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静脉滤器植入加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术后护理新方法。方法对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及置管溶栓术治疗,对其进行有效的术后观察与护理。结果20例患者痊愈18例(90%),即血管造影显示血栓基本消失,显效2例(10%),症状基本消失。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和置管溶栓术治疗,通过对其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严密周到的护理,可提高溶栓治疗效果,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滤器植入;置管溶栓;术后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糖、高血压与高血脂发病率逐年增高,这些疾病均可导致血管内皮受损,因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上也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常表现为患侧下肢肿胀,局部有涨满感、沉重感和深部疼痛导致行动困难。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后,如果闭塞的血管不能在短时间内再通,则血栓机化使血管永久性闭塞,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如果栓子脱落,将会造成大面积肺栓塞,严重可导致患者死亡。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加静脉溶栓术是目前开展的一项介入新技术,既能阻挡2~3 mm以上的栓子进入肺动脉从而避免肺栓塞,又不影响静脉回流。该方法具有并发症少、损伤小、出血量少、溶栓速度快的优点。笔者所在医院于2010年5月~2011年4月对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加置管溶栓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中,男11例,女9例,年龄48~95岁,平均57岁,均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左下肢血栓16例,右下肢血栓4例。所有患者均行血管多普勒彩超或血管造影证实。血栓主要位于髂静脉、股静脉、腘静脉段,有两例位于下腔静脉。本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溶栓治疗前均放置了下腔静脉滤器。穿刺部位均采用健侧股静脉或右侧颈内静脉穿刺成功后置管溶栓。

1.2方法在X线监视下,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健侧股静脉或右侧颈内静脉,先行下腔静脉造影,了解下腔静脉的走行,直径,有无变异,观察血栓情况,了解双肾静脉的开口位置,将滤器置入,本组12例患者使用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8例患者使用了可回收滤器。然后再经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置入溶栓导管进行腔内溶栓,留置导管6~13 d,每天平均注入尿激酶(40~60)万U,同时口服华法令3~6个月,并给予活血化淤药物应用,积极治疗原发病。

2结果

20例患者术后第1天患肢肿明显消退,疼痛缓解,皮温至正常;12例3~5 d后基本治愈(患肢水肿消失,症状消失,双侧踝关节上5 cm处腿围相差<1 cm,),8例好转(患肢水肿、症状基本消失,双侧踝关节上5 cm处腿围差<1 cm,)。

3术后护理

3.1心理护理患者术后往往会存在以下几种心理障碍:对疾病本身不了解,害怕治疗无效,害怕症状加重,害怕溶栓过程中出现意外等。并因此而悲观失望,恐惧不安。针对以上情况,笔者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水平,社会背景及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向他们介绍本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比如常见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溶栓治疗的必要性,溶栓药物的机制,溶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发症的观察要点及其相对应的措施,应注意的事项等,通过宣教解除了患者及家属的顾虑。笔者还通过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该病最新的医疗信息,展示同种病例的治疗效果对照图片,并让病区内同类型且效果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法。同时叮嘱患者及时向医护人员诉说自己在治疗过程中的感受。让患者明白,他们关心的问题同样也是医护人员最关心的。用形体语言,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信赖,使患者有了安全感,以乐观的态度积极配合治疗,增强了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为患者的康复打下基础。

3.2一般护理 全面了解病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一般为2周。并抬高患肢-30°,同时膝关节微屈15°,腘窝处避免受压,可用软枕垫住。注意患肢卫生,勿使其损伤,以免因肢端供血较差发生感染而形成溃疡。详细观察并记录肢体温度,肿胀程度,末梢循环色泽变化。由于患肢血液循环差,受压后易引起褥疮,应加强基础护理。

3.3留置导管的固定因留置导管时间较长,导管的固定尤其重要。在固定前,先用碘伏以穿刺点为中心进行消毒两次,消毒直径为6~7 cm,再用75%的酒精脱碘,待干后,用Surgidrape 9 cm×6 cm黏贴手术巾两张完全贴住导管和鞘管。并用划线笔做好标记,以防导管滑出鞘管外,影响溶栓效果。因外露的导管较长,可在前额正中与对侧耳上再次用普通胶布妥善固定,导管末端接上三通。

3.4留置导管及穿刺部位的护理患者由介入室回到病房需保留导管5~13 d以继续局部溶栓治疗。故需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局部渗血或皮下血肿形成,导管有无脱落、堵塞、移位等。如局部渗血较多则予以换药,碘伏、酒精消毒后用手术黏贴巾粘贴固定。股静脉置管的患者嘱其穿刺肢体伸直,避免弯曲,经颈内静脉置管的患者嘱其头部勿活动过剧,以防导管移位、脱落。

3.5尿激酶的使用术后5~13 d根据医嘱用尿激酶(10~20)万U溶于20 ml生理盐水中,遵医嘱每6~8 h由导管推注,用药完毕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留置管后将三通接头置于关闭状态,并用无菌纱布包好妥善固定。三通每天更换,以防发生导管感染。用药后注意观察有无出血现象发生,观察牙龈皮肤黏膜有无自发或穿刺后出血,观察大小便颜色并及时送检常规及潜血检查,有无不明原因关节肿痛或痰中带血,因静脉注射溶栓剂可致脑出血发生,要特别注意有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麻木等颅内出血迹象[1]。

3.5拔管后的护理导管多于5~13 d后拔除,常规碘、酒精消毒待干后用两张透明Surgidrape 9 cm×6 cm黏贴手术巾粘贴,以防穿刺点感染。并密切观察肢体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皮肤颜色、温度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询问有无疼痛及感觉障碍肿胀等,如有不适立即汇报医师。

3.6术后饮食与运动护理术后第2天即指导患者在床上做踝关节屈伸、旋转等功能练习,通过收缩肌肉群,增加静脉回流。指导患者进食高纤维素、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胆固醇的饮食,如新鲜的水果与蔬菜等。避免生冷及太烫刺激性的食物,以防损伤消化道黏膜至出血。嘱患者多饮水以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指导患者严格禁烟,避免血管收缩,影溶栓效果。

4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4.1出血出血为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过程中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内脏出血,特别是颅内出血可以导致患者的死亡,应给以高度重视。按时巡视并加强观察,一旦发生穿刺部位、皮肤黏膜、牙龈、消化道等出血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抗凝和溶栓药物并汇报医师协助处理。本组20例患者在换药过程中均发现穿刺点有少量渗血,经局部压迫和换药后出血停止[2]。

4.2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最大的危害在于致命性肺栓塞,是由于栓子脱落堵塞肺动脉所致。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咳嗽等症状。为预防肺栓塞的发生,可使用下腔静脉滤器,并且在溶栓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防止栓子脱落。术后应让患者严格卧床;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材;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监测心电图与血气分析。本组病例均使用下腔静脉滤器,无一例发生肺栓塞。

参考文献

[1]AguilarC,Del VillarV.Combined D-dimer and clinical probability are useful for exclusion of recurrent deep venous throm bosis.Am J Hematol,2007,82(1):41-44.

[2]吴性江,曹建民,陈月英,等.导管溶栓加腔内成形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江苏医药,2009,35(1):35-37.

【收稿日期】2011-05-20

(本文编辑:刘曾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