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区党员管理 发挥社区党员作用

摘要:社区党员管理工作是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玉林城市化进程中,进入社区的党员人数量日益增多,管理难度不断加大,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通过实行党员分类管理、创新学习方式和建立健全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促进社区党员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玉林市;社区;党员管理

中图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7)04-0035-03

随着玉林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工作重心下移,原先由企事业单位承担的部分社会职能正逐步地越来越多地分离给社区,传统的“单位人”也正在越来越多地向“社会人”转变,使社区的党员数量不断增多,管理难度不断加大。社区党建工作特别是社区党员管理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出现了一些新的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认真研究并切实加以解决。

一、当前玉林市社区党员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近年来,玉林市各级党委积极探索社区党员管理的新模式,切实加强对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但从总体来看,社区党员管理工作仍是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社区党员队伍的不断变化,相继暴露出一些新情况和新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多数社区党支部对流动党员的管理难以到位,工作无法开展

在调查中,绝大多数的社区党支部反映,目前社区党员管理最难的、最头痛的就是破产、停产企业的失业党员和改制企业的下岗职工或买断工龄的党员,因为这些人下岗、失业或买断工龄以后,为了谋生,有相当一部分到外地打工或做生意,留在本地的也是为了生活日夜奔波,很少有时间看书学习,他们的精力更多地放在经济利益上,对学习教育不感兴趣,要把这些党员组织起来学习或过组织生活,难度很大。对于外地流人的党员管理,尽管各街道党工委、各社区党支部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这项工作的开展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一些外来党员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党员身份,从而在流动党员中形成了不少的“隐性党员”、“口袋党员”;二是一些流动党员虽然承认自己是党员,也愿意交党费,但却不愿意把组织关系转过来,从而形成了不少的“自报党员”。出现上述问题,究其原因,一是这些流动党员在外出经商或打工时,没有较为固定的经营场所和居住地,这是他们不想转移党组织关系的主要原因。二是转移党组织关系手续复杂,也使得部分流动党员不愿转移党的组织关系。三是部分流动党员党组织观念淡薄,不重视自己的政治身份,认为公开与不公开身份无所谓;有的甚至认为,公开了党员身份,在经营活动中容易束缚手脚,因而故意隐瞒党员身份,以规避党组织的监督、约束。这样就使得相当一部分流动党员,既脱离了原单位党组织的管理,又不接受所在地党组织的领导,造成社区对这些党员在管理上出现了“四难”,即组织学习和过组织生活难、催交党费难、保持联系难、掌握其表现难。这种状况给社区党组织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题,造成有的工作根本无法开展。

(二)部分社区党支部对离退休党员的管理工作比较薄弱,成效不明显

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离退休党员实行属地管理,由社区接收其党组织关系和组织开展活动,这是今后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但从目前玉林的情况来看,这项工作的开展并不是很顺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目前绝大多数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离退休党员都不愿意把组织关系转入社区,认为与社区党员缺少共同语言,宁愿回原单位过组织生活。二是离退休党员大多年老体弱,老有所乐的需求超过老有所为和老有所学,要把他们组织起来进行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三是从企业退休的党员.虽然他们由于企业破产、停产等原因,不得不把党组织关系转入社区,但由于年老多病或者仍要做临时工维持生计等方面的原因不能参加组织生活,不想参与社区活动,所以也很难把他们组织起来进行学习教育和过组织生活,甚至个别支部在开会讨论重大问题时也难以达到表决人数。另外,还有一些离退休的党员,到在外地工作的子女家中居住了好几年,组织关系也不转出,几乎常年不过党组织生活。所以,社区对这部分离退休流动党员的管理几乎处于失控状态。

(三)社区党建经费严重不足,工作条件和基础设施难以适应社区党员管理工作的要求

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社区的党支部由于经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党建工作的开展,也影响了社区党员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是经费短缺,无法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使社区党支部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社区办公条件较差,缺少党员活动场所,与社区党组织活动需要不适应。据了解,玉林市48个社区党支部中,租用办公场所的有5个,一般是新成立的社区。由于财力所限,社区租用的办公场所面积都比较小;绝大多数社区的党员活动室都在30平方米以内,而且多数为一室多用,根本无法满足党员开展活动的要求。三是社区办公设备不齐全,党员管理手段落后。根据党员信息化管理的要求,需要把社区党员的基本情况全部输入电脑。但目前各社区的办公设备不是很齐全,尤其是现代化办公设备比较缺乏。虽然上级部门要求所有的社区都要配备电脑,但至今还有部分社区没有购买,即使购买了电脑的社区,绝大多数也只有一台,一旦无法正常使用,就会影响党员的信息化管理。造成这种状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街道办事处和社区经济实力薄弱,几乎没有什么经济来源,而上级财政拨款又非常有限,由此导致街道、社区党建经费不足,无法满足党员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四)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不适应新形势下党员管理工作的需要

调查中发现,随着形势的发展,党员队伍的构成正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突出表现在进入社区的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下岗职工党员、退伍军人党员等数量不断增多,参与社区管理服务活动的在职党员也有所增加。他们分布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年龄上看,有90多岁高龄的老党员,也有20多岁的青年党员;从文化程度上看,有大学毕业生,也有文盲半文盲。这些差异,使得社区党员管理教育工作在内容上、时间上、形式上存在着不同的需求,在客观上使党员的教育管理难度增大。而目前大多数社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仍然采取传统的方法,在党组织的活动方式上也不够灵活,一般只局限于开会读报,组织参观等活动,缺乏对党员进行个性化教育和面对面的交流,很难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员的真实思想动态,管理有效性程度较低。个别村委会转为社区居委会后,党组织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思路还停留在原来的农村模式上,与党员社区化管理的要求不适应。

(五)街道和社区党组织自身队伍远远不适应社区党员大量增加的新形势

目前,随着进入街道和社区管理的党员日渐增多,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街道和社区党组织自身队伍却明显偏弱,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社区工作人员配备不足,党支部成员

不得不做大量的“兼职”工作,有的社区甚至没有一个是专职从事党建工作的,连支部书记也不得不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应付日常的行政事务上,根本无法静下心来琢磨新形势下社区各类党员管理的方式方法。二是随着进入社区的高素质党员不断增多,个别社区党务工作者素质偏低,与社区党员的需求不相适应,难以对党员实行有效管理。上述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社区党员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远远不能适应社区党员大量增加的新形势。

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玉林市社区党员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切实解决社区办公场所和党员活动场所问题

在新形势下,加强社区党员管理工作,必须转变工作思路,改进管理方法,形成以社区为主要载体、上下齐抓共管的格局。各级党委及主管部门要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划拨专项经费予以保证,街道党工委要切实抓好落实。在目前情况下,市委、市政府要想方设法解决新建社区的办公场所和党员活动场所的问题,毕竟租用办公场所不是长久之计。对于“老社区”也要通过扩建、改建的办法来改善办公条件和解决党员活动场所的问题。前者可考虑在辖区内寻找一些合适的公房无偿划拨给社区,或者与辖区内的房地产开发商协调,让他们免费或优惠提供给社区一些办公场所和党员活动场所。在这方面,玉城街道清湾江社区的做法值得借鉴;后者主要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扩建或装修,关键是资金问题。建议市、县两级政府及时把社区建设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定期、足额拨付经费,逐年、分批解决各社区软硬件建设所需的资金问题。另外,也可借鉴外地的经验,把社区党员上缴的党费部分或全额返还给社区党组织,以解决党组织开展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作为社区来说,也要克服“等、靠、要”的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多形式、多渠道发展社区经济,通过发动社会捐款、兴办经济实体或开展有偿服务等,增强自我“造血”功能,逐步解决“无钱办事”的问题。

(二)摸清底数,理清思路,实施对党员分类管理

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要对辖区内的党员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摸清底数,掌握辖区内党员的人数、结构和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了解党员的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工作单位及职务等基本情况,并分类登记造册,逐步建立起社区党员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每半年更新一次,确保各类党员数据和党员的基本情况准确无误。同时,要针对各类党员的不同特点,从实际出发,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管理。

1.对流动党员实行“流动管理”。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是当前社区党员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切实加强管理:一是通过建立“流动党员支部”、创办“流动党员服务室”或“流动党员联络服务站”等作为对流动党员进行教育、管理、服务的窗口和阵地,使流动党员有“家”可归。二是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形成规范化管理,使流动党员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三是有针对地组织社区党员干部与流动党员结对子,互相帮扶,增强流动党员对所在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四是要把企业下岗失业、待岗或买断工龄的职工党员作为工作重点,从关心他们的思想和生活人手,帮助他们转变再就业观念,同时,通过与劳动部门联系,争取免费为他们进行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尽快提高其再就业能力。

2.对离退休党员实行“分散管理”所谓“分散管理”主要是指在党员学习和开展活动时,采取小型、灵活、多样的形式就近进行学习和开展活动,如按居住地单独建立离退休党支部或划分党小组,由党小组组织学习和开展活动,并在工作中注意采取“三多三少”的办法,即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要多引导、少说教;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方面,要多理解、少苛求;在组织党员学习和开展活动方面,要多分散、少集中。另外,对离退休同志所关心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治安、环境卫生等问题,社区党组织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并针对他们的身体状况、专业特长等方面的特点,充分发挥他们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使他们能发挥余热,老有所为。同时,还要适当举办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科普活动,如传授一些自我保健、养生、琴棋书画等方面的知识,寓教于乐,不断丰富离退休党员的业余生活。

3.对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对在职党员实行单位和社区双重管理是今后党员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玉林市对驻区单位党员实行双重管理的工作尚未铺开,只有个别社区对驻区单位的党员人数进行了摸底调查、统计,多数社区没有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所以效果并不明显。从调查情况来看,部分驻区单位领导对这项工作不够重视,不以为然,形成社区和驻区单位“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市要想把在职党员双重管理这项工作开展起来,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实行驻区单位党员双重管理的重要性;二是要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及时发现和表彰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先进典型,提高驻区单位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三是建立社区在职党员双重管理的组织网络,把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纳入单位党组织评价党员的一项基本内容。通过全面实施“社区——单位双向联系制”,增强党员的社区意识,引导党员主动参与文明社区的创建工作,并将参与情况进行反馈,形成互相依赖、互相监督的有效机制,促进“大社区”党员管理教育的深入开展。

(三)建立党员中心户制度,创新党员学习管理方式

针对社区党员居住分散、工作时间和地点不确定的情况,可通过建立党员中心户制度,灵活创新学习方式和管理办法。首先是选择一些党性观念较强、政治素质较高、家庭条件较好、有扎实的群众基础、号召力较强而又热心为党工作的党员家庭确定为“党员中心户”,由其负责组织居住在周边的党员进行学习,每户联系7-10名党员,组成学习小组,这样可以解决因党员居住分散而难以集中学习的问题。其次是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包括专题讲座党的知识、开展各种直观教育活动、聘请专家或本社区的致富能人讲授科普技术和各种职业技能以及种养技术等,以增强学习的吸引力,提高党员的学习积极性,确保学习的效果。再次是建立党员中心户管理社区党员的新模式,由党员中心户对联系的党员实行自愿无偿服务、教育和管理,党员接受党员中心户的管理和指导也是以自愿、就近、方便为原则。因此,党员中心户与党员之间主要是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而不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党员中心户就是党员的“家”,是党员的联系点和示范点,同时也是党员教育学习活动的中心、党员为社区居民服务的中心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中心。

(四)建立健全社区党建工作机制,确保党员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一是建立健全社区党建领导工作机制。实行县(市、区)委常委包街道、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包社区的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制度,明确各自职责。同时,要尽快建立由组织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协调机制,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汇报和布置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年终进行考核。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各街道和社区的党建工作力量,党工委除设1-2名专职人员外,要争取社区有1/3比例的人员专(兼)职抓党建工作,解决党务工作人员少,抓党建工作力度不够的问题。

二是建立和完善社区用人机制。街道党工委要本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拓宽选人渠道,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用人新机制,提高党务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首先是要选好社区党支部书记。要选拔一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业绩突出、群众威信高的社区干部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或直接选派县直、区直、街道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优秀党员干部到社区担任党支部书记。其次是要加大对街道社区干部的培训力度,定期或不定期选派一些优秀社区干部到市委党校学习培训或到外地参观考察、开拓视野,以提高其综合素质。再次是要提高党务工作者的政治地位和生活待遇,保护党务工作者的积极性。

三是建立健全社区党建工作保障机制。已有固定办公场所的要充分利用,同时采取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街道社区党组织自筹与辖区单位赞助相结合的办法,积极筹措资金,逐步解决社区党支部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等基础设施问题,力争为每个社区配备电脑以及电视机、放像机、VCD等党员电教设备。要设法保证每个社区的办公房面积不少于80平方米,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党建活动经费。在此基础上,每年选择1-2个社区重点给予扶持,为社区统一制作社区党支部建设的制度牌、会议记录本和社区党员合帐等。

四是建立整合社区资源机制。社区党组织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尤其是人才资源和阵地资源开展活动。通过与驻区单位协商,让驻区单位逐步免费向社区开放文体娱乐设施,以活跃社区文化生活,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此外,还可适当聘请辖区内的党政领导干部、专家教授和经验丰富的离退休干部到社区讲课或作报告,以提高党员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责任编辑 任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