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行业文化综艺节目崛起现象分析


  摘 要 伴随着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娱乐成了一种全新的生活诉求。电视作为主要的娱乐载体,承担了娱乐大众的社会角色。近年来,娱乐综艺节目大放异彩,然而,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约束,市场的成熟和观众理性的回归,综艺节目不断进行着自我升级和进化。2017年以来,以央视《朗读者》为代表的文化综艺开始崛起,引领电视娱乐节目向深层次转变。
  关键词 电视综艺;娱乐;文化;朗读者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8-0126-03
  1 文化综艺的清新突围
  当今的电视荧屏,综艺节目当之无愧地成为各大电视台吸引眼球的一大法宝,各大综艺对收视率和广告商的趋之若鹜导致了节目的泛滥及同质化,竞争激烈的收视环境和“限娱”的国家政策在给综艺节目造成巨大压力的同时,也将电视综艺行业推向了新一轮的转型和升级。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综艺大致经历了港台模式、欧洲模式、韩国模式三个阶段,综艺节目在数量上呈现出爆炸式增长趋势。选秀和真人秀的出现,更是引起各大电视台竞相模仿,娱乐综艺节目呈现井喷之势。2015年,各大卫视综艺节目超过200档,而2016年更是达到了400档之多[1]。综艺节目日趋同质化和泛娱乐化,必然会引起受众的反感和审美疲劳,为文化综艺的突围提供契机。
  2013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首登荧屏,文化综艺崭露头角,至2016年,文化综艺达22档。2017年伊始,央视更是推出6档强势文化综艺节目,其中,以《朗读者》为代表,受到观众热捧和广泛好评,堪称综艺市场的一股“清流”。
  2 文化综艺崛起是各方合力的结果
  电视综艺的升级和转型并非偶然,而是政策引导、市场演变、受众进化三者合力的结果。
  2.1 “限娱令”的逐步强化
  国家广电总局在2011年出台文件,规定黄金时段的娱乐节目每周播出不得超过3次;2013年,广电总局又向各大卫视下文,规定每家卫视每年新引进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一个,卫视歌唱类节目黄金档最多保留4档;2016年,对涉韩电视合作项目也出台了新规定[2]。
  国家一系列“限娱”政策意味着对娱乐综艺节目的管理进一步加强,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满足广大观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收视需求。“限娱令”的颁布,必定会引导综艺节目向文化偏移,文化综艺在解决受众综艺需求的基础上,更可以以官方倡导的形式大行其道。
  2.2 “娱乐至死”的市场饱和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道:“现实社会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3]于是,中国近10年来,靠引进、复制、模仿打造综艺节目吸引受众成了各大电视台都绕不开的诟病,然而,娱乐与综艺之间是否可以画上等号,综艺是否可以更多维地呈现,在娱乐综艺市场几近饱和的状态下引发了更多人的思考。“娱乐至死”的市场饱和,向综艺节目一定程度施压,而施压的结果却是加快了文化综艺的崛起进程。
  2.3 受众理性和需求的进一步提升
  当下,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这为受众接纳和欣赏文化综艺节目提供了前提。同时,快节奏和高压的都市生活让碎片化阅读成为主流,长此以往造成的却是人们面对信息爆炸的恐慌,加之同质、低俗的娱乐扩大了这种恐慌效应,他们更需要能带给他们文化抚慰内涵的娱乐节目。伴随居民文化素养提升的还有观众理性的回归,由简单的世俗审美逐渐转向更为成熟的批判审美,在这样的观念下,综艺节目只有具备更深的内涵和更富启迪性的内容,才能拨动大众的心弦。显然,受众的需求已从肤浅的“悦耳悦目”层面提升至深层次的“悦心悦神”层面,受众的深层次娱乐需求也呼唤电视市场更高形态综艺节目的出现[4]。
  3 文化综艺如何从“走红”到“强盛”
  《朗读者》节目制作人、主持人董卿在面对“文化综艺是否迎来春天?”的询问时,坦言如今的火爆并无法保证文化综艺的一帆风顺,好评如潮象征的也许只是未来市场的风向。那么,文化综艺从“走红”到“强盛”,广大传媒人又该助力哪些方面呢?
  3.1 理念上:处理好文化综艺与娱乐综艺及科教节目的关系
  面对文化综艺时,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理念,即文化综艺与娱乐综藝都是电视综艺市场的两大组成部分,无孰优孰劣之分;同时,也要避免将文化综艺发展成教育节目,文化综艺的教化应该是随着综艺节目“润物无声”的。
  3.1.1 文化与娱乐是综艺的双向驱动力
  在文化综艺崛起后,往往会存在某些观点,认为只有文化综艺才是对观众有益的,“逗乐”“搞笑”“吐槽”的娱乐综艺是低级的,是相形见绌的,都应该被市场所淘汰。对于综艺市场而言,文化和娱乐是缺一不可的,特别是面对当下的都市生活群体,高压和快节奏的生活使他们对工作之余的休闲娱乐充满渴望,而娱乐综艺节目恰好能满足这类群体的需求。因此,文化和娱乐是综艺的双向驱动力,两者的关系不是竞争与博弈,而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两者相得益彰才能更好地营造健康的电视综艺生态环境,有利于不同受众群体的自由选择。
  3.1.2 文化综艺不等同于科教
  文化综艺带有与生俱来的使命,文化综艺崛起彰显的,不仅是中国电视综艺行业的进步,更是一种文化自信。在全球化加剧的形势下,面对韩流、美剧等文化形态的来袭,充满中国元素的文化节目饱含传统文化的积淀,传达着清醒的民族意识,这是一种电视行业牵头,社会响应的文化自信。然而,文化的传承总不免陷入教化的桎梏,对于电视综艺节目而言,审美教化,文化熏陶固然重要,但如果一味地传授严肃而枯燥的文化知识,就失去了综艺本身的审美娱乐功能。文化内涵深厚无可厚非,但如果节目充斥着说教色彩,就会使观众得不到看综艺节目本身而应有的舒缓身心、释放压力的效果,红极一时的《百家讲坛》不免在一定程度上走入了文化说教的怪圈。因而,好的文化综艺,应该是文化的内容,娱乐的手段,既满足观众的感官需求,又能充实内心世界,起寓教于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