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位一体”的运动康复人才培养与教学的困境及对策

摘 要:运动康复是体育、健康和医学“三位一体”交叉结合的新兴学科,它是是现代康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不断推广,我国的体育人口逐年增加,这使得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匮乏现象更显突出。该文分析了运动康复人才培养和教学所面临的困境,从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和就业渠道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运动康复人才培养与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运动康复 人才培养 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6(c)-0021-03

Abstract: Sports rehabilitation is a new "Trinity"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 which Sports overlaps with healthy and medical science. It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Rehabilitation. With carrying out public fitness activities, the sports population of China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which makes a lack of Sports rehabilitation talents.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rehabilitation, this paper provides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materials, faculty,and the employment channels, etc.

Key Words: Sports Rehabilitation; Talent Training;Teaching

隨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以促进健康为目的的身体锻炼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运动康复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它是研究体育学、康复医学的理论、方法与手段,利用体育活动进行机体功能练习,达到预防和治疗伤病的一门体育、健康和医学 “三位一体”交叉结合的应用性交叉学科[1]。该学科的设置和推广旨在解决我国健身康复人才紧缺的问题,过去为了推动竞技体育的发展,运动康复专业人才主要是服务于专业运动员。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不断推广,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我国的体育人口也逐年增加,运动康复人才匮乏现象逐渐突显出来。为了满足社会急剧增长的运动康复需求,教育部于2004年批准在全国部分高等院校开设了“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并于2012 年将该专业更名为“运动康复”[2]。截至2017年,我国开设运动康复专业的高等院校数量为44所,院校种类涉及医学、体育、师范以及综合类大学。该文将分析我国目前运动康复人才培养和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检索人及检索时间:作者在2017年2月进行检索。

检索文献时限:2007-01/2017-01。

检索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http://ckrd.cnki.net/grid20/);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sites/entrez/)。

检索词:中文检索词为“运动康复;人才培养;教学”;英文检索词为“Sports Rehabilitation;Talent Training;Teaching”。

检索文献类型:综述,报告,实验研究等。

检索文献量:共计检索到26篇与“运动康复;人才培养;教学”相关文献。

1.2 入选标准

有关运动康复人才培养和教学的研究及报告。

1.3 质量评估

排除重复研究以及不相关研究。

1.4 数据的提取

将所检索到的26篇与“运动康复;人才培养;教学”相关文献进行筛选,排除重复研究以及不相关研究文献18篇,用于该文参考文献8篇。

2 结果

2.1 当前社会运动康复需求

我国目前正遭遇老龄化危机,截至2015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2亿,占总人口的16.1%[3]。并且每年因各种原因新增的伤残者及慢性病患者数量也给我国的康复服务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我国有约5000万左右的需康复服务的残障人士,超过2亿的慢性病患者。这些群体的壮大对我国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满足这些群体的康复服务需求迫在眉睫。

目前,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卫生部正积极推进康复医疗体系建设与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将其纳入公立医院改革。在《康复医院基本标准》(2012年版)中明确了康复专业床位所占比例要达到75%以上,二级、三级康复医院人员配置中康复治疗师人数至少分别要达到0.3名/床、0.4名/床,并且治疗科室至少具备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等功能[4]。但是,依据我国二甲、三甲医院现状,我国目前有康复师6 000余人,但是相对于我国13.68亿人口和8000余万的残疾人康复治疗人员的缺乏是显而易见的[5-6]。

2.2 运动康复人才培养目标

运动康复是研究体育学、康复医学的理论、方法与手段,利用体育活动进行机体功能练习,预防和治疗伤病的一门应用性交叉学科。该学科的发展我国起步晚、水平低。从教育形式上看,运动康复治疗师的培养属于医学与体育行业教育的一部分,运动康复人才培养正是要培养出擅长运动疗法的专业化高级康复治疗师。因此,运动康复的教学定位一定是强调体育、健康和医学“三位一体”的相互交叉与综合全面发展。

然而,目前我国高校运动康复人才培养往往割裂了体育、健康和医学三者密切联系。主要原因之一是全国高校没有统一合理的培养目标,各地高校是根据各自的地缘特点、办学特色以及师资配置等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这就造成了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设置的混乱。同时,运动康复专业学位授予情况也是混乱,有些院校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有些院校则授予教育学学士。另外,由于缺乏统一的培养目标,体育类高校和医科院校一般会依据自己的师资配置和办学特点等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设置。受此影响,体育院校和医科院校学生的优缺点更是暴露无遗:体育院校的运动康复专业学生是体育类考生,体育运动实践能力强,理论知识欠缺,而且大多数体育类学生不喜欢理论的学习;相反,医科院校的运动康复专业学生善于基础理论的学习,但是体育运动实践能力明显不足。同样的问题也表现在各院校不平衡的师资配置,体育院校相对医科院校而言,擅长体育运动的教师明显多,而医科院校的教师则是基础理论教学比较扎实,两者都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挥的更多。从而造成了运动康复人才培养的结构性失衡,导致运动康复人才培养无法达到运动康复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全面发展。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制定统一明确运动康复教学中的培养目标,因为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是规划和实施所有教学环节的依据[7]。只有这样,才能制定符合本科运动康复专业教育设置标准的运动康复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从而达到世界物理治疗联盟制定的标准,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该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强调学生具备体育、健康和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充分满足社会对健康及康复的需求。

2.3 运动康复教学中教学资源的利用

在我国运动康复专业是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存在严重的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首先,高校运动康复人才培养没有成熟的课程体系,全国没有统一合理的课程规划方案,这直接导致全国高校的课程设置混乱,造成了运动康复专业学生的教学不合理,极大地阻碍了学生运动康复能力的发展。其次,虽然运动康复是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专业学科,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运动康复教学中却没有相对固定的专业核心教材,這非常不利于运动康复人才培养及专业的发展。再次,运动康复专业需要培养的是体育、健康和医学“三位一体”的综合性人才,这就要求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中既要强调医学健康知识的学习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实践能力。然而,目前大多数体育院校缺少运动康复专业实验、实训及实习场所。相反,多数医科院校虽然在基础医学知识教学、学生实习实训方面有很大优势,但是针对学生体育运动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略显不足。今后如何平衡和弥补各自的不足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我们急需构建符合国内实情的课程体系,丰富教学资源,规划和统编运动康复专业核心教材。在教学资源利用方面,要积极整合各大院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实现跨校(尤其是医科院校和体育院校之间)、跨企业的资源共享和利用,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加强国内外交流[8]。同时,结合区域特点深入挖掘中国特色医学及传统体育运动,积极推进中外体育、健康和医学的融合,促进我国运动康复人才的培养。

2.4 运动康复毕业生就业

我国高等院校不仅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使命,而且还要承受毕业生就业的巨大压力。虽然近几年整体上来看社会对运动康复人才需求量比较大,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运动康复专业,但是即使是在这种大背景下运动康复毕业生在就业时依旧遇到许多问题。尤其是体育院校运动康复专业的学生,由于运动康复专业属于体育学门类,在目前开设运动康复专业的院校中体育院校占的比重较大,然而一些地区的医疗康复机构实行行业准入制度,这成为毕业生就业的最大瓶颈。体育院校运动康复专业学生表面上看来就业渠道很多,他们可以在医药卫生系统的各级医院康复机构、运动训练基地、体育科研机构、社区康复、养老院、健康休闲俱乐部、职业运动俱乐部、体育与卫生行政部门等机构从事运动康复治疗、科学研究、健康教育、健康测评、健身指导、医务监督及行政管理等工作。但是,实际情况却并不令人满意,如医药卫生系统的各级医院康复机构、运动训练基地的医务工作需要较强医学理论和实践能力,即使运动康复专业的学生获得了理学学位和从业资格,大多数康复机构还是倾向于录用有医学学位的毕业生;社区康复、养老院的建设不系统、不规范、管理往往不到位,这些行业更倾向于聘用有经验的日常护理员,很难体现运动康复本科毕业生的专业价值;健康休闲俱乐部、职业运动俱乐部这一类场所的工作相对不稳定,而且工作性质还不成熟,运动康复本科毕业学生愿意从事该行业的人数很少。

因此,我们还需要积极开拓就业渠道,和运动康复毕业生一起创造和发现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毕业生就业环境。目前高校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愈来愈密切,为了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发展战略,高校必须培养出既能满足社会需求又具有创新素质的专业人才。一方面,高校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加强与社会各企业的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平台,让运动康复人才培养通过实习实训等教学促进运动康复理论的实际运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育目标,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运动康复人才;另一方面,在运动康复人才培养过程中,鼓励学生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多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去开拓就业渠道和思路。再者,企业中尤其是健康休闲俱乐部、职业运动俱乐部需要规范运动康复行业制度,完善行业标准,能够提供稳定规范的运动康复工作场所;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社区康复、养老院这类场所运动康复的要求,大力推进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的利用,提高健康服务水平。

3 结论和展望

运动康复专业的开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随着国家全民健身战略的推进,我国体育人口急剧增加,人民体质也得到极大改善。但是,运动康复人才奇缺的问题越来越突显出来,为了更好地辅助国家全民健身战略,运动康复人才的培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运动康复人才培养和教学存在不少问题[9],较为显著的问题表现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资源匮乏、师资队伍配置不合理、毕业生就业困境。该文分析了运动康复人才培养和教学所面临的困境,从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和就业渠道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运动康复人才培养与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提出制定统一明确运动康复教学中的培养目标,该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强调学生具备体育、健康和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充分满足社会对健康及康复的需求。急需构建符合国内实情的课程体系,丰富教学资源,规划和统编运动康复专业核心教材。在教学资源利用方面,要积极整合各大院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实现资源共享和利用。增强运动康复毕业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联合社会各界用人单位,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业,开拓毕业生就业渠道。

参考文献

[1]邬建卫.实用运动康复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5.

[2]王国祥,张鑫华.ICF视野下我国高校运动康复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21(9):1002-1005.

[3]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J].社会与公益,2016(7):91-9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康复医院基本标准〔2012〕》的通知,卫医政〔2012〕17号[Z].

[5]马璐.高职院校运动康复专业课程改革探索[J].福建质量管理,2015(10):183.

[6]甄希成.体育院校运动康复专业教学体系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5(10):208-212.

[7]吕吉勇,刘宇飞,陈德明,等.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康复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探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4,32(6):62-66.

[8]温晓妮,张葆欣,尤勇,等.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实践性教学研究与改革[J].价值工程,2011(1):263-264.

[9]龙专,张建佳.我校运动康复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97-98.