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追梦人


  国家海洋浮标监测网、北京奥运会帆船赛场监测浮标、极地中心北极海气耦合监测浮标、中海油南海深水区油田监测浮标、中科院海洋所近海环境研究监测浮标,这些满足多元化、特殊化海洋监测需求的设备,实现了全天候长期、定点、连续、实时监测。
  先后主持完成5项国家科研项目,10多项省部级课题,获得1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作为海洋监测技术领域专家,其成果支撑了我国“国家海洋资料浮标监测网”及“国家海洋气象网”的业务运行。
  从小到大都是远远望着海的乖孩子,大学选择了技术一流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把根留在了海上,1年100多天漂浮在海上,坚持了36年,其中的辛苦和艰辛从未和家人提起,总能微笑面对一切。
  …………
  他叫王军成,出生于1953年,山东招远人,博士生导师,从事海洋监测技术与装备研究30余年,主要致力于海洋环境监测装备“大型海洋资料浮标系统”的工程技术研究及应用,为我国海洋监测和海洋权益做出了突出贡献和巨大成就。
  在奥运赛场、在格陵兰海域:浮标为中国赢得世界声誉
  第一个地点在中国青岛。
  2008年,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举世瞩目。2007年,浮山湾畔,3个直径3米、重达2.5吨的巨型圆盘漂浮在水面上,黄白黑相间,一漂漂了2年半。
  这个巨型圆盘,即是奥帆赛监测浮标,由浮标体、锚泊系统、水文气象传感器、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和供电系统等组成,主要测量所在海域的实时风速、风向、气温、相对湿度、气压、波浪、海流等,采用GPRS、CDMA及VHF等方式,5分钟或10分钟进行一次数据传输。它的研发单位是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奥帆赛,41个国家和地区,460名运动员,要保证比赛顺利进行,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比赛过程中,运动员要根据风速和风向等指标的实时变化,调整战略战术。对这些指标的要求,最基本的是精细和准确,而能为海域环境提供这些指标的,最合适的就是浮标。当时,美国的挪威的浮标是名气最大的,奥帆委员会为了保证赛事的万无一失,选择了挪威的浮标。2007年,挪威的浮标开始在青岛海域试运行,出人意料的是,不到半年时间,浮标出现了两次故障。这样,从挪威到中国,来来回回,很是不方便。由于维修的不便,奥帆委紧急启用了中国浮标,接受这个任务的就是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王军成的团队。两个月时间,3套浮标,这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儿。他们30多人的团队,加班加点,按时将中国浮标布防到了奥帆赛的海域。
  在这片熟悉的海域,3套浮标漂浮了2年半,连续、准时、精准地将各项数据传出,没有出现过任何故障。中国的浮标在世界竞技场上打破了外国的神话!
  第二个地点在地球北极。
  北极,大部分是浩瀚的冰封海洋,风裹着雪四处扫荡,气温常年在0℃以下,最冷的记录达到了-70℃。在那里,1年只有一天一夜,即使在仲夏时节,大块的冰开始融化、碎裂、碰撞发出巨响时,太阳也只是远远地挂在南方地平线上,环绕着这无边无际的白色世界缓缓移动着。随着北极科考的推进,收集和积累基础数据变得越来越迫切,但是温度低,一年有半年为极夜等让很多科学研究望而却步。
  就是在北极这样一个不折不扣的冰雪世界,中国的浮标被布防在了格陵兰海域。这里,尽管是地球上唯一的白色海洋,尽管在洋流的带动下海冰不停地漂移、裂解与融化,这个从2012年起就矗立起来的海气耦合浮标,为海洋和大气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这些不断积累的数据为研究海洋环流、温室效应、北极涛动等创造了良好条件。
  这唯一一个布防在格陵兰海域的浮标是中国浮标,这唯一一个在没有阳光、极度寒冷的世界坚持工作的中国浮标是来自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王军成的团队。
  第三个地点在台湾海峡和钓鱼岛。
  在台湾海峡布防的6套海洋气象浮标观测站,已经运行了近2000天。它们是由中国气象局布防的,如同海上气象哨兵长年坚守在台湾海峡开展24小时全天候、定点观测降水、风向、风速、温度能见度等气象要素。
  2013年,一个标有中国海洋局QF209号的浮标布防在了钓鱼岛。蔚蓝的大海上,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重达50吨的大型黄色海洋浮标屹立期间,中国人数百年来第一次在钓鱼岛海域释放浮标,用于海上气象水文观测。
  它们同样来自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王成军的团队。
  北京奥运会的帆船赛场监测浮标、极地中心的北极海气耦合监测浮标、中海油的南海深水区油田监测浮标、中科院海洋所的近海环境研究监测浮标……这些满足了多元化、特殊化海洋监测需求的浮标,已经成为国家浮标网中的一员,也成为国家海防权益的象征。海洋资料浮标能够在海上全天候长期、定点、连续、实时监测,在国家海洋监测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王军成和他的团队研制生产的各种型号浮标已经达到100多套,其中装备了国家海洋局“海洋资料浮标网”50余套,装备中国气象局“海洋气象网”30多套,其他的散布在各个涉海单位。这些停靠在不同海域的浮标,以可靠性高、监测参数多、技术先进等优势,成为我国海洋监测体系的支柱。
  从小到大都是乖孩子:选择浮标研究,把根留在海上
  浮标,在我们普通人的印象里,或许只是一个很小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漂浮物,至于它的作用更是不甚了了。让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表仪器研究所的王军成介绍起来,浮标就有趣多了。它首先是一个大铁壳,直径从1米到10米的都有,漂在海上算是一个庞然大物;它的探测范围可以从空中延伸到海下2000米,可以测量风速、风向、气压、湿度、能见度、浪高、流速、浑浊度、COD、BOD,叶绿素等30多个参数,并进行准确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