方面有用。发现这些不同的方面,从而发现物的多种使用方式,是历史的事情。为有用物的量找到社会尺度,也是这样。”[2] “某种产品今天满足一种社会需要,明天就可能全部地或部分地被一种类似的产品排挤掉。”[2]他举例说,“社会对麻布的需要,象对其他各种东西的需要一样,是有限度的,如果他的竞争者已经满足了这种需要,我们这位朋友的产品就成为多余的、过剩的,因而是无用的了。”[2]他在分析劳动力成为商品时指出,“我们前面所考察的经济范畴,也都带有自己的历史痕迹。产品成为商品,需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要成为商品,产品就不应作为生产者自己直接的生存资料来生产。”[2]由此看来,正如商品产生于一定历史条件一样,一种商品有多方面用途和使用方法,是由人们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随着经验的积累、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知识的进步而陆续发现的。

3. 指出商品使用价值承担一定的经济关系。马克思认为,交换价值不是悬在空中的,它总是寄存于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里面。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交换价值,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交换关系就无法建立。因此,商品的使用价值在一般物品使用价值反映人与物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承担了一定的经济关系,扮演着人与人交换关系必不可少的桥梁作用,从而使使用价值具有社会性质的一面。他指出,“每一个商品占有者只想让渡自己的商品,来换取别种具有能够满足他本人需要的使用价值的商品。就这一点说,交换对于他只是个人的过程。另一方面,他想把他的商品作为价值来实现,也就是通过他所中意的任何另一种具有同等价值的商品来实现,而不问他自己的商品对于这另一种商品的占有者是不是有使用价值。就这一点说,交换对于他是一般社会的过程。”[2] “交换过程使商品从把它们当作非使用价值的人手里转到把它们当作使用价值的人手里,就这一点说,这个过程是一种社会的物质变换。”[2]他在分析货币商品时,更加明确地表达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属性,“货币商品的使用价值二重化了。它作为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如金可以镶牙,可以用作奢侈品的原料等等,此外,它又取得一种由它的特殊的社会职能产生的形式上的使用价值。”[2]

4. 指明了使用价值是财富的物质承担者。马克思认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谁也不会去交换它,因而不具有交换价值,不构成商品;只有当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进入市场交换时,物品才具有交换价值,才得以交换而成为商品。他指出:“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的内容。在我们所要考察的社会形式中,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 “价值只是存在于某种使用价值中,存在于某种物中。……因此,如果使用价值丧失,价值也就丧失。”[2]因此,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除了与一般产品的使用价值有共同点之外,还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那就是它与价值紧密相联,缺一不可。所以,虽然马克思说过政治经济学不以使用价值为研究对象,但当他分析商品的价值时,使用价值又成为无法回避的研究内容。

5. 指明商品使用价值还渗透到非实物形式。尽管受到历史的局限,马克思仍然意识到蕴藏在实物形式中,还存在着非实物形式的使用价值。他在《资本论》第四卷第四章《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理论》一文中,把使用价值分为两类,一类是“这个使用价值是随着劳动能力本身活动的停止而消失”的,另一类是它“物化、固定在某个物中”。[7]他接着指出,“任何时候,在消费品中,除了商品形式存在的消费品以外,还包括一定量的以服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7]马克思还对非实物形式的使用价值定义如下,“具有离开生产者和消费者而独立的形式,因而能在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一段时间内存在,并能在这段时间内作为可以出卖的商品而流通,如书、画以及一切脱离艺术活动而单独存在的艺术作品。”[7]这类使用价值“不采取实物形式,不作为物而离开服务者独立存在”。[7]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商品使用价值的论述,使我们认识到,无形的非实物形式也是一种产品,其使用价值也是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看来,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有了关于商品使用价值具有社会属性的思想。教科书由承认商品使用价值的自然属性而排除其社会属性,在逻辑上是不成立。

四、商品使用价值社会属性在当代的发展

1. 商品使用价值向非实物形式发展。《资本论》问世一百多年来,商品的存在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几乎惟一的实物形式向非实物形式发展。知识、技术、管理、服务、信息等非实物形式,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或单独构成无形的但人可以感受到其存在的非实物形式的产品;或改变实物形式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等原有自然属性的排列与组合,构成了实物形式与非实物形式相互结合的商品。这样,附加于商品之上的非实物形式,使新的使用价值不断被挖掘出来,使毫无使用价值的物品不断产生出新的使用价值,使单一的使用价值转化成了多种的使用价值,等等。体现在当今社会中,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不断投入使用。这种投入,反过来又促进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发展与进步。另外,商品在流通、消费的过程中,靠质量、信用、技术等所形成的“品牌”这一非实物形式,满足了人们的安全、观赏、兴趣等需要,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得到了延伸。蕴含在商品中的非实物形式,在商品使用价值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甚至起决定性的作用。

2. 商品使用价值向人的领域拓展。商品使用价值向人的领域发展,是指商品使用价值越来越依赖人、适宜人、发展人。所谓依赖人,是指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和使用越来越离不开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具体表现在,不同生产者生产出不同的使用价值,或生产出同一类产品的使用价值存在差别;同一商品在不同的使用者手里,其现实使用价值截然不同。这种现象,随着商品非实物形式比重的增加而日显突显。所谓适宜人,是指商品使用价值越来越迎合人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表现为商品生产者围绕人的需要,生产物廉价美的商品,以获取在商品物中的价值;表现为商品品种多样,适合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要;表现为健康产品、无公害产品越来越成为人们首选的商品,伪劣产品越来越成为人们遗弃的东西。所谓发展人,是指商品不仅满足了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的需要,而且还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扩充了人的社会联系。

3. 商品使有价值向国际领域发展。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及其随后的对外扩张过程中,伴随着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出现,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商品生产和消费不断地超越地理空间的限制。商品在空间的超越,使商业、航海业、陆路交通和空中运输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反过来促进了商品的生产、流通及其使用价值在全球领域的扩展。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已然成为事实。当商品在全球领域流动时,商品的使用价值跨过了国界,不再局限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也成为世界性的了。与马克思所处年代不同的是,商品使用价值向国际领域拓展逐步走向有序。这是因为,目前有八十多个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和欧盟和我国,等同或等效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于1987年颁布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ISO9000系列标准是商品使用价值在全球发展的结果,这一结果又反过来对商品使用价值起了保障作用,有效确保了商品生产者提供的产品满足顾客的需要或要求,有效限制了伪劣产品在全球领域的流通,并进一步促使优质商品的使用价值在全球领域的纵深发展。

4. 商品使用价值的期限向两极拓展。商品使用价值的期限,有两层涵义,一是指商品经过研制、开发、试销进入市场后,经历了诞生、成长、成熟、衰退,直至退出市场的过程;二是指某类商品通过消费者的使用,经历购买、储藏、磨损、维护,直至其使用价值完全消失的过程。在科学技术发展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作用下,商品使用价值的期限向两极拓展,一极是向更短的方向拓展,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从诞生到退出市场的时间经历了越来越短的过程。如一些产品刚投入使用,其使用价值刚被运用,就被其它产品或另一种的使用价值所代替。在当代社会,一类产品要长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种使用价值要保持长期为人们所接受、不为另一种使用价值所代替,已成为越来越难做到的事儿的了。一极是向更长的方向拓展,表现为某一使用价值一旦进入使用后,因其优质的质量,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在维修、回收和再加工等环节的运用,有不断延长的趋势。具体说来,某些使用价值经过维护或再加工,其原有使用价值或得到延续,或转化为另一些使用价值,或开发出新的使用价值。商品使用价值在这一极的发展,是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总之,商品使用价值在当代的每一个发展,都与科学进步、信息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都与人的需要和发展息息相关,都与世界市场的开发与完善紧密相联。商品使用价值在当代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财富的物质内容,进而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商品使用价值与国家、与社会、与个人结成了日益密切的关系,其社会属性日益突显。

参考文献:

[1]雷晓明.劳动四重性学说[N].光明日报,2002-03-16.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责任编辑 仝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