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实践探究

摘要: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而产生的更深层次的服务模式,以知识服务为主体,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向教学科研领域的信息用户提供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的学科知识服务。文章基于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的分析,得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在实践中暴露的问题,从而提出了大数据背景下完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知识服务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9-0172-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29.080

大数据背景下,由于信息发源地日益多样化,以图书馆为信息中心的传统地位由于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而变得岌岌可危,人们对图书馆也逐渐有了距离。以传统被动为服务方式的高校图书馆因为不能满足用户信息需要的转变,以致用户到馆率急速下降,使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用户也逐渐减少。面临如此严峻的挑战,图书馆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怎样跟进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步伐,转变传统的服务方式,提供主动、个性化、专业化深层次的学科服务为高校的科研和教学。

1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

迄今为止,学科服务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相关学者所持概念各不相同。李春旺曾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定义为:在按照文献工作流程来组织科技信息工作的同时,注重以科学研究为主线,使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学科化,不再简单地将文献实现检索和传递,更是使服务内容知识化,从而使图书馆所提供的信息服务更大程度上满足了用户需求。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的孙丽娟认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是受用户需求所驱动,面向科研实施过程和用户决策过程,从而帮助用户挖掘解决信息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增值信息服务。初景利教授在《新信息环境下学科馆员制度与学科化服务》一文中也对新时期的学科服务的内涵进行阐述,他认为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是基于顺应用户的需要,满足用户的行为,将用户融入物理或虚拟社区,调动全馆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创造一个既能满足用户针对性需要、又有利于保障学术科研的信息服务环境。随着学科服务的不断发展,其概念也不断被注入新的内涵,新时期大数据背景下的学科服务与传统学科服务的本质区别:(1)服务面向学科建设,按照学科发展需求设计服务任务和流程;(2)服务延伸用户,贯穿高校教学和科研过程;(3)服务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注重服务的主体性和个性化;(4)信息服务转化为知识服务,升级为更具知识含量的专业化服务。

为了掌握国内高校图书馆提供学科化服务的详细情况,本次调研锁定了39所“985”高校图书馆,详细调查分析其开展进行的学科化服务的现状。本次调研以网站调查为主要方式,通过对各大高校图书馆主页的登录浏览,找寻与学科化服务内容和形式有关的信息资料,然后在此基础上做出统计分析。本次调查截止时间为2016年6月30日。调查显示:虽然36所高校图书馆各自都展开了形式不一的学科服务,但是在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层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一半的图书馆开设了学科服务栏目或者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其中只有30%的图书馆在学科馆员的设置方面有着详细的安排,公布了学科馆员的名单、联络方式、对口院系服务的联系人等。80%的图书馆开设了文检课以及文献传递、科技查新和参考咨询,只有极少数的985高校图书馆开设了学科信息导航等新的服务项目。总体而言,在学科化服务方面,985高校图书馆优于普通高校图书馆,大多数普通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仍只停留在文献借阅、馆际互借等传统服务阶段。

2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探索和研究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学科服务也在蓬勃发展,但存在的很多问题却是不容小觑的。

2.1 服务团队有待进一步专职化

笔者通过网络调查的方式发现我国一些“985工程”高校图书馆大多数都设有学科馆员,提供学科服务给对口院校。但是只有少数高校图书馆设有专门的学科服务团队和服务部门,包括清华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同济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而其他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并没有专业的人员,大多采取由信息咨询部、资源建设部或者其他采编、流通部门的馆员兼任的方式。由于本职工作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学科服务也包含院系联络、学科信息检索、信息素养教育以及参考咨询等内容,使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来深入展开学科服务,无法深化和完善学科服务的理论研究成果。

2.2 学科馆员素质有待提高

国外大学图书馆的准入制度非常严格,美国的图书馆采用从业资格认证制度,专业馆员一般需要具备图书馆学硕士或同类学位,而且这个学位是由美国图书馆协会认可的大学授予的,不仅要掌握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专业背景和极好的业务素质,熟练图书馆学及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了解由图书馆开办的各式各样的服务项目,熟悉网络、数据库资源分布及其检索知识,而且合格的学科馆员还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例如处理人际关系能力、沟通联络院校的能力、协调团队工作的能力以及较高的英语水平等。与此不同的是,我们在调查国内高校图书馆中发现,学科背景差异很大,学历高低参差不齐,极少存在既有专业背景、精通图书馆业务,又具备综合素质的学科馆员。

2.3 学科服务深度有待挖掘

当前为止,在采取网络调查的方式浏览部分“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的主页,发现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设有学科馆员,学科服务的内容也有所设定,基本上创建了学科服务主页或者学科服务网站来展开学科服务的工作,也在继续完善和丰富学科服务的内容。但是,由于大多学科馆院既不是专职也并没有完善的专业素质,学科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导致学科服务有很大的局限性,仅仅提供院际联络、资源建设、信息咨询检索、信息素养培训等常规性的服务,并不能和教学、科研紧密结合,从而提供深层次的学科服务。

3 完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建议

3.1 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学科馆员素质

完善学科服务对高校图书馆来说,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创立和培养一批具备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队伍是其发展的当务之急:加大学科服务的投入力度,加强学科服务的重视程度,壮大学科馆员的人才队伍,丰富和完善服务。全面综合、高水平的全方位人才是学科馆员的理想状态,即不仅要掌握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专业背景和极好的业务素质,也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熟悉掌握计算机软件的能力等。尽管当前离理想状态还有很大的距离,可学科馆员的招聘和选拔任用也要以上列要求为标准来执行。

3.2 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实现学科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确保学科服务的正常进行并达到理想状态,可以实行嵌入式学科服务,但是建立有效完善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是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前提。首先,目标要明晰,对嵌入式学科服务工作的开展制定计划;其次,针对学科馆员的工作要完善评估准则,加大考核力度,创立行之有效的、快速的常态化反馈机制,对用户的反馈意见要多方面多渠道的搜集,在回复及时的同时也要不断解决完善,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科服务的质量和效益,而且还能让更多的用户参与进来,使学科服务持续更好地发展。

3.3 提升服务意识和成效,创立品牌服务效应

有着情报分析的功能的图书馆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借助这种便利提供专业、全面的研究分析报告给有关的职能部门和领导,如学校科研竞争力分析、机构或个人科研投入与产出分析、院系教学绩效评估、学科发展与评估等。一方面,通过提供高水平、优质的创新性情报服务产品,建立了图书馆独特的品牌服务效应,提升了图书馆的形象和影响力;另一方面,根据详细真实的数据和客观的事实,为学校的教研和科学管理者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

4 结语

高校图书馆的主导业务是学科服务,各高校图书馆必须重视起来并给予全面大力的扶持,工作在一线的学科馆员也要加强业务知识,树立信心,不断完善自我,探索创新,真正融入教学科研和管理第一线,把理论研究运用到实践工作中去,汲取经验、转变方式等。扩大高校图书馆的影响和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推进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使学科服务有效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淑香.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分析[J].图书馆,2013,(4).

[2] 万仁莉.国家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探讨[J].图书馆,2013,(5).

[3] 安源.国内学科馆员研究十余年发展回顾与展望[J].图书馆,2014,(1).

[4] 张志美,胡新平.学科化服务2.0及其构建模式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1,(4).

[5] 雷欢.基于现状调查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保障机制探索[J].图书情报工作,2014,(9).

[6] 王永芳.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实践分析及发展对策[J].河北科技图苑,2014,(3).

[7] 李晨.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

[8] 王雪芳.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制度体系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9).

[9] 柯平.新世纪十年我国学科馆员与学科服务的发展(上)[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2).

[10] 叶莉.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发展的实践与研究——以湖北经济学院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论坛,2013,(6).

(责任编辑:周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